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小切口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比较研究小切口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

郭生军

永州市新田县人民医院 湖南新田 425700

【摘要】目的 探究疝气治疗中传统手术和小切口微创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疝气患者中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基本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气患者治疗中小切口微创手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手术质量,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传统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疝气

疝气是外科疾病中一种,主要指的是患者体内某个组织或者器官出现移位情况,脱离其原本的解剖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常见的发病部位主要是脐孔、腹股沟区等,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脐孔或者腹股沟位置出现包块,该包块的大小以及位置会出现变化情况[1]。临床中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方案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其临床治疗效果也有所改善。对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疝气患者中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基本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探究疝气治疗中传统手术和小切口微创手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疝气患者中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基本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49岁,平均年龄(40.6±2.1)岁;患病时间1-4年,平均患病时间(1.7±0.2)年;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49岁,平均年龄(40.6±2.1)岁;患病时间1-4年,平均患病时间(1.7±0.2)年;患者均符合疝气的诊断标准[2];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患者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意识清醒,精神状态良好且无家族精神病史;患者无药物过敏情况;患者无任何手术禁忌症;患者均为首次接受疝气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研究参与知情书;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符合对比要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实施全身麻醉,保持仰卧位接受手术,自患者皮横纹下方位置作手术切口,自手术切口位置将皮下组织分开,将患者疝囊分开后进行剥离,并对疝囊颈部位置进行结扎,完成后实施电凝方式进行止血,将精索及睾丸复位,完成后对切口进行缝合;研究组患者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接受全身麻醉,做手术切口,手术切口位置为耻骨外侧以及外环口体表的投影位置,做手术切口过程中不可对患者皮下组织造成伤害,完成后作皮横纹下横向切口,切口方向与横纹肌相同,切口大小约为1厘米,通过手术切口将精索外筋膜及睾丸肌分开,对疝囊颈部进行结扎,完成后实施电凝止血,缝合完成后使用无菌贴对切口进行覆盖。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中出血量,分组计算各项组内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再发疝气、阴囊水肿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分组计算发生率后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以t检验计量(5dd2588e48384_html_9049fbd79ff59e2.gif ±S)资料,以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中各项指标

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中各项指标对比(5dd2588e48384_html_9049fbd79ff59e2.gif ±S)

组别

例数

手术操作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

手术切口大小(cm)

手术中出血量(mL)

研究组

50

11.9±1.5

1.0±0.4

1.1±0.2

3.7±1.6

对照组

50

26.6±2.8

4.9±1.8

3.4±2.1

7.9±1.8

t

32.723

14.956

7.709

12.33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再发疝气

阴囊水肿

切口感染

总发生率

研究组

50

0

3

0

3(6.00)

对照组

50

6

10

3

19(38.00)

14.918

P

0.000

3 讨论

疝气又称腹股沟疝气,是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且患者多为男性,手术治疗是疝气治疗中的主要方式,传统治疗中常用的为开腹治疗,手术难度较大,患者的承受能力稍差,如操作不当,治疗后较容易出现复发情况,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效果较差[3]。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微创手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小切口微创手术在疝气治疗中的应用为其治疗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方向[4]。与传统手术相比,小切口微创手术在操作中更加简单,对患者造成的窗扇更高效,且术后恢复速度更快,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正常自主活动以及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切口更小,能够在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手术切口的美观度[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手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小切口微创手术在疝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降低患者手术中的出血情况,提升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及恢复质量,患者的耐受性及承受能力均高于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再发疝气、阴囊水肿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疝气患者治疗中小切口微创手术的实施还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疝气的复发率,促进切口的安全愈合,缓解患者的痛苦,对于康复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

综上可知,疝气患者治疗中小切口微创手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手术质量,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缩短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手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厚明. 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2):10183-10184.

[2] 宋宪刚. 比较传统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0):158-158.

[3] 胡子建.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对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 医药前沿, 2017, 7(9):189-190.

[4] 赵继学伏鑫.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疝气的近期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4(6):1196-1198.

[5] 邹彪, 刘仕云, 曾晓莉. 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3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