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nation记录片中导演的个人风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3

Tarnation记录片中导演的个人风格

苗钰

——拍摄手法、视觉元素和叙事特征

苗钰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重庆400030)

摘要: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影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一直拘于常规拍摄模式的纪录片也有了许多新的突破。除了在制作技术上有所突破外,在拍摄手法以及视觉元素等方面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大胆尝试,其中,越来越多的充满导演个人风格的记录片进入大家的眼球,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官和情感体验。超低成本的投入,与众不同的剪辑,突破常规的拍摄手法,一人分饰多角,导演兼演员兼编剧兼摄影兼剪辑的一体化影片。造就了充满导演个人主义色彩的风格型纪录片,而这类导演个人风格色彩强烈的纪录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纳和认同。

关键词:个人风格;拍摄手法;视觉元素;叙事特征

中图分类号:J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2

一、生长环境对导演创作风格的影响

1.影片背景。

2005年1月9日美国全国影评人协会(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评选的年度电影奖,由非职业的电影制作人、同性恋者Jonathan-Caouette自己一手导演和全面制作的记录片“Tarnation”(《诅咒》),获得最佳非剧情片奖。

“Tarnation”是关于Jonathan-Caouette个人和家庭经历的非常个人化的真实记录片,也包含了他作为同性恋者的个人感受和成长历程。这部完全由一位业余人士制作的影片,已经在多个电影节上获奖,影片刚推出就引起了电影界的关注。影片也展示了Jonathan-Caouette不平凡的电影才华和艺术感觉。

“Tarnation”原本是用8毫米手持式摄影机拍摄的,并由Jonathan-Caouette在苹果个人电脑中编辑制作完成。正式发行的影片在发行公司的资助下被转成了35毫米胶片格式。

整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据说刚过200美元,基本都是DV(iMovie)。但是艺术效果,从镜头的剪接到音乐的配放,不但专业,而且非常前卫。

2.影片内容。

是一部由导演JonathanCaouette自编自导的纪录片,影片从JonathanCaouette回到Texas去看望精神分裂的母亲开始,然后回放。母亲Renee,十二岁的时候从房顶失足跌下,脑部开始接受电击治疗,从此每况愈下。父亲在Renee刚怀上孩子的时候就离开了。Renee曾在情况很糟的时候带着Jonathan北上芝加哥,旅程中幼小的Jonathan亲眼目睹母亲被强奸。回到Texas以后Renee入了精神病院,Jonathan被收入FosterHome,受尽吸毒的养父的虐待。后来他被祖父母收养,十一岁的时候拿起DV,十三岁的时候开始吸毒,在同时接触地下电影。十七八岁的时候北上纽约,学习表演和制片。

一个分崩离析的家庭,但又是Jonathan永远离不开的根。他的摄影机是一个充满泪水和温情的眼睛。影片结尾的时候,Jonathan把母亲接到纽约。亢奋了一夜的Renee在沙发上睡着了。Jonathan把手指轻轻放在母亲的唇中央。那个地方,据他的爷爷说,如果那里曾经被天使触摸过,留下一个Mark,很不幸这个人就会变疯。这就是Tarnation,一个Curse,一个诅咒

导演JonathanCaouette的纪录片描述了他的成长以及他的患有精神分裂的母亲——混杂的电影剪辑和拍摄技术呈现了他19年的人生。

3.生长环境对导演的影响。

导演JonathanCaouette因从从小家庭的种种灾难与不幸,因而性格中有压抑、晦涩与黑暗的一面,从小缺失父爱的他唯一的亲人就是母亲,因此当他的母亲被送入精神病院,他孤独无依的时候,便开始将自己打扮成女人的样子,借此怀念母亲,因此,从小不幸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经历使得他也存在人格分裂症状,具有女性倾向,最终他也无可厚非的成了gay。长大后,他面对患有精神分裂的母亲的病情无能为力,同时他也无法改变过去的一切不幸时,经历过太多并且已经承受过太多不幸的他,拿起DV大胆的面对过去,直视过去,把过去的灾难所造成的种种阴暗,抑郁,扭曲全部真实的展现在观众眼前,最终也借此尽情的爆发,释放。而整部影片所体现出的压抑、精神错乱以及各种感官感受,都是导演JonathanCaouette独特的生长环境所产生的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是别的任何导演无法具备与类同的,因而,才造就了JonathanCaouette充满个人风格色彩的纪录片Tarnation。

二、影片拍摄手法

1.自恋倾向地自拍。

影片中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导演自己的自拍和各种特写镜头,很少出现别人。因此,JonathanCaouette也被西方媒体称为——水仙花导演,这种大量的自拍式纪录片,到目前为止都是非常非常少见的。但能感受到导演JonathanCaouette是个感情细腻的人,他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爱太残缺,太不完整,可这并没有阻碍他对父母的爱,他需要宣泄,需要表达,因此影片中出现了大量“自恋式的自拍”这种拍摄手法,他面对镜头,或哭,或歇斯底里的呐喊,或温馨的微笑,或平静的诉说心情,他将感情寄托在DV上,将他们录制下来,保存起来。并将他对父母的那份特殊的感情通过DV的记录和表现,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开头到结尾。

