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淑 肖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胸外科 510630

摘要:目的:针对心胸外科患者的手术康复,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A医院心胸外科在2015-2017年接诊的180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分两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各组人数均为90,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医护一体化组,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睡眠指数评分以及切口的愈合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医护一体化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疼痛评分和睡眠指数评分都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反之,其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也要比常规护理组更加良好。结论: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过程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来展开护理工作,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切口恢复状况良好,疼痛感比较低,睡眠质量较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心胸外科;术后护理;医护一体化模式;切口愈合情况

引言

心胸外科所接诊的手术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因存在手术切口,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比较强烈的疼痛感,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低,这些都不利于其预后恢复的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是近几年来临床医学护理实践中演变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诸多科室患者的恢复中起到了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在此次研究当中,抽选了A医院心胸外科在2015-2017年接诊的180例患者,在这些患者的手术完成之后,平均分两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从而对在心胸外科患者的术后康复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展开护理工作对患者健康恢复所起到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在此次研究中,抽选了A医院心胸外科在2015-2017年接诊的180例患者,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系知情并同意。研究中将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医护一体化组。常规护理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48和42,年龄在53岁以上,63岁以下;医护一体化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47和43,年龄在52岁以上,61岁以下。

2.方法。在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按照心胸外科的常规流程展开,主要包括的护理内容有:首先,对病房内干净整洁的环境进行维护,将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调整到适宜患者生活的合理范围内,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分为;其次,护理人员在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的耐心,采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赢得患者的信任;再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需要采取各种科学手段进行解决,避免患者的恢复进程因不良情绪而产生障碍;最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后的恢复训练,选择有益于其恢复的饮食与作息。在医护一体化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在前项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具体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点,医师与护理人员需要共同完成查房工作,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及详细信息进行记录,在查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查房工作进行完毕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持续跟进患者的治疗,并且将患者的病情如实告知医师,让医师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从而制定针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第二点,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根据科室工作对专业素养的要求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对疑难杂症和死亡病例进行讨论与研究,在培训与讨论中丰富专业知识,并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第三点,医务人员要认识到会诊以及病例讨论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讨论的过程中,医师于护理人员需要共同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患者的病情和各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更长,对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了解得更为直观,其意见对医师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护理人员与医师在协作中可以完成1+1>2的共赢。

观察指标。在此次研究当中,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睡眠指数评分以及切口的愈合情况,各项评分需采用对应量表评出,而切口的愈合情况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下定论。

4.统计学方法。采用医院专用的SPSS软件来对所收集到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并进一步分析。

二、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见下表: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汇总表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疼痛评分 睡眠指数评分

医护一体化组 24.37±4.02 25.87±1.54 97.9±2.8 1.4±0.3 2.5±1.4

常规护理组 40.62±4.17 49.27±2.61 85.4±3.0 2.6±0.5 5.0±2.2

由表格当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医护一体化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疼痛评分和睡眠指数评分都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却要比常规护理组更高。根据数据统计,医护一体化组患者切口1期愈合、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的人数分别为41、2、1;常规护理组患者切口1期愈合、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的人数分别为39、7、8。

三、讨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是众多护理人员在长久的临床医学护理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助于患者恢复的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护理人员与病患之间的关系,促进医务人员之间专业知识的合作,使医务人员在合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事实医护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思路会出现变化,其在工作中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加,与医师之间进行沟通与协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

在此次研究当中发现,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来展开护理工作的患者的各项评分都要优于采用常规模式展开护理工作的患者。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来展开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护理工作,可以避免患者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患者在手术中所受的创伤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伤害,其睡眠质量比较好,休息效率高,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患者痊愈,应该在临床医学当中进行宣传与推广,让医护一体化模式造福更多心胸外科患者。

参考文献

[1]邵世蓉秦红.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05).

[2]吴艳侠.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8(34).

[3]王海彦.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