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分析

张铁成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职工医院 155811

【摘要】目的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24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疾病,细致全面的治疗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有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和循环以及消化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最为常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虽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公认其发生于自身免疫有关,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的为22岁,年龄最大的为65岁,平均年龄39±2岁。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经临床观察及诊断,其中浸润性突眼患者14例,非浸润性突眼10例。患者大多消瘦,易怒,多汗。经甲状腺功能检查,T3和T4升高,TSH下降,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首先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合理休息和饮食。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1.2.1.1术前检查 测T3、T4,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颈部X线照片,了解气管有无受压或移位;心电图检查;测定血清钙和磷;必要时作喉镜检查,了解声带活动情况[2]。

1.2.1.2药物准备 药物准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先服用硫氧嘧啶类药物2~4个月,至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再开始服用碘剂;常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第1日每次3滴,第2日每次4滴,依此类推,至每次16滴并维持至手术日;碘剂的作用是抑制蛋白水解酶,减少球蛋白的分解,逐渐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控制甲亢症状[3]。但必须注意,碘剂只能抑制甲状腺素释放,不能抑制其合成,一旦停药,贮存于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腺球蛋白大量分解,诱发更严重的甲亢症状,所以不准备手术的患者不应用碘剂;碘剂还可以减少甲状腺的血流,使腺体缩小变硬,便于手术。

1.2.2术中注意事项和术后处理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仍为甲亢的常用治疗方法。切除腺体以80%~90%为宜,即每侧残叶约患者拇指末节大小。腺体切除过多易发生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切除过少则可能术后复发。术中应注意保留腺体基底背面包膜,有助于防止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术后严格观察的项目有: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伤口引流和渗血情况[4]。患者应继续服用复方碘溶液并逐日减量,即由每次16滴每日3次开始,减至每次3滴止,共服用2周左右。

1.2.3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1.2.3.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为最多发、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原因及处理为血肿压迫气管:出血来于手术野创面,一旦出现应立即拆除手术缝线,清除血肿重新止血;喉头水肿:多由插管麻醉及手术操作刺激所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可缓解,严重病例行气管切开;气管塌陷:是切除大部分甲状腺后,已经软化的气管壁失去支持而引起,应紧急行气管插管,一般几天后周围组织可支撑气管[5]。

1.2.3.2喉上神经损伤 损伤外支出现音调降低,损伤内支饮水时会有误咽,前者源于声带松弛,后者源于喉黏膜感觉丧失。预防措施包括分离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时应紧贴腺体上极。

1.2.3.3喉返神经损伤 永久性损伤是由于术中切断、结扎喉返神经所致。暂时性损伤是由于钳夹、牵拉、血肿压迫,炎症粘连所致[6]。后者经理疗、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多数于半年内可恢复。一侧的喉返神经损伤仅是声嘶或发音困难,若两侧损伤则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预防措施在于手术中注意保护腺体后基底膜部分的完整,甲状腺残创面缝合时不能过深,否则易缝扎喉返神经。若作局麻或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可随时了解患者发音情况,有利于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1.2.3.4甲状旁腺损伤 甲状旁腺被误切、挫伤或挤压伤后,可在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临汾床表现为口唇麻木、四肢抽搐,处理主要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3。口服双氢速甾醇(DT10)油剂,能明显提高血中钙含量,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7]。如果术中已发现甲状旁腺被切除,可立即将其植入胸锁乳突肌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24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平均住院时间为17日。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3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在遗传基础上,因感染、精神创伤等应激因素诱发所导致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6]。最明显的体液免疫特征是在病人血清中可检出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即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又包括两类。一类为甲状腺刺激性抗体,另一类为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分子生物学提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主要与促甲腺激素受体结合,模仿促甲状腺激素样的作用,而产生生物学效应,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增生增大[7]。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阻断并抑制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后的信号传导。

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感染、情绪波动等常常是发病的诱因。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的甲亢身体各个系统都可以有不同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甲亢尤其要注意,以防漏诊耽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和减少复发,规律用药和足够的疗程是减少复发的保证[8]。药物减量一定要慢,治疗疗程要足够长。无论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防治都很重要,特别是白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

参考文献

[1] 杨春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1):4-6.

[2] 梁伟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10):616-617.

[3] 闫利英,李随勤,施秉银,张少强,白艳霞,权芳,王林古,何文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95-598.

[4] 肖海鹏,王深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疗思维[J].新医学.2005.36(1):53-55.

[5] 刘幼硕.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1):878-880.

[6] 石瑜,王巍松,严光亮,田斌,陈欣,夏红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1954例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1):24-26.

[7] 施秉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与展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29(4):361-364.

[8] 孙美珍.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6):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