问题教学的分析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5
/ 2
   所谓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知识,提高探究能力。
  
  一、设置课前预习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要提前对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有基本估计,精心设计预习题。对各类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和知识点上学生会提出问题,需要哪个层面有代表性的学生来回答,在哪些问题上要引导学生思维碰撞、在哪些环节上不能跑题、通过哪些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会提出什么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等等,把这些思考与设计转换为学生预习的思考题,课前布置给各类学生。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增强学生预习的目的性。要引导学生在预习发现问题时,把思维关注点投向预习内容的深层次上,从多角度去思考,从中找出问题。遇到问题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中提出。在这里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用系统的发展的观点独立地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把遇到的障碍转换、归纳到问题的层次上来,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思维和基础的差异,在预习时给予不同的帮助,对思维程度弱的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上适当降低标准。
  
  二、设置课堂问题
  
  问题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训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对或错都应加以鼓励,决不可以训诉或嘲笑,一定妥善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逐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问题的深度;不断引导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教学的首要环节。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情境并非一般地被看作是与思想进程遇到意外“障碍”相关的那种智力紧张状况,而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由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智力、方法,不足以解决已产生的任务时,所引起的那种智力困窘状况。意外的困窘总是使人感到惊异、困惑,并促使人进行智力探索。运用问题教学理论,结合教学特点,合理设疑,让学生在“困惑”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学生参加国际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很多时候都能获得金奖银奖,但在讨论过程中主动发言少、提问少,思路不开阔;而其他国家的学生则能踊跃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外国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强,而我国中学生解题能力强,但弱于提出问题,这当然与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不无关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另一种情况: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问题,课下却围着教师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说明学生不是没有问题、也不是不敢提问题,关键是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创设一个机会,“问题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课后这种状态前移到课中进行。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多思多问多质疑是学生的“本分”,但我国学校教育却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过于依赖老师。长此以往,尽管学生学习很刻苦,也很勤奋,也会形成一种治学上的惰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提问题、让学生敢于提问题。鼓励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一思考问题一回答问题—再提出问题…“从而构成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得探求问题的答案。学生往往能要体现其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往往就能脱离对教师的依赖,有利于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提出问题
  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问题教学的关键。教材是创设问题情境和问题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师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按照学科知识出现的逻辑顺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应由浅入深,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同时要把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注意每章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课堂中要不时地变换设疑的方式和策略,保持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掌握学科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开始时学生可能不习惯主动提出问题,教师要尽可能排除其心理障碍,激励学生“看看谁能提出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学生在愿意表现和争强好胜的心理驱使下,一般都会跃跃欲试,开始会热衷于提出一些要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教师要及时鼓励和引导,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避免偏离课题主线。每个学生都可以向教师、同学、自己发问,教师和其他同学应该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要轻率否定。
  问题类型有约定性问题和判定性问题。约定性问题属于“什么是”之类的简单问题,答案在教材中显而易见;判定性问题属于智力价值高的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问题,答案一般在教材深层中或在教材之外、甚至在学生的智慧中蕴涵着,需要挖掘才能得到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眼”提出紧扣教材内容的判定性问题,“问”的问题应是与本课相关的起统领性、衔接性、延伸性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问”的问题语言要准确,答案的内涵和外延清楚,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混乱不清的问题,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明白“要求自己思考的是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应该是经过努力思考能够完成的,学生在课堂上若能发现、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要比其解几道题、写几篇文章都重要。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些问题可单刀直入直接发问;有的问题搞点转折间接提出,曲径通幽;有的同一问题换一个不同角度去问,便于学生听明白问意;有的大问题可按顺序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化解问题的难度,由浅及深层层深入。教师要教会学生既会用通俗易懂的又会用规范的语言提出问题,这样会有利于理解问题的题意,达到比较好的讨论效果。
  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问题教学的归宿。无论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自身感悟到的问题,都要激励学生广开思路,不断探索,寻求各种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观察,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等,通过探索和学习,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获得了汲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激发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置与处理课后问题
  
  课后设置的问题,应比课前、课堂上设置的问题难度大些。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对本节或本章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课后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比课堂上的时间充裕,而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查阅资料,学生在学习心理上显得较为轻松,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设想问题的方案。但是这些问题的设置,切忌过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能力,否则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