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阳姣文

娄底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组,比较采用西那地非治疗的对照组(n=45)与采用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n=45)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可有效提升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疗效

本研究中为探寻临床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有方案,对45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采用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其中,观察组:男女比率为28:17;胎龄29~41(35.8±2.7)周;出生体质量2175~4438(3176±338)g;对照组:男女比率为29:16;胎龄28~41(36.2±2.9)周;出生体质量2180~4439(3179±336)g。纳入标准:(1)所选对象均符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相关诊断标准。(2)胎龄28~41周;(3)患儿家属均知情本次治疗方法及目的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遗传性代谢疾病者或先天性肺发育异常者;(2)对本次治疗药物过敏者;(3)患有肺部发育异常、气胸者。两组患者的性别比率、胎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维持酸碱治疗、电解质平衡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等。对照组患儿予以采用西那地非治疗,药物使用剂量:每次最少服用0.5 mg·kg -1,最多服用 1.0mg·kg -1。药物使用方法:口服或者鼻饲,q6 h,不间断治疗3 d。观察组患儿在西那地非的基础上联用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治疗,药物使用剂量,每次5 mg,qd,药物使用方法:皮下注射,不间断治疗 3 d。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HIF1α、LOX1、ET -1 水平情况。同时采用血气分析仪对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血氧分压( PaO2 ) 及血氧饱和度( SaO2 )进行检测。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4疗效评定 参考《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显效: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减轻,且氧合指标明显改善;有效: 治疗后,患儿呻吟、气促、青紫等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且氧合指标有所改善;无效: 未达到以上标准者。(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涉数据均采用SPSS18.0展开统计学处理,组间计量资料血清 HIF - 1α、LOX1、ET-1及氧合指标均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率采用(%)表示,进行χ²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43/42);对照组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3%(33/4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血清 HIF-1α、LOX1、ET-1 及氧合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HIF-1α、LOX1、ET-1 及氧合指标相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 HIF-1α、LOX1、ET-1 及氧合指标比较(`x±s)

组别

对照组(n=45)

观察组(n=4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HIF-1α(pg.mL-1

733.22±86.10

369.02±45.17

734.13±87.32

304.64±47.16

LOX1(μg.mL-1

0.70±0.09

0.57±0.06

0.69±0.10

0.49±0.04

ET-1(pg.mL-1

224.45±29.98

71.12±10.08

225.48±29.96

42.40±5.18

PaCO2(mmHg)

55.84±7.46

47.63±5.17

55.95±7.39

34.07±4.78

PaO2(mmHg)

34.09±4.86

71.87±8.98

34.12±4.89

85.75±12.89

SaO2(%)

51.17±6.80

90.18±9.86

50.46±8.76

94.17±14.88

2.3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表现为腹泻、出汗各3例,寒冷感5例,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4.44%;观察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腹泻3例,出汗4例,寒冷感2例,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0.0%(9/4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讨论

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可取得显著疗效,在西那地非基础上联合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患儿肺动脉压,显著提升疗效。肺动脉高压是致使肺小动脉内皮受损的主要原因,往往会使多种细胞物质出现异常分泌的情况,HIF-1α 在细胞缺氧时的特异反应具有参与性[1]。本研究证实,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HIF-1α、LOX1、ET-1 及氧合指标相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期间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对患儿后续治疗无明显影响。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降低血清HIF -1α、LOX1、ET -1水平,改善患儿氧合状态,且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率不会出现明显增加情况。综上,盐酸妥拉唑林注射液可有效提升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蓓;钟丹妮.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2):5713-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