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纳米氧载体的构建及增氧治疗实体肿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靶向纳米氧载体的构建及增氧治疗实体肿瘤研究

夏朝龙

湖南省临湘市人民医院 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靶向纳米氧载体的构建及增氧治疗实体肿瘤。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自己主管的病人中接受治疗的30例肿瘤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15例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采用靶向增氧治疗,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做出评分,其中包括了患者的睡眠质量、饮食情况、活动受限程度等各项指标做出评分。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靶向纳米氧载体的构建及增氧治疗实体肿瘤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之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在化疗的基础上对肿瘤患者加强治疗,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关键词】靶向纳米氧载体;增氧治疗;实体肿瘤

恶性肿瘤在目前临床治疗中是一道难题,肿瘤治疗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逐渐的将医学、化学、生物学融合在一起,全面针对治疗恶性肿瘤,随着医学事业的在肿瘤科的不断深入,肿瘤产生缺氧的微环境是因为实体肿瘤内部血液供应不足与肿瘤细胞增殖消耗大量的氧,这种情况会影响化疗、放射治疗、光动力治疗等等治疗的效果[1]。本才研究就采用靶向纳米氧载体的构建及增氧治疗实体肿瘤,并观察其效果。详情见下文。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肿瘤患者,乳腺癌患者有8例,6例卵巢癌患者,肺癌患者有7例,6例结肠癌患者,胃癌患者3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15例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采用靶向增氧治疗,其中患者年龄在38~82岁,平均(51.86±6.34)岁,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其中患者年龄在36~79岁,平均(49.46±5.5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单纯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增氧治疗实体肿瘤,采用制备了人血清蛋白与血红蛋白杂交形成纳米载体颗粒的二硫键重构技术,并且采用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与包载氧气,制备出ODC-HPOCs。全面监控由荧光/光声双模形成,利用 ODC-HPOCs可以靶向地把DOX、氧气、Ce6传递到肿瘤病灶。肿瘤缺氧通过改变将肿瘤缺氧的诱导因子1α(HIF-1α)、P糖蛋白、多药耐药)(MDR1)的表达抑制住,给药后的6小时P糖蛋白表达会下降48%,P糖蛋白减少外排这样肿瘤对化疗药物减少了抵抗。ROS的产量还可以在肿瘤定点供养下提高。ODC-HPOCs能使肿瘤平均氧饱和度能在6小时内提高25%,将氧气传递到血管远离缺氧的区域。在增强氧的肿瘤化疗中可以使肿瘤抑制率达到89.5%,并且联合光动力治疗肿瘤可得到完全的抑制并且不再复发。

1.3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其中包括患者的睡眠质量、饮食情况、活动受限程度、病情控制等各项指标做出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肝肾功能的指标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做出评分,其中包括了患者的睡眠质量、饮食情况、活动受限程度等各项指标做出评分。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患者,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

组别

活动

饮食

恢复健康

睡眠

病情控制

观察组(n=15)

93.72±11.63

97.53±12.54

86.45±16.62

87.32±16.23

96.57±14.34

对照组(n=15)

88.31±11.48

90.48±13.73

79.26±12.54

70.58±8.62

88.65±17.37

t

2.30

2.68

2.44

6.44

2.48

p

0.02

0.00

0.01

0.00

0.01

    结果

    恶性肿瘤都是通过化疗来化解灭杀癌细胞的治疗目的,也是现在治疗癌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化疗虽然可以抑制住癌症恶化,但是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副作用[2]。随着医学事业的在肿瘤科的不断深入,肿瘤产生缺氧的微环境是因为实体肿瘤内部血液供应不足与肿瘤细胞增殖消耗大量的氧,这种情况会影响化疗、放射治疗、光动力治疗等等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就采用靶向纳米氧载体的构建及增氧治疗实体肿瘤[3]。靶向治疗就是根据细胞分子水平上对致癌位点进行针对明确治疗,肿瘤不但可以准确高效安全的根除,并且残留的肿瘤细胞能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识别进行清除,避免肿瘤出现转移和复发的情况。细胞膜免疫治疗的方式也被部分研究人员开发出来,原发性肿瘤可以通过NK细胞膜伪装纳米颗粒(NK-NPs)来消除并且将远处肿瘤的生长抑制住[4]。NK细胞膜的蛋白质组分、功能全都是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分析的,NK细胞膜影响着肿瘤靶向性在NK-NPs的存在,这也是研究人员的一大发现[5]。光动力疗法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诱导死亡以产生损伤相关分子都是通过NK-NPs中的光敏剂TCPP实现的,这样能使NK细胞膜肿瘤免疫治疗效率得到增强,肿瘤免疫治疗在细胞膜免疫治疗的方法下增加了新的策略和方法[6]。本次研究通过靶向纳米氧载体的构建及增氧治疗实体肿瘤,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做出评分,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个生活质量例如:饮食、健康恢复、睡眠、病情控制明显高于对照患者,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采用靶向纳米氧载体的构建及增氧治疗实体肿瘤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之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在化疗的基础上对肿瘤患者加强治疗,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若愚,李云涛,鲁翔.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药物靶向递送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7,40(4):286-290.

    [2]张月倩,王任飞,贾强, 等.131I标记共载两种靶向药物的多功能纳米载体的构建[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7,41(2):88-93.

    [3]李云凤,孟艳秋,徐亮.氰基丙烯酸烷氧基酯新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及评价[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44(12):1155-1162.

    [4]庞鹏飞,李冰,毛军杰, 等.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靶向纳米基因载体制备及体外细胞磁共振成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33(10):1463-1469.

    [5]陈美惠,丁厚伟,张庆明, 等.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作为阿克拉霉素A递送载体[J].东南国防医药,2017,19(6):565-569.

    [6]陈志宽, 刘兰兰, 梁锐晶, 等. 杂交蛋白氧载体光动力治疗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研究[J]. 集成技术, 2018, 7(05):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