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积极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邹春杰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对积极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1例患儿行积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咳嗽、肺部体征及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行积极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健康与生活质量,缩短患儿康复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肺炎;积极护理;常规护理

肺炎为儿童常见性疾病,多发于春季和冬季,多由不良刺激、感染等引发,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发热、气促、哮喘及肺部啰音等,严重可引发器官功能障碍,给患儿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显示[1],对肺炎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对肺炎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2例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患儿,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为1~10岁,平均(5.33±1.42)岁;病程为2~14d,平均(5.88±1.04)d。观察组71例患儿,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为1~12.5岁,平均(5.63±1.39)岁;病程为2~15.5d,平均(5.94±1.27)d。两组患儿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吸氧、健康教育、生命体征观察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积极护理,具体如下:①健康宣教:向家属详细介绍小儿肺炎发病的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药物治疗可引发的不良反应,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②密切病情监测:对患儿病情与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监测,一旦患儿出现惊厥、嗜睡等不良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③输液护理:在穿刺时应保持动作轻柔,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每分钟8~10滴,以免速度过快增加回心血流量,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对患儿输液后的表现进行密切关注。④饮食护理:对不是母乳喂养的患儿饮食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嘱患儿多喝水,并适当饮用果汁、奶制品等,在患儿体温恢复之后可逐渐进食汤面、粥等食物。⑤心理护理:积极同患儿进行沟通,对年龄较小患儿可通过给予玩具玩等方式获得信任感,缓解其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并根据患儿心理状况,为患儿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以拉近患儿同护理人员的距离,缓解患儿的心理负担。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儿咳嗽、肺部体征及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②对比两组患儿肺部功能指标: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断流速(PEF25%~75%)及第1秒用力呼出气体体积(FEV1)。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肺部体征及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X±S,d)

组别

气喘消失

咳嗽消失

肺部体征消失

观察组(n=71)

3.22±0.54

5.49±1.06

5.19±0.85

对照组(n=71)

4.77±0.81

7.63±1.48

7.81±1.47

t

7.994

12.301

10.669

P

<0.05

<0.05

<0.05

2.2肺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FVC(L)

PEF

PEF25%~75%

FVC1(L)

观察组(n=71)

1.55±0.36

3.66±0.43

1.85±0.22

1.74±0.38

对照组(n=71)

3.47±0.76

5.95±0.62

3.77±0.69

3.14±0.62

t

6.382

11.774

7.439

17.553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肺炎为儿科常见性疾病,因儿童由母体接受的免疫力变少,咽喉、气管较窄,支撑力差,再加上肺脏发育尚未成熟,气道黏膜的屏障功能未发育健全,容易受细菌感染,导致患儿呼吸困难,严重会出现窒息[2]。肺炎临床特点主要为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给患儿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研究显示,对肺炎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效果,缩短患儿康复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护理是通过积极主动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多方面需要[3]。本研究对观察组行积极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咳嗽、肺部体征及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积极护理可以有效换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

总之,对肺炎患儿行积极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健康与生活质量,缩短患儿康复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徐海燕 . 临床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0(14):44-48.

[2]周旭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研究 [J].四川医学 ,2016,33(5):911-912.

[3]张敏 , 邬慧明 , 雍永权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临床SAS 评分及 VAS 评分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10(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