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预防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预防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卞雷娜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预防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计200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100)与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实验组(n=10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即为局部组织长期处于受压状态,血氧供应不足,缺乏营养而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造成的软组织溃烂或坏死。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需要长期维持制动体位,部分组织将持续处于受压迫的状态,所以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几率较高,为此加强护理工作的是非常有必要的[1]。为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与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持续性质量改进模式应用效果更为理想,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计200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100)与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实验组(n=100)。对照组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24~76岁,均数(53.24±6.21)岁,包括心外科手术28例,脑外科手术26例,血管外科手术25例,产科手术21例,实验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3~78岁,均数(53.86±6.51)岁,包括心外科手术26例,脑外科手术27例,血管外科手术24例,产科手术23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已经签订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健康教育、辅助检查指导、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评估,自制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表,于术前1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之中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所存在的压力性损伤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2]。其二,体位护理,术中辅助患者完成体位的摆放工作,需要充分考虑手术需求以及过往护理经验,在确保术野满足要求的同时,提高患者体位的舒适性,确保在体位摆放完成后皮肤组织松紧恰当。另外在患者身下垫凝胶垫,确保受压位置压力能够均匀分布,防止局部压力过大或皮肤组织过度牵引的问题。其三,易损伤位置保护,根据患者卧位情况判定长期受压部位,并结合临床经验对相关术式的压力性损伤高发位置加以标记,使用凝胶垫、海绵等做好保护,防止受压组织直接和床接触,也可使用减压贴分散应力,对受压位置加以保护。在进行体位摆放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推、拖、拉等动作,操作时必须动作轻柔,防止出现皮肤擦伤[3]。其四,持续改进,术后对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进行评估,归纳总结其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原因,每两周召开1次持续质量改进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预防方案,将其应用于下一循环之中,通过不断优化当前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提高。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损伤标准包括I期,II期,III期,IV期。(2)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分值0~100分,以评分均数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压力性损伤包括I期1例,II期1例,发生率为2.00%(2/100),对照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包括I期6例,II期2例,III期1例,发生率为9.00%(9/1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X2=4.714,P=0.03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数为(89.76±6.74)分,高于对照组(76.58±8.44)分,P<0.05(t=12.203,P=0.000)。

3.讨论

术中压力性损伤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与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体位摆放情况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手术操作中,由于患者普遍处于制动体位下,所有皮肤组织将长期处于受压迫的状态,导致毛细血管血液供应不足。而皮肤组织在长期未得到血氧供应的情况下,则可导致其正常功能缺失,进而出现变红、变硬的表现,甚至可伴有水疱或表皮脱落。而在护理过程中,为实现对压力性损伤的有效预防,则需要对患者的发生本病的风险进行评估,术中重点加强对体位的护理管理工作,并重点落实对长期受压部位的保护工作。此外,也有必要对护理后仍然存在的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更为完善的优化方案,并形成优化循环,以提高预防的效果,切实降低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代表该方案效果理想。综上所述,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预防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效果理想,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永能,卢少萍,黄巧,等.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s1):40-44.

[2]许春波,李美玲,于再丽,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2257-2257.

[3]虞腊青,YULaqing.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在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