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治疗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消化内镜治疗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刘朝阳

大庆油田总医院消化科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中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以保守治疗,研究组41例患者行以消化内镜治疗,对两组C反应蛋白、清蛋白、血液淀粉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清蛋白、血液淀粉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血液淀粉酶低于对照组,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中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消化内镜;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重症胰腺炎通常是因胆胰管受阻,使得壶腹部水肿,降低胰腺防御机制,激活胰蛋白酶,使得胰腺及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坏死现象,常见病因为胆结石[1]。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风险高,而近些年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在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析在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中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最大为69岁,最小为30岁,年龄均值为(45.88±4.78)岁;研究组41例患者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最大为67岁,最小为31岁,年龄均值为(45.74±4.12)岁;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本研究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以保守治疗,发病至就诊72h内行常规内科处理,包括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并行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另外行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存在腹腔积液现象,可行以腹腔穿刺引流治疗,如果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功能不全,可给予对应支持治疗。研究组行以消化内镜治疗,首先通过消化内镜胆医管造影检查,明确病因,针对胆道梗阻狭窄患者行以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并联合应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针对胆道狭窄患者,如果病情为恶性,则给予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开展手术。针对胆管结石患者,行以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待病情稳定之后再给予择期手术治疗,即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联合内镜下网篮取石术治疗。如果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待其病情稳定之后,选择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清蛋白、血液淀粉酶进行分别测定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清蛋白、血液淀粉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血液淀粉酶低于对照组,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清蛋白、血液淀粉酶对比(5dd1fceb6c1f5_html_8465dc351fdf7ebd.gif ±s)

时间

组别

C反应蛋白(mg/L)

清蛋白(g/L)

血液淀粉酶(U/L)

治疗前

对照组

15.73±1.55

30.12±5.12

1409.33±236.78

研究组

15.66±1.49

30.89±5.22

1405.34±226.85

t

0.208

0.674

0.078

P

0.835

0.502

0.938

治疗后

对照组

7.70±1.83

32.69±4.37

189.36±26.78

研究组

5.89±1.36

36.23±4.30

147.45±37.22

t

5.083

3.697

5.853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消化内科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通常是胆源性疾病患者,这类患者不仅发病急,而且病情严重,临床治疗难度高。临床中,针对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主要是以抑制胰腺酶分泌治疗为主,并扩张胆管,消炎[3]。针对消化内科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内镜治疗有一定争议,由于消化内镜尽管属于微创治疗,但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出血、复发、胆管炎等,但近些年伴随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利用消化内科内镜技术对胆胰管进行造影,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乳头切开术等手术治疗方式提供了支持,把握好手术时机,在重症胰腺炎发病早期给予内镜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4]

本次研究中,针对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患者,给予消化内镜治疗,并与常规保守治疗作对比,结果发现,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血液淀粉酶低于对照组,清蛋白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患者来说,消化内镜早期治疗效果良好,可以使患者的生化指标得到有效改善,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消化内镜治疗中,临床操作需要对手术时机进行有效把握,并注意控制造影次数以及插管次数,应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施术者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稳定性,这样才能保障临床治疗效果,达到治疗的目的,使患者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5]

结语:

在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中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玲.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58-58.

[2]刘卫.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2):18-19.

[3]姜云.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9):103-103.

[4]冯冬梅.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7,27(05):53-54.

[5]于淼.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解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