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前伸式、抱球式和睡眠式体位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3

手前伸式、抱球式和睡眠式体位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周俊

淮安市淮安医院 223200

【摘要】目的 比较手前伸式、抱球式和睡眠式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式组、睡眠式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式组使用抱球式体位,睡眠式组使用睡眠式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睡眠式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式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式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式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式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胸外科;摆放体位;摆放时间;并发症;满意度

胸科手术具有时间长、难度高和上肢过度牵拉等特点,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周围神经损伤、血管受压等并发症,不仅加大了患者不适感,而且也影响了术后恢复[1-2]。合适的手术体位可以简化术中操作,提高手术效率,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体验[3]。侧卧位是胸科手术常用体位。根据侧卧位具体摆放方式,又可以分为“手前伸式”、“抱球式”、“睡眠式”3种体位[4]。我院在实践中,发现相比于“手前伸式”和“抱球式”,“睡眠式”对患者的损伤较小,而且体位摆放时间更短,深受医护人员欢迎。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其中:男104例,女82例;年龄19-73岁,平均(58.17±9.59)岁;手术术式:肺叶切除术128例,食管癌根治术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式组、睡眠式组,每组均62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术式/组别

性别(例,%)

年龄

(岁,5dd5f5e09b693_html_85ec45d2ecbdee9e.gif ±s)

手术术式(例,%)

肺叶切除术

食管癌根治术

手前伸组(n=62)

36(58.06)

26(41.94)

58.24±9.77

43(69.35)

19(30.65)

抱球式组(n=62)

34(55.91)

28(44.09)

58.19±9.63

43(69.35)

19(30.65)

睡眠式组(n=62)

34(55.91)

28(44.09)

58.12±9.85

42(68.82)

20(31.18)

FX2

P

0.174

0.747

0.116

0.851

0.050

0.918

1.2 方法

1.2.1 双手向前伸摆放 “手前伸”组采用双手向前伸摆放。取健侧90度卧位,将厚软枕垫于腋下,同时在胸部、腹部和背部固定大小合适的圆柱垫。将患者下侧腿伸直,并弯曲上侧腿。在两膝、两腿间棘骨盆处垫大软垫,在内踝处垫方垫。在此过程中,需主义腹部及会阴部受压情况,以防挤压。将患者双臂向前伸展,并置于托手架上,保持双手臂与肩部同宽、双手臂与身体直角摆放[5]

1.2.2 抱球式摆放 “抱球式”组采用抱球式体位。将患者上侧手臂放置于托腿架凹槽中(托腿架用软布包裹),并调整托腿架高度和方向。适当抬高手臂,保持肘关节略高于肩关节,让双手臂呈“抱球状”。下侧手臂前伸,并固定在托手架上(托手架含有海绵凝胶)。按照手前伸摆放方法,摆放躯干与下肢

[6]

1.2.3 “睡眠式”摆放 “睡眠式”组采用睡眠式体位。使用固定架固定患者头部,并保持上侧上肢肘关节弯曲90度。前臂伸向头侧,并妥善包裹固定于头架内侧,保持上臂与身体90度角。下侧手臂前伸,固定在托手架中,类似“睡眠”时体位。按照手前伸摆放方法,摆放躯干与下肢等[7]

1.3 观察指标

1.3.1 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 记录患者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体位摆放时间为麻醉结束开始摆放体位到体位摆放结束并完成固定的用时。手术时间为体位摆放完毕后到患者缝合完成的用时。

1.3.2 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记录各组患者术后3d内与体位摆放有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皮肤损伤、手臂酸痛、发麻和针刺感消失等。

1.3.3 体位摆放满意度评价 由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根据体位摆放实际,从操作省力性、操作便捷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论包括“好”、 “一般”。 满意度=选择“好”的工作人员人数/参与评价的工作人员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5dd5f5e09b693_html_85ec45d2ecbdee9e.gif ±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法检验,多组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 睡眠式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手前伸组和抱球式组,抱球式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手前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 (min,5dd5f5e09b693_html_85ec45d2ecbdee9e.gif ±s)

组别

体位摆放时间

手术时间

手前伸组(n=62)

6.37±1.12

224.3±54.9

抱球式组(n=62)

