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例上前牙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114例上前牙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曹建华

曹建华(包钢第三职工医院014010)

【摘要】目的探讨NobelReplace系统在上前牙缺失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对114位上前牙缺失患者行NobelReplace系统种植修复,共190颗,种植术后3-6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患者于修复完成后3个月、6个月、一年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结果修复1-3年观察,种植体稳定,叩诊呈清实音,牙周及牙龈良好,均达成功标准。结论NobelReplace种植系统操作简单,对前牙种植修复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牙种植上前牙区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185-01

种植义齿是口腔临床上开展的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技术。其具有美观、舒适、咀嚼效能高,无需磨削临牙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临床牙医和患者接受了种植义齿。笔者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使用NobelReplace系统,共190颗,对114位上前牙缺失患者行种植修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14例上前牙缺失患者,共植入190颗种植体,其中男性73例,女性41例,年龄19—60岁

1.2材料

种植设备:瑞士Nouvag种植机,减速手机

种植系统:NobelReplace系统

Bio-oss骨粉、Bio-guide可吸收膜

1.3方法

术前常规洁牙、拍摄口腔曲面断层X片。选择合适的种植体,采用两期手术,对骨量充足者,按常规手术方法,骨量不足者,采用骨扩增技术。种植术后3-6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患者于修复完成后3个月、6个月、一年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2.结果

2.1评价标准

成功标准:1)种植体稳定;2)种植体周围无片透射区;3)术后第一年内骨吸收小于2mm,一年以后平均每年骨吸收小于0.2mm;4)无疼痛、感染、神经损伤和感觉异常,无神经管损伤,修复体美观满意。

2.2评价结果

修复1-3年观察,种植体稳定,叩诊呈清实音,牙周及牙龈良好,均达成功标准。

3.讨论

3.1笔者采用Replace种植系统,严格遵守种植适应症,按照二期手术方法。植入190颗种植体。按评价标准,术后临床观察获得成功,成功率达100%。充分说明种植义齿可获得良好固位,最大限度恢复咀嚼功能,避免和减少磨削牙体组织,防止或减缓牙槽骨萎缩吸收,义齿体积小、美观、舒适。种植技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现代修复技术。

3.2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是种植义齿能否形成骨结合的关键。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是由种植体与骨界面间的精确吻合和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机械摩擦力实现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是影响种植义齿长期稳定性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种植体周围骨吸收不仅与全身及局部刺激因素有关,更多是负重后引起生物力学骨改建。因此上部结构与种植体应精确吻合,烤瓷冠应合理减径,桥体悬臂不宜太长,尽量避免斜向载荷,这些措施将延缓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3.3对骨吸收明显,骨高度、骨厚度严重不足需同期种植患者,常规采用骨增量技术予以解决。但是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要尽可能减少骨移植,例如,采用角度基台、软组织移植、术前精确定位等方法。

总之,上前牙缺失情况复杂,修复难度大,美学要求高,需要制定全面合理的修复计划,才能完成高品质的修复治疗。

参考文献

[1]宿玉成主编.?现代口腔种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0月.

[2]PiattelliA,PaolantonioM,CoriglianoM,,etal.Immediateloadingoftitaniumplasma–sprayedscrew-shapedimplantsinman:aclinicalandhistologicalreportoftwocases[J],1997,68(6):591-597.

[3]陈安玉主编.?口腔种植学?.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