2.生活式拍摄。

受到拍摄器材以及拍摄经费的限制,外加影片基调和导演个人特殊风格的影响,影片中几乎没有那种中规中矩的拍摄手法,取而代之的是非常生活化,随意化的拍摄手法,晃动的镜头以及时常超出镜框的人物脸部表情的大号特写,亦或者是过于昏暗的灯光和没有经过处理的背景环境,通通都是在拍摄最自然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给观众带来最真实的视觉感受。

三、影片视觉元素

大众需要的消费和娱乐,其主要形态是视觉的,大众追求新奇、贪图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迫切欲望的莫过于电影艺术中的视觉成份。

1.电脑特技的大量运用。

影片中大量穿插运用了电脑特技,将照片这一资料元素,剪辑拼凑到一起,或是将一张照片逐渐缩小成几十副,几百幅一模一样的照片,就像广告设计和绘画中常常用到的“波普风格”一样,将同一张相片或同一个图像,按顺序复制排练,造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别样的视觉快感。

影片中还一直穿插着电脑特技对人整个头部的整体变形,正在面对镜头诉说感情的JonathanCaouette,我们有时看到的会是他已经融合消失了的鼻子,亦或者是像倒影一样,映射出了的多余的耳朵和眼睛,总之整个头部影像在电脑特技处理过程中的变形,起到了很好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也借此体现出他内心某些情感的扭曲与畸形。

2.夸张造型以及夸张表演。

影片中有导演自己各个时期不同的造型,长发、短发。也有他装扮成女人的造型,还有他满鼻子和满嘴都是鲜血的歇斯底里的呐喊,以及痛苦无助的哭泣。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11岁那年扎着女人的头巾,把自己打扮成女人,模范伊丽莎白·泰勒的造型以及表演,不仅体现出了他从小所具备的表演天赋,也体现出了当时的生活环境使得他具有了女性化的倾向,整个造型以及表演十分令人吃惊和震撼。

此外,影片中还穿插了一段导演的母亲Renee在镜头前,为了取悦儿子而跳的一段南瓜舞,母亲Renee精神受到损害,但为了取悦儿子,她自行唱歌,但唱的什么谁也不知道,拿着南瓜当做道具,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笑,后来一直笑,一直笑,笑得歇斯底里,让观众都对这夸张的一幕印象十分深刻。

通过电脑特技的大量运用以及一些夸张的造型表演,这些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使得观众可以在纪录片从头到尾始终保持兴趣,影片也一并通过变形的人物以及“波普风格”照片的处理手法,使得观众可以伴随镜头一起探寻人物扭曲的内心,产生认同,并透过这些特殊变形的视觉图像继续深思。

3.混淆的剪辑手法更烘托了导演想表达的精神分裂的特点。

影片总体的剪辑手法十分娴熟并前卫,混淆的剪辑,完全不相干的图片的相互穿插的出现,快速的叠加更换视觉图像,使得观众伴随影片中不断更迭出现的镜头图像快速更迭自己内心的感受。影片中的很多剪辑是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规律的,剪辑节奏也是时而舒缓时而紧凑,简而言之,导演的剪辑就没有规律,整个混淆的剪辑,伴随着时而舒缓时而紧凑时而尖锐的音乐,将导演自身以及导演母亲的那种人格分裂以及精神分裂的内心状态,精神状态体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在大量回放导演小时候在镜头面前的挣扎与痛苦的过程中,穿插剪辑了导演现在在镜头前的挣扎与释放,一个过去的自己,一个现在的自己,统统被命运被现实被生活所禁锢和压制。

四、影片叙事特征

悲剧感、使命感贯穿了整部影片。即命运和生活给这个家庭造成的悲剧,以及导演JonathanCaouette对父亲和母亲的爱,使得他正视过去,面对过去,而不是回避过去。

导演JonathanCaouette因从小特殊的经历,使得他的社会观念、个人经验以及人生价值观几近崩溃,从而生发出内心深处的焦虑、不安、痛苦、茫然。Tarnation自始至终都是压抑的、忧郁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他与母亲,他与父亲,以及他与他的男友的感情显得弥足珍贵,当影片最终JonathanCaouette终于找到了弃他而去的父亲,他没有责怪他,而是将他的父亲和他的母亲一并接到身边,三个人终于在时隔30年后团聚了,艰辛而又温馨的组成了一个家庭。再回想起过去的种种不幸,这样的结局显得那么的温馨,浪漫,知足和踏实,感情的温馨终于战胜了不幸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压抑与灰暗的气息。

五、结论

Tarnation整部影片投资不到200美元,却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家庭历经30年的坎坷与经历,从JonathanCaouette出生时的家庭的破碎,到JonathanCaouette30岁的家庭的重组,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中交代清楚了导演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生活经历,也交代清楚了独特的生活环境所塑造出的独特的自己,整个影片的风格带有强烈的导演自身的个人烙印,而作为一个完全的非专业人士,JonathanCaouette根据自己的感觉,打破常规地影片拍摄手法,剪辑手法以及视觉特效的应用都为整部影片的基调和思想表达起到了很好的完善与推动作用,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相信在以后的记录片的拍摄与制作过程中,会呈现出更多具有导演自身个性色彩的独立电影,也会为我们呈现出更多创新的电影制作和拍摄手法。

参考资料:

[1]埃里克·舍曼.《导演电影:电影导演的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2]波德维尔《电影诗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