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适应创新性体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谈如何适应创新性体育教学

曹振山

河南鄢陵县张桥乡第一初级中学曹振山

跨入新的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结构、目标等各方面将面临新的挑战,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被动型、重复型、竞技型的体育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创造精神、意识、才能的培养。作为教师怎样才能适应创新性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得到创新能力培养呢?这是当前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把孩子视为一个个创造的主题

在一次体育课评选中,上的内容是“跳绳”,但几位教师却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种,教师先示范跳几次,然后以教师的示范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认真地评价。第二种,教师则让学生自己去跳,然后耐心地逐个评价,提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第三种,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跳,当看到学生跳出不同姿势时,不是批评他而是鼓励他,希望他深入思考。

这不仅仅是教育评价、教学方法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观念不同的理解。长久以来,我们体育教育教学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体育教师熟稔于扮演固定的角色,教师总把学生看成一个个任人摆布的物体。特别是解放初期从苏联传统的军事化体育教学,更加限制了学生的活动天地。对孩子问得最多的就是:“今天跑步地几名?”不少教师满足于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圈套”完成任务,竞赛的名次、听话不听话几乎成了一些家长要求孩子、一些体育教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不少家长和教师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转牛角尖就是顽皮捣蛋。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思维的定势,其创造的勇气和能力就会逐渐丧失。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法,建立创新性的体育课教学,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孩子视为一个个创新的个体。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以自由发挥、大胆的创造的广阔空间,并对学生新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很好的保护。

二、善于运用创新性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方法是指创设问题的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活动。

1.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闪光点。

(1)善于发现学生有意无意所表露的创新闪光点。在学生所参与的体育活动中,不时地表露出创新举措(火花),如曲线跑竞赛中所摆放的几个障碍物,如何摆放跑的快,如何摆放跑难度最大。每当学生爆发创新火花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2)善于发现教师本身本身的创新闪光点。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奇想(新花样),哪怕是猛然间爆发,也应及时抓住运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有这么一堂投掷课,学生都用较顺手的(右手)练习,但有位学生在活动中不经意地提出要用另一只手(左手)与同伴比远,我就及时抓住这个细节,肯定这位学生的提法,当场就安排学生换手投远练习。因为这无论从运动生理、心理、教学技法、学生兴趣等方面都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2.善于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

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新的具体表现。(1)引导学生去找空白点。(2)引导学生去寻找一个项目、一个动作、一个活动中的缺点,可以鼓励学生寻找老师的缺点。(3)引导学生寻找几个学生同一个动作或几个学生不同动作练习中的交叉点、异同点。(4)引导学生去寻找重点。动作的重点在哪里,对于想学生不同的状况,重点放在哪里。(5)引导学生去寻找难点。目标是什么,结构内容如何,怎样能投地远、跳得高、跑的快。

3.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技巧。

引导学生做加减法,创新是改变,但不是简单的加减。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合理地去加减。如垫排球的预备势;原地——插——加——提——压;体育教案格式:四段式——三段式——自由式;体育教法:传统式——军事式——创意式。任何体育器材、动作方法的改进变迁都呈现出科学的加减法。

当然,创新思维技巧还有扩缩法、正反法、归纳法、演绎法、替代法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

4.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而需被点燃的火把。”体育教育教学中,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果还是运用简单的程序,那只能把学越教越死,不仅害了学生,也害了社会。有专家说,创新教育不是把学生看成螺丝钉,而是要看成发动机。因此不是由教师设置好各种框框让学生去钻、去套,而是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特点,千方百计地拓宽孩子们自由创造和空间,让孩子去发展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会好奇、模仿,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哪怕是只有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要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去精心保护学生的创造欲望,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不要将创造的幼苗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拥有创造的欲望,学会批判地吸收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新意识。如篮球的一分制、四门足球、反50米跑等创新教学法的成功运用都说明了谁有创新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教法进行理性的探究,是我们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重要一环,也是产生创新点子的最佳环节,体育课要创新,教案创新是先导,要突破传统常规教学,敢于尝试情景教学、层次教学、模仿教学、“放羊”教学等。

创新需要有不断进取开拓的勇气,我们要敢于挑战权威、质疑权威、甚至否定权威。要学会批判地吸收,还要善于去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利用教师的洞察力去关注、吸收,去消化运用;同学科、跨学科;名教师、新教师,都应抓住机遇主动地、针对性的去思考,去关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具有发展力的民族,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必须努力把“创新”两字牢牢地注入青少年的精神内核,让我们拥有创造欲望,学会批判地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