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应用

高珍珍

西安航天总医院脊柱外科 710100

[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结果 60例患者经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风险评估 个性化护理 胸腰椎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进而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引起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周围血管性疾病,发生于深静脉各个部位,以下肢最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等,严重者可由于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1。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创伤,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因而引起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和瘀滞,形成静脉血栓,因此,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通过对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40-65岁,其中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40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12例,行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凝血功能异常、持续使用抗凝药物及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1.2.1风险评估

(1)术前评估:患者入院后护士协助医生收集患者的病史及健康状况等资料,评估患者的年龄、体重、吸烟情况及有无静脉曲张等情况,根据《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的风险等级,对于中、高危患者建立表格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药物预防及物理预防。严密监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含量,特别是检查结果高凝状态的患者,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对其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

(2)术后评估: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的颜色、温度、是否肿胀及疼痛程度等,密切观察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做好记录。

1.2.2 个性化护理

(1)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对患者及家属讲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病因、临床表现及危害,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血栓的相关知识,也使患者及家属逐渐认识到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性,同时注意患者骨折后可能出现的心里问题,如焦虑、恐惧、烦躁等消极情绪,护士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适当的给与患者赞许、呵护和安慰,经常列举相关骨折患者在本科的治疗情况和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指导: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禁忌牛奶和豆浆等易产气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免便秘增加腹内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多吃蔬菜,水果,如番茄、洋葱、蘑菇、芹菜、海带、黑木耳等,这些食品均含有丰富的吡嗪,能使血小板下降50%以下,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液粘稠度2。鼓励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静脉回流速度。

(3)保护静脉通路:胸腰椎骨折经常输入消肿、脱水等高渗性液体,输液时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应有计划的轮换使用静脉通路。下肢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因此尽量避开下肢静脉输液3。穿刺针的型号合适,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肢体注意保暖,防止药物外渗。使用静脉留置针应注意观察周围皮肤,如有红肿,疼痛及时拔除,避免加压输液,以免损伤静脉内膜。

(4)体位护理: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一般平卧6小时,6小时后应定时为患者进行轴位翻身,即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2h/次,翻身时注意保护保暖,四肢的摆放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按摩双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疼痛护理:胸腰椎骨折术后会伴随一定的疼痛,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不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4,长此以来,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增长,护士在患者麻醉清醒后使用VAS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于轻度程度可让患者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或看一些有兴趣的书刊,分散注意力,饮食忌食辛辣、肥甘,以免助生痰湿,加重疼痛。中、重度疼痛可给予镇痛药物止痛。

(6)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静脉血栓发生时间在伤后或术后1h-2d,其中3天内发生者占53.2%,可见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5。1)被动按摩双下肢:术后当日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由下向上按摩双下肢腓肠肌,2次/日,30分钟/次。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护士将准备好的毛巾卷起来,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毛巾卷放在患者的膝盖下方,让患者足跟贴近床面,嘱患者用膝关节将毛巾卷向下压,保持5-10s,然后放松5s,重复进行10-20次,再换另一条腿。3)踝泵运动:患者平卧于床上,大腿放松,然后缓慢的尽最大角度地做踝关节跖屈动作,也就是向上勾起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维持l0s左右,之后再向下做踝关节背伸动作,让脚尖向下,保持10s左右,循环反复地屈伸踝关节,15-20次/min。4)直腿抬高锻炼:嘱患者平躺于床上,双腿伸直,勾住脚。大腿和床呈45~60度(或脚离床40~50厘米)坚持10~15秒左右,然后慢慢放下,两腿交替进行。每天早、中、晚都做,每次做15~20个左右。

2结果

通过对本组60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实施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讨论

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胸腰椎骨折也在逐年增长,此类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因而引起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和瘀滞,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明显增高,血栓一旦发生就会影响患者恢复,增加住院时间,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生命。文献报道,未采取预防措施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是15%-20%,因此,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采取风险评估及实施个性护理措施取得显著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入院及术后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 能够使患者缓解焦虑、恐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饮食指导及保护静脉通路 减少引起静脉血栓的因素。3)疼痛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 缓解疼痛,使患者早期活动能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本组患者通过实施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综上所述,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宋卫青.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护理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J]. 母婴世界,2017(12):183.

麦娴静.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妇女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8):938-940.

张健冰,刘红梅.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6):816-817.

李菊仙,高伟仙,沈霞勤.超前镇痛结合康复护理对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估[J].护理与康复,2015,14(10):948-950.

萧艳艳,护理干预在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