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在临床检查中的优缺点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在临床检查中的优缺点对比观察

李春叶

北京四季青医院内科 100097

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消化科胃镜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应用无痛胃镜检查及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按检查顺序表随机抽取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及100例普通胃镜检查患者,无痛胃镜为观察组,普通胃镜检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率、血压波动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有效、安全、无痛苦检查技术,患者乐于接受,适合用于基层医院临床。

关键字:普通胃镜;无痛胃镜;临床检查;优缺点

引言

消化内科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会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胃镜检查为上消化道疾病的可靠诊断方法,因其具有准确性较高、无创或微创等特点,在消化道疾病的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普通胃镜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致使部分患者拒绝接受胃镜检查,延误了诊疗时机。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痛胃镜技术开始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排除呼吸系统、肝胃肠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按检查顺序表随机抽取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及100例普通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无痛胃镜为观察组,普通胃镜检查为对照组,分别为100例,观察组(无痛胃镜检查组)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区域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46.3±3.9)岁,平均体重(45.6±8.15)kg;观察组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区域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49.2±5.1)岁,平均体重(45.3±8.14)kg。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药品与设备

CMS-9000多功能心电监护仪、OLYMPUSCV-150电子胃镜(日本产),10ml达克罗宁胶浆(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

1.3方法

(1)观察组。检查开始前,填写麻醉同意书与消化内窥镜检查风险知情同意书,口服10ml达克罗宁胶浆,帮助患者行左侧卧位,头部后仰,用鼻导管进行吸氧,2~5L/min,心电监护,将静脉通道开放。检查过程中,麻醉医师静注丙泊酚,控制推注药量,以2.0~2.5mg/kg为宜,速度40mg/10s。用药中,需对患者反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在患者肌肉松弛、咽部反射消失时,便可停止注药。在检查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反应情况,酌情增减丙泊酚,维持区间20~40mg。检查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90%,呼吸频率<8次/min,可将患者下颌抬高,并实施面罩吸氧;出心率<60次/min,则可用阿托品(1)行静脉注射;血压降低30%时,则用麻黄碱(10mg),性静脉注射。完成检查后,询问并观察患者,待患者各项体征恢复后,则可离开。观察组开展常规胃镜检查,检查前,先口服达克罗宁胶浆,检测指标与观察组相同。

2结果

2.1两组胃镜检查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对比

观察组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率、血压波动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见表1。

表1 2组胃镜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对比

组别

BP(mmHg)

P(次/min)

SpO2(mmHg)

术前

术中

术后

术前

术中

术后

术前

术中

术后

观察组

125±12.6

116±11.6

115±12.2

75.5±12.6

80.2±8.5

72±6.5

97.2±3.4

96.0±3.3

95.7±4.5

对照组

120±12.6

125±13.2

122±12.5

75.6±13.5

82.3±9.5

75±7.8

96.4±6.2

94.6±3.5

96.2±2.6

2.2两组胃镜检查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组别

例数

呛咳

恶心呕吐

躁动

观察组

100

6

4

2

对照组

100

17

38

5

3讨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胃镜检查不仅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成为人们健康查体的重要一项。然而普通的胃镜检查对患者咽部刺激较大,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致使操作时间长,胃腔暴露不清楚,且易出现机械性损伤,以及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现象,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因以上诸多原因导致大部分患者在胃镜检查时产生抵触及恐惧情绪,不愿接受检查而耽误病情。而无痛胃镜实施过程中,由内镜医师和麻醉医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目前无痛胃镜常用药物为丙泊酚注射液,起效迅速(30s),短效,麻醉复苏快,被广大患者认可和接受。理性的麻醉使患者对刺激检查无应激反应,在舒适无痛及无记忆的深度睡眠状态下接受检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内镜医师可以全面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受检部位,同时麻醉有效减少因胃镜检查刺激而分泌的胃液,并且胃蠕动也受到了一定抑制,提高了观察的准确率。两者主要区别是,无痛胃镜通常给予病人一定的静脉麻醉,病人可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因此,无痛胃镜肠镜最大的优点就是消除了患者的恐慌和检查中的痛苦,病人的依从性会比较好,医生检查过程中也更加自如和全面。但是与普通胃镜肠镜相比,由于无痛胃镜肠镜需要麻醉和苏醒过程,对医生技术和经验要求高,每天能做的病人数会少些,所以在大部分医院,无痛胃肠镜的预约时间会相对较长,而且检查费用相对要高一些,而普通胃肠镜预约会快很多,检查费用也要低一些。

总之,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检查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的不适反应,提高检查依从性,提高了观察的准确率,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有效、安全、无痛苦检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无痛胃镜在高危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5):553-555.

[2]罗桂金,雷平光.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8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48-150.

[3]潘慧.无痛肠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