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质控品在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自制质控品在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陈时植

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的质控品在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拥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两家实验室(A、B)进行质控品定值实验,通过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来进行实验。结果:三家检测的结果较为一致,与均值的差异都在3%以内,四种物质的极差和均值比较,偏差小于4%;7家检测单位对于4种质控品的检测情况,计算所得,各单位的检测结果在已确定均值的上下10%范围内,结果有可比性。结论:本次配制的质控品的项目和浓度性能较高,稳定时间较长,能够用于职业卫生指控工作中,并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的。

关键词 质控品;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1-2]是在实验检测过程中对实验结果进行保障的重要措施,通过使用合适的质控品对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室的仪器、试剂以及基准物质等实验所用到的物品来进行检测,以此保证检测完成后结果的准确性[3]。为更好的对工作场所内空气质量检测是否达标,自行配制了质控品用于苯、甲苯、三氯乙烯以及正己烷是否超标,作此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使用的色谱仪型号为6890N型,是由美国的Agilent公司生产的,配备FID检测器;使用的氢气发生器型号为OPGU-2200S型,是由日本的SHIMADZ生产的。

1.2试剂

应用天津化学试剂二厂生产的苯、甲苯、三氯乙烯和正己烷为色标,通过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来进行实验,所有试剂的含量均在99.5%以上;应用DIKMA公司生产的二氧化硫,用测定的方法进行验收,四种物质都没有检测出来。

1.3检测方法

根据标准GBZ/T 160.42-2007来对苯和甲苯进行检测;根据标准GBZ/T 160.46-2004 来对三氯乙烯进行检测;根据标准GBZ/T 160.38-2007 来对正己烷进行检测,检测应用的是方法当中的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具体如下:应用的色谱柱为30m长的HP-FFAP石英弹性毛细管柱,0.32mm的内径,0.25um的液膜厚度;采用20:1的比例分流进样;进样口的温度是150℃,FID检测器的温度是200℃,初始柱温为50℃保持2.5min,每分钟上升20℃的速度升至100℃后保持2.0min;气流的流量:柱N2流量设置为每分钟1ml,H2的流量为每分钟30ml,空气的流量为每分钟400ml,尾吹气N2流量为每分钟25ml,进样量为1ul。

1.4质控品的配制

在加入了用于溶解的二氧化硫的4个250ml容量瓶内,分别加入4ul苯、43ul甲苯、15ul的三氯乙烯和102ul的正己烷,然后注入二硫化碳进行定容。混匀后,取1ml于1.5ml的样品瓶中,盖紧后放置在冰箱冷冻室储存。

在进行检测前将质控品取出,放到室温后进样进行检测,测定之后更换新的螺旋盖再放入冰箱中储存。

2结果

2.1质控品的定值

质控品应用上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柱温、流量等设置相同,为使实验结果的准确可信,邀请拥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两家实验室(A、B)进行定值,检测详情见表1。

三家检测的结果较为一致,与均值的差异都在3%以内,四种物质的极差和均值比较,偏差小于4%。

1.三家自制质控品定值比较表(ug/ml,n=6

甲苯

三氯乙烯

正己烷

本单位

A

B

13.2

12.8

13.4

140.9

142.1

141.3

85.3

84.3

83.7

276.2

268.9

271.4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13.1

13.4

12.8

141.4

142.1

140.9

84.4

85.3

83.7

272.2

276.2

268.9

2.2厂家单位对于质控品的使用情况

详见表2,表中为7家检测单位对于4种质控品的检测情况,计算所得,各单位的检测结果在已确定均值的上下10%范围内,结果有可比性。

2.厂家单位对于质控品的使用情况表(ug/ml

单位编号

使用次数

甲苯

三氯乙烯

正己烷

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1

2

3

4

5

6

7

11

16

43

36

27

14

39

13.8

13.4

13.3

13.7

13.0

13.3

13.4

14.2

13.9

14.1

13.7

14.2

13.8

14.0

13.1

12.9

13.2

13.0

12.3

12.7

12.6

142.1

141.8

144.2

139.8

141.4

145.3

139.9

147.9

146.3

148.3

145.6

143.3

149.2

146.2

139.8

140.2

139.3

138.9

137.7

142.1

137.3

88.1

84.6

85.3

82.4

83.6

87.1

85.8

91.1

88.4

90.3

87.4

86.2

90.4

89.4

85.8

83.1

82.1

83.3

80.9

84.2

83.8

269.2

277.3

273.4

274.1

269.4

273.8

275.1

274.4

283.3

280.5

281.3

275.4

279.3

280.4

263.4

269.8

268.9

269.4

261.2

269.2

270.5

3讨论

3.1质控品的制备

3.1.1质控项目和基体的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容易出现中毒的项目:苯、甲苯、三氯乙烯和正己烷的检测设为重点的检测对象,同时对于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中的检测工作进行探索。实际检测过程中应用的是溶剂解析法,应用活性炭进行采样[4-5],然后通过测定解析效率后使用,各单位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为解析液的体积,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应当使用标准碳管和二硫化碳溶液,应用二氧化硫的方法较为简便,并且可以避免活性炭本身解析效率的不同导致的质控范围的变化。因此选用的这四种物质的质控品为二硫化碳溶液。

3.1.2质控浓度的选择

当样品结果在国际限值附近时,容易引起争议和纠纷[6],因此需要根据1.5L的采样量将空气中的限值转变为二硫化碳的浓度,以此为质控品的浓度。根据国内的检测标准用于质控明显不合适,因此配制了15ug/ml的苯溶液,150ug/ml的甲苯溶液,90ug/ml的三氯乙烯溶液以及240ug/ml的正己烷溶液的质控品用于日常的检测中。

3.2质控品的质控范围

质控品合适的控制范围在日常的检测应用中非常重要,为保证质控定制的合理和准确性,以及避免偏差的出现,采用与两家同等单位的结果进行比较,共同确定质控品的均值。考虑到实际值会有偏差,以均值为中心,以两个和三个标准偏差为警戒线和控制线,统一将质控品的结果控制在均值±10%的范围内[7]

3.3质控品使用情况

从研究的7家单位发现,确定的质控范围能够较容易达到,经过1年多的使用,确定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8],说明参与研究的单位检测技术的熟练度较好,能够保证日常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4结论

结合我区的实际能够看出,本次配制的质控品的项目和浓度性能较高,稳定时间较长,能够用于职业卫生指控工作中,并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的。

参考文献

[1] 肖慧珍,尹江伟,徐小作,等.自制控制品用于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控制[J].职业与健康,2011,27(8):882-884.

[2] 高俊和,王莉,张盼盼.职业健康检查实验室自制血清质控品方法的探究[J].职业与健康,2013,29(11):1338-1341.

[3] 卢业成.急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20-1121.

[4] 张林,刘廷龄.现代实用检验质量控制学[M].西安:陕西天则出版.

[5] 孔凡斌.生化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

[6] 肖慧珍,尹江伟,徐小作,等.自制控制品用于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控制[J].职业与健康,2011,27(8):882-884.

[7] 王治国.临床生化检验分析与实验室质量控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9(3):233-234.

[8] 高俊和,王莉,张盼盼.职业健康检查实验室自制血清质控品方法的探究[J].职业与健康,2013,29(11):1338-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