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小儿感冒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如何降低小儿感冒风险

李梅

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院),611730

小儿感冒也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上一种较为普遍的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春夏交替时期气候冷暖无常,各种病毒细菌活跃,加上儿童的器官发育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小儿感冒疾病极易发生,为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并发症多、有一定致死率的特点。为了防止儿童遭受病痛的折磨,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需要做好对小儿感冒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护理工作,从根源的预防入手,降低小儿感冒的发病率,

小儿感冒的临床诊断及特点

1.小儿感冒的症状。小儿感冒作为鼻和咽部粘膜的急性炎症,发病时多数伴有发热症状,持续时间可以从一两天到十多天不等,期间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疼、疲乏、呕吐腹泻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肺炎和脑膜炎最为严重,甚至会威胁到儿童的生命。

2.小儿感冒的病因。小儿感冒的病因主要分为病原体因素和诱发因素,病原体因素以病毒感染为主,占小儿感冒源发的百分之九十,其次是细菌和支原体。小儿感冒的诱发因素则分为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个体上主要是儿童本身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个别儿童还存在缺乏锻炼、营养不良的情况,外部环境则表现在居住环境上,人员杂乱、通风不良、阳光不充足、环境污染等都可能造成儿童免疫力下降而发病。

二、小儿感冒的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儿感冒的预防要从儿童这一主体出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作息上尽量做到早睡早起,每天定点睡觉,不赖床、不懒散,有规律;手是人体最容易携带病毒的器官,儿童生性活泼好动,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品,手上也会存留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所以也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在平时也要多晒太阳多做锻炼,比如跑步、跳绳、做操等。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儿童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增强自身对于病毒的抵抗能力,与此同时,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心态也是应对感冒的强有力武器。

2.注重饮食调理。病从口入,饮食习惯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可能会成为小儿感冒的诱发因素。为了增强身体机能,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吃多样化食物、不挑食、不厌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三餐规律,不在餐间吃太多零食;饮食要清淡营养,多吃豆制品、蔬菜和高品质蛋白,不嗜甜,不多吃油炸食品;就餐时要有安静的就餐环境,就餐时注意细嚼慢咽。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保护消化系统,均衡营养,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

3.保持环境清洁。儿童的居住环境应当保持干净整洁,要经常开窗透光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增强紫外线的照射,起到杀菌的作用;按时对房间进行消毒,从源头上减少病毒的滋生;勤洗勤换生活家居用品;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在换季或者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也应该避免去人员密集嘈杂、空气流通性差的公共场合,防止接触交叉感染病毒。

4.家长的密切关注。儿童本身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没有很好的自知能力,往往在感冒初期都没有太明显的反应。这就需要家长在小儿感冒的预防工作中起主要的保护作用。在换季的时候,家长应当为孩子准备干净卫生的应季换洗衣物,并根据儿童的运动量和气温的变化适时的进行增减,防止穿多受热,穿少受凉,也要防止出汗过多没有及时更换衣物引发感冒;家长还要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要认真细致的为孩子讲解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不良习惯的坏处,以身作则践行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主动学习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一旦发现儿童有不适的症状,要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带患儿就诊,防止病情加重。

5.疫苗接种。小儿疫苗是专门针对婴幼儿群体的身体健康研发的医疗疫苗,接种相应的疫苗能够使幼儿对病毒病菌产生抵抗力,从而防止幼儿受到疾病的侵袭,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在根源上还能减少各种慢性病的诱发因素。为预防感冒带来的病痛折磨,可以进行小儿流感疫苗接种。病毒总是强大不可控制的,在必要的时候结合医疗手段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小儿感冒的风险。

结语:

感冒虽然是一种一年四季随时都会发生的普通疾病,但是感冒带来的生活质量影响和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却不容小觑,儿童作为感冒的高发人群和易感人群,往往更加需要注意预防工作,从源头上直接杜绝疾病的痛苦,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