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质疏松补钙中的误区和应对方法

/ 1

老人骨质疏松补钙中的误区和应对方法

陈川

绵阳市梓潼县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 绵阳 622150

骨质疏松作为老年人易发生骨病,患骨质疏松后易出现骨折、骨骼疼痛,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不良影响,而在老年经常在骨质疏松补钙环节走入误区,导致补钙效果不佳,骨质疏松未得到有效防治。

目前部分老年人认为补钙就能彻底防治骨质疏松,而实际情况时骨质疏松属于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之一,一般女性在绝经后5~10年左右,男性在65~70岁以后,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其主要原因有性激素水平下降、机体吸收钙能力下降等。对此,老年人应多提高自身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多参加相关知识讲座,防止在知识层面出现错误认知。

部分老年人治骨质诉讼不辩病因,认为骨质疏松发生即一定与缺钙有联系,进行盲目补钙,而实际情况时骨质疏松也分为继发性骨质疏松和原发性骨质疏松,一般原发性骨质疏松是女性绝经其后,体内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或男性年龄增长至65~70岁,其体内雄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而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某种疾病、某些药物、肠胃吸收不良、肿瘤等因素导致的骨质密度下降,引发骨质疏松。而不同的骨质疏松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盲目补钙不仅无法起到治疗效果,还易引发其它疾病。因此老年人若患骨质疏松,需现对自身骨质疏松类型进行分辨,若患原发性骨质疏松则补钙十分有效,可通过运动及及时摄入合理钙元素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继发性骨质疏松则不能依靠补钙进行治疗,需在医院查清病情原因,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若老年人无法分辨病因,则可在当地医院进行检查,由专业骨科医师进行判断,以便了解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避免盲目补钙。

许多老年人认为补钙越多越好,反正没有坏处,实际上成人对钙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即便在运动过后,刺激了机体钙需求量,其每日摄入量也不会超过2000mg,而未进行大量运动的情况下仅为800mg左右,而过多摄入钙反而会干扰人体其他微量原物的吸收和利用,是人体血液内钙含量过高,最终可能导致高钙血症、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及自身生命健康。为此,老年人需要积极了解相关补钙知识,避免在补钙量上盲目追求越多越好,若出现补钙过量应及时到院就诊,防止病情恶化,并听取专业医师指导意见。

部分老年人盲目听信广告宣传,听信广告中钙吸收率90%的宣传词,盲目进行购买,不仅无法有效治疗骨质疏松,还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大量研究证明,人体对任何钙剂的吸收率仅能达到30%左右,其70%左右随生理循环排出体外,且即便钙吸收率真如广告宣传的90%,人体合理摄入钙量值有限,过高吸收率同样可能导致钙吸收过多,引发相关疾病,并且口服钙剂一般仅能短时间提高人体血液钙浓度,无法从根本上改善骨质疏松。为此,老年患者需对广告保持怀疑的态度,可向身边有知识素养的年轻人询问意见,避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

针对老年人易出现的补钙误区,本文提出建议为:若想要有效补钙应从饮食及运动两方面着手,将此两方面作为补钙主要环节,可适当补充钙制剂,其中运动应根据自身年龄、体能等进行适当调整,防止过度运动导致骨折等发生,通过运行提高自身钙需求量后,合理食用奶制品、黄豆、豆腐等,以食物补钙为主要补钙途径,适量的接受一定阳光照照射,促进体内钙吸收,并适量补充维生素D。而进行补钙之前需要多参加相关知识讲座,提升自身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明确自身病因,再根据自身运动情况、所需钙量情况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补钙,避免在补钙过程中因过多补钙导致的各种疾病发生,而在选择补钙药片、药剂时,应当征求家人与其他具有有相关知识者的意见,避免在此环节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和引发家庭纠纷,在补钙过程中,要时时关注自身变化,适当征求专业医师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