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普拉唑与瑞巴派特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 76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艾普拉唑与瑞巴派特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 76例

姜霞

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伊春市 153013

摘要:目的:探讨艾普拉唑与瑞巴派特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76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艾普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艾普拉唑和瑞巴派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医疗满意度和医疗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采用艾普拉唑与瑞巴派特能够增强治疗效果,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艾普拉唑;瑞巴派特;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prazole and repapaite i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patients was 76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prazole and repapaite i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76 cases of peptic ulcer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number, 3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pprazo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pprazole and repapait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scores of medical satisfaction and medical quality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the use of abprazole and ribaparate can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ith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words: eprazole;Ribault;Peptic ulcer;Treatment effect

前言: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相应的缩短了用餐的时间,导致不同年龄段的人都相继出现慢性消化道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包括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及十二指肠黏膜防御修复功能下降导致局部黏膜炎症反应和受损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护胃、抑酸、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成为当前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案。本文接下来将对艾普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男40例、女36例,共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根据入院编号随机进行分组,分成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年龄20~72 岁,平均年龄(50.1±10.2)岁;对照组年龄最大71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49.9±10.6)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方法:对照组仅进行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早空腹口服。观察组则进行艾普拉唑肠溶片与瑞巴派特片联合治疗,瑞巴派特片每次100 mg,每日3次,分别于早、中、晚餐后0.5 h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在试验期间需要详细的观察其在临床上的症状,将各种不良反应详细的记录下来;每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体温、心率和血压等)进行定期检查;每隔两周便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大便潜血和常规试验。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内镜下的疗效。内镜下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治疗后,内镜检查结果显示为S1、 S2分期,且炎症及溃疡表现完全消失;(2)显效:内镜检查结果显示为S1、S2分期,炎症仍然存在,溃疡完全消失;(3)有效:内镜检查结果显示为H1、H2分期,与治疗前比较,溃疡面积减少>1/2;(4)无效:内镜检查结果显示为H1、H2、A1或A2分期,与治疗前比较,溃疡面积减少<1/2。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治愈)/总例数×100%。也可以概括为:痊愈:溃疡和炎症全部消失,内镜下的表现分期为S1和S2;显效:溃疡消失,炎症存在,内镜下以S1和S2为主;有效:溃疡面积减少超过50%,内镜分期变现为H2和H1;无效:溃疡面积减少在50%以下,内镜表现分期为 H1、H2或A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尽管两组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x±s)

组别

n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

观察组

38

2.6±0.4

0.6±0.5

对照组

38

2.5±0.6

1.1±0.4

t

-

0.8040

4.5711

p

-

>0.05

<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一方面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清除Hp等手段消除致使消化道黏膜受损的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应用消化道黏膜保护剂修复受损黏膜,提高黏膜的自我防御能力。以往主要采用两种抗生素+PPI或铋制剂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但有研究显示,这种三联疗法的Hp清除率逐年降低。胃酸在诸多刺激食物粘膜的攻击因子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许多研究证明:抑制胃酸的治疗确实对过度的食管黏膜暴露及其产生的症状和粘膜损害有效,GERD的缓解和损伤粘膜的愈合均高度依赖于胃酸控制程度,因此RE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抑酸。抑酸药物主要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PPI 是目前治疗GERD的理想药物。艾普拉唑治疗R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埃索美拉唑相似,然而艾普拉唑使用剂量更小,因此它更多的应用于临床。PPI与H2RA、安慰剂比较,在不同时间治疗GERD的治愈率均远远高于后两者:对症状的缓解率也是同样的,在II-IV级RE的治疗中,PPI 缓解患者烧心症状及促进食管炎愈合速度为H2RA的2倍有建议将PPI用于以下情况:重度反流;经H2RA或其他抗反流治疗难以控制的任何反流症状;中、重症 RE或轻症RE但症状严重或难以控制:伴食管外症状或并发症患者。艾普拉唑属于一种新型的PPI制剂,属于不可逆PPI,其特点是抑酸能力强、半衰期长,尤其对夜间抑酸效果更为显著。瑞巴派特主要是通过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提高胃黏膜细胞的成熟度、促进胃黏液的分泌等作用机制促进炎症的消退及溃疡的愈合。瑞巴派特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溃疡病的新药,具备与PPI抗溃疡不同的机制,通过胃黏膜血流量的增加、前列腺E2的合成与胃黏液的分泌等,对于溃疡的愈合十分有利,并且还能够积极的修复消化道黏膜。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内镜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采用艾普拉唑与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溃疡症状,并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1] 李艳华,史鸽.奥美拉唑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海峡药学,2017,29(03):210-211.

[2] 严海燕,张晓俐,李小芹,于静.奥美拉唑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