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肛瘘术后疼痛中的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针对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肛瘘术后疼痛中的护理观察

张伟伟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 无锡 214071)

【摘 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肛瘘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肛瘘手术患者4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方法,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8h、24h、48h、72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作比较,对照组比研究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的护理模式对缓解肛瘘术后疼痛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中。

【关键词】肛瘘手术;疼痛;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

肛门周围皮肤和肛管、直肠间的通道出现异常,由瘘管或肛门排出分泌物的情况称之为肛瘘。其具体包括单纯性肛瘘、复杂性肛瘘两种类型。本病不存在自愈能力,临床方面主要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前者见效慢,容易反复发作,故大多数患者更青睐于后者。

手术治疗肛瘘主要是将瘘管切开,敞开瘘管创面,促使其快速实现愈合。术后肛门疼痛会不可避免的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做好护理指导[1]。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肛瘘手术患者46例作为实验对象,现评析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肛瘘手术患者4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的男患者17例,女患者6例,患者年龄范围26-57岁,平均(42.7±6.5)岁;其中复杂性肛瘘8例,单纯性肛瘘15例;研究组的男患者18例,女患者5例,患者年龄范围27-58岁,平均(43.6±6.4)岁;其中复杂性肛瘘6例,单纯性肛瘘17例。对两组一般资料作统计分析,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可予以本次比较。

方法

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具体包含的内容:术前手术室医护人员需到病房探视患者,将肛瘘手术知识、注意要点等告诉患者,加强日常饮食、生活方面的指导;术中协助患者调整至正确、舒适的体位,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鼓励患者与主治医生积极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术后予以并发症、饮食方面的必要性护理。研究组的常规护理内容与对照组相同,针对性护理内容为:①心理干预:术后剧烈的疼痛应激反应会造成焦虑不安、紧张恐慌等负性情绪,此时疼痛程度会进一步加重。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和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安抚和宽慰患者的负性情绪,介绍取得良好疗效的病例,鼓励和支持患者,促使其勇敢正视自身疾病,积极参与抗争,提高治疗依从性;②疼痛干预:护理人员可通过护患交流沟通、转移病患注意力、组织患者观看娱乐节目、播放轻音乐等方式帮助其缓解痛感,也可选择中医耳穴贴压法刺激相应的反应点,术后2-4d予以激光照射或中药熏洗的方式促使创面快速愈合,样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换药时必须保证缓慢、轻柔,避免对切口产生刺激引起疼痛;③出院干预:术后医师要随时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检查,待患者康复出院后叮嘱其坚持适当运动锻炼,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做好肛门皮肤清洁处理,避免引起感染,选择柔软宽松的衣物,合理搭配饮食。

观察指标

在术后8h、24h、48h、72h均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的疼痛情况,其中0分表示的是无任何疼痛,10分表示的是剧烈疼痛,得分越高则代表疼痛越严重[2]

统计学评析

全部数据的统计处理均借助SPSS22.0统计学软件,使用(5dd7caa2253de_html_edcd9e69db07efdc.gif )描述疼痛评分并作t检验,如P<0.05,则证明出现了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组间给予比较后发现,研究组术后8h、24h、48h、72h等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均比同时间段的对照组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 1 对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

组别

术后8h

术后24h

术后48h

术后72h

对照组(n=23)

6.59±1.88

6.15±1.67

4.12±0.71

3.66±0.55

研究组(n=23)

4.61±1.90

4.16±1.64

2.48±0.66

2.03±0.38

t值

3.5525

4.0774

8.1135

11.6935

P值

0.0009

0.0002

0.0000

0.0000

3 讨论

肛瘘属于肛肠科十分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具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临床特点。由于瘘管内会有脓性分泌物、黏液性分泌物流出,肛瘘部位会表现出疼痛、湿疹、瘙痒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从而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部分病例出现严重的自卑、消极心理,降低其社交能力[3]

手术是首选的治疗肛瘘的方案,将肛管切开后可促使创面实现愈合,但因为肛门四周神经阻滞分布较多,术后会出现比较强烈的疼痛感,增加切口感染、尿潴留、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风险[4]。传统的临床常规护理模式仅仅是护理人员单纯的遵照医嘱进行各项基础性操作,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并不能取得优质的护理效果。针对性护理作为全新护理模式的一种,主要以患者的个体情况为依据制定和实施极具个性化的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和出院指导等,可对肛门疼痛进行有效缓解,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情况,对术后切口愈合起到促进作用[5]

在本次实验中得到的结果,研究组术后8h、24h、48h、72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8h、24h、48h、72h的VAS评分作比较,组间有明显差异出现(P<0.05)。由此得到的护理体会为: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的护理模式对缓解肛瘘术后疼痛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1] 王慧.针对性护理对肛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2):99+101.

[2] 张爱民.针对性护理对肛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67+80.

[3] 吴俊萍,王月.针对性护理对肛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258-259.

[4] 隋艳艳.针对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肛瘘术后疼痛中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8):229-230.

[5] 邵梦婷,陈敏.针对性护理对肛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探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S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