5.66±0.93

211.5±50.2

睡眠式组(n=62)

4.19±0.88

194.7±47.5

F

P

14.876

<0.001

2.267

0.036

2.2 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睡眠式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手前伸组合抱球式组,抱球式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手前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组别

皮肤损伤

手臂酸痛

发麻

针刺感消失

总发生率

手前伸组(n=62)

3(4.84)

8(12.90)

5(8.06)

1(1.61)

17(27.42)

抱球式组(n=62)

2(3.22)

6(9.68)

3(4.84)

1(1.61)

12(19.35)

睡眠式组(n=62)

2(3.22)

3(4.84)

1(1.61)

0(0.00)

6(9.68)

X2

P

0.297

0.735

2.460

0.194

2.802

0.168

1.011

0.275

6.405

0.027

2.3 工作人员对各体位摆放方式的满意度 工作人员对睡眠式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对抱球式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工作人员对各体位摆放方式的满意度 (N=23,例,%)

体位方式

操作省力性

操作便捷性

一般

满意度

一般

满意度

手前伸

8(34.78)

15(65.22)

34.78%

9(39.13)

14(60.87)

39.13%

抱球式

17(73.91)

6(26.09)

73.91%

19(82.61)

4(17.39)

82.61%

睡眠式

23(100.00)

0(0.00)

100.00%

23(100.00)

0(0.00)

100.00%

X2

P

23.411

<0.001

22.701

<0.001

3 讨论

随着患者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胸外科手术对术中体位摆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手术体位摆放能够减轻手术团队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让患者获得更好的舒适感,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8]。从临床来看,侧卧位在胸外科手术中运用广泛,其中:双手向前伸、抱球式和睡眠式又是临床常用的体位。无论采用何种体位,都会有部分患者在术后存在不适感,并发生皮肤损伤、手臂酸痛等并发症[9]。由于临床缺乏三种体位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在胸外科手术体位实际摆放中,各摆放体位的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随机性。究竟何种体位最具运用价值,还需要比较研究予以证实。何种体位方式的运用效果最优,并没有确切的报道。

本研究比较了手前伸式、抱球式和睡眠式三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价值。从各种术式比较来看,睡眠式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睡眠式体位的工作效率更高。从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来看,睡眠式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式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睡眠式体位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医疗体验。有学者[9]认为:睡眠式体会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手臂自然弯曲,并利于上肢和肩背部放松与功能位释放,因此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体位摆放消耗了工作人员的精力和体力。体位摆放的省力性和便捷性也是体位摆放方式选择考虑的因素之一。从本组资料来看,工作人员对睡眠式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式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肯定了睡眠式体位的运用价值。研究结论与陈挺晖[10]等人报道相一致。他们认为睡眠式体位具有术野暴露更充分、体位摆放更便捷和更省力等优势。

综上,在手前伸式、抱球式和睡眠式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式的运用效果最好,抱球式的效果次之,手前伸式的效果最差。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勤颖,满园园,李敏. 体位训练和改进标本采集术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63-66.

[2]叶小月. 改良侧卧位在胸科肺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7,30(8):121-122.

[3]杨畅,方玉淑,潘熔,等. 自制搁手板在胸外科侧卧位术侧上肢安置中的应用[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5(12):918-920.

[4]罗美怡. 探究奥克兰手术体位垫在侧卧位手术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6):79-80.

[5]沈瑾,谢凤菊,汪韵芝. 改良体位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4):523-524.

[6]谢园园,郑丽萍,黄惠桥,等. 两种改良侧卧体位安置法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82-83.

[7]冯立,张笑萍,于丽,等. 对胸科手术病人实施3个部位体温监测的方法探讨[J]. 护理研究,2015,29(34):4288-4290.

[8]聂志芳,刘秋秋. 改良手术体位用物在普胸外科侧卧位手术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5,30(10):43-45.

[9]潘惠颜,梁卫群,梁丽仪,等. 217例侧卧位手术患者预防并发症护理干预研究[J]. 中外医疗,2014,33(20):178-180.

[10]陈挺晖,吴秀红,魏永婷,刘瑾. 三种侧卧位摆放方法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1):1338-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