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白内障手术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眼科白内障手术临床分析

金英花

勃利县人民医院 1545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眼病专科内部白内障疾病临床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研究选取自2016年2月始至2018年10月止我院眼病专科中开展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共256例。临床手术治疗所应用的方法均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结果:在手术结束后,有234例疾病患者首日的针孔视力达到了0.05及以上,有224例疾病患者首日的针孔视力达到0.3及以上,有28例疾病患者首日针孔视力达到0.6及以上。临床治疗最终的脱盲率达到90.2%,最终的脱残率达到88.7%。手术进行中的并发症问题有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而造成的人工晶体未植入成功等。手术进行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前房出现积血问题、眼压短暂性过高、眼内炎症以及视网膜分离等。结论:通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进行眼病专科白内障疾病的临床治疗,从技术方面来讲相对比较成熟,并且最终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适合在眼病专科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眼病专科;白内障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

一、引言

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白内障疾病是全世界范围中引起致盲问题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也是我们国家排名最为靠前的眼科疾病,与此同时也是能够通过治疗达到恢复视力的疾病。依照当下眼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通过手术治疗白内障疾病是仅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患有白内障疾病的疾病患者显现出的最为主要的症状就是视力出现模糊问题,出现明显下降,并且从根本上来讲绝大部分的白内障疾病都是无法预防的,直到目前为止也并未出现能够预防或者完全阻止白内障问题发生的已知药物。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疾病患者出现浑浊问题的晶状体进行摘除,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晶状体的屈光度进行补偿,这是当下唯一一种有效治疗白内障疾病患者的方式。

二、临床资料

(一)对象

研究选取自2016年2月始至2018年10月止我院眼病专科中开展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共256例。其中男性疾病患者134例,女性疾病患者122例,其平均年龄为61.5岁。

(二)方法

全部256例白内障患者在术前一天开始用5%氯霉素眼液。同时,施行各种术前检查,在手术当日上手术车后再行眼B超检查,并进行人工晶体测算。术前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用4万单位庆大霉素与100ml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结膜囊,做上方形成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形成月型宝石刀距角。在巩膜缘后2.5mm形成巩膜隧道的切口,应3.2mm的穿刺刀穿刺进入前房,再行环形撕囊或者开罐式破囊,将切口扩大到7mm,用水分离晶体核,并分别在晶体核的前面与后面注入粘弹剂,即透明质酸钠或者甲基纤维素。随后,用晶体匙套出晶体核,再注吸晶体之皮质,又一次注入粘弹剂直至前房和囊袋之内,再植入PMMA硬质人工晶体,同时置换粘弹剂。在结膜瓣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加上地塞米松2.5mg,用10ml生理盐水再次冲洗患者的结膜囊,涂典必舒眼膏之后予以包扎。术后,按照常规分别给予病人口服阿莫西林,用0.5%氯霉素眼液和可的松眼液以预防感染,并用双星明眼液散瞳3日。

三、结果

在手术结束后,有234例疾病患者首日的针孔视力达到了0.05及以上,有224例疾病患者首日的针孔视力达到0.3及以上,有28例疾病患者首日针孔视力达到0.6及以上。临床治疗最终的脱盲率达到90.2%,最终的脱残率达到88.7%。有28例疾病患者手术后首日矫正视力未达到0.3,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前房积血或短暂性高眼压疾病患者共10例,出现角膜水肿问题的疾病患者共6例。对于上述问题的疾病患者均通过科学合理方式进行相应处理,并给予口服安络血、维生素K、醋氮酚胺和小苏打等,出现积血问题以及高眼压问题的疾病患者均给予双眼遮盖制动。术后三天后,存在积血的疾病患者积血被完全吸收,眼压亦恢复正常;而术后出现角膜水肿的患者,均在术后的2至3天恢复正常,矫正视力均>0.3。

四、讨论

在眼病专科的临床治疗工作进行过程中,白内障复明的相应手术具有十分明显的系统性特点。如果想要使手术圆满的完成,那么需要多项前提条件,如加强手术管理的力度;为疾病患者针对性的制定手术整体流程;依照眼病专业内部的实际条件来对疾病患者进行筛选,从而提升手术成功率;在白内障手术结束后以定期的方式对疾病患者展开随访;眼病专科内部也要不断的更新硬件设备,以足够先进的手术仪器来对手术的成功做出更加有力的保障;不断加强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以上都是能够提升手术治疗成功率以及加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前提。我院在运行过程中与当地相关卫生部门以及民政部门进行相互的配合与合作,以此来将相关部门对疾病患者进行系统组织以及筛选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并全方位的将我院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以及医疗硬件设备方面的科学性发挥出来作为手术治疗的优势。我院在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进口眼科显微镜、医用灭菌消毒锅、裂隙灯显微镜设备以及超声波检查设备。

从根本上来讲,眼病专科中白内障疾病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与手术治疗所应用的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联系。手术源性角膜散光问题的产生与手术过程中切口的大小以及具体的位置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造成的切口较小,那么其与角巩膜带之间的距离也就越大,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产生手术源性角膜散光问题的概率也就明显降低,最终其视力方面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运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进行白内障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切口相对较小,有着较快的恢复速度的明显优势,且手术结束后疾病患者的裸眼视力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是所运用的硬件设备以及器械方面相对较为昂贵。

五、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的最终结果可以看出,在眼病专科内部开展白内障手术的过程中,运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治疗方法,最终的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由此可见,进一步提升防盲宣传工作力度,不断向人民群众推广该项治疗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白内障手术治疗方面的一些问题,加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丹.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4):242-242.

[2]濮伟,景昕红,肖伟.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8,8(4):818-819.

[3]张慧,崔巍.硬核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