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

刘润富1蒋利国2

刘立清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随着小型水电站的迅速发展,对小型水电站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降低成本,按期完工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本文首先对我国小型水电站的发展概况做了说明,然后详细阐述了小型水电站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围堰;防渗;导流;主体

一、我国小型水电站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我国都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开发利用程度却并不高,我国水电开发率仅24%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小水电从容量角度来说处于所有水电站的末端,它一般是指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我国可开发小水电资源如以原统计数7000万KW计,占世界一半左右。而且,我国的小水电资源分布广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适合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既可以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当地人民用电困难的问题,将成为我国发展热点。

二、小型水电站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重视对小型水电站坝址地质条件的勘察

小型水电站的坝址地质条件是决定安全的首要条件。在坡降大、地质条件差的拦河坝经常出现垮坝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对消力池施工不重视引起的。为了满足消力池的长度和深度要求,受地形和投资的影响,很难实施。可以采用两级消能的施工方法,达到减少坝基开挖量的目的。

(二)熟悉设计图纸

小型水电站施工前要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核对开挖平面图、断面图与结构图的轮廓尺寸,认真阅读设计说明,在施工蓝图上及时用红笔标注设计变更,更正错误标注。

(三)测量放线

安排业务熟练的测量人员和校核人员并配备检校合格的测量仪器,建立经监理审批的施工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成果,关键工序上报监理部测量放线成果,经现场校核无误后方可施工。施工人员配合测量人员对边坡开口线、边坡坡比、坡脚,戗台宽度和高程,预裂孔位置、角度、深度进行现场检测和交底。基坑建基面开挖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要准确定位并勤测量,岩基爆破时严格按照保护层开挖要求布孔,密孔小药量,预留撬挖层,超挖控制在20cm以内,不允许欠挖。

三、施工导流及主体施工

(一)施工导流

1、围堰做法

采用混凝土和浆砌石围堰进行防渗处理效果当然最好,但投入成本高,应全面考虑水电站工程的级别及其重要性进行选择。一般的小型水电站,通常采用土石进行围堰即可。施工导流的标准多按5年一遇的洪水进行设置设计,围堰施工应尽量选择在河道枯水期进行。

2、防渗处理

小型水电站选择土石围堰进行施工导流后,其防渗处理非常关键。围堰的黏土心墙及迎水面上应铺设相应的土工布或防渗膜,防止河水对土石的直接冲刷。在进行围堰防渗处理过程中,对围堰与河床及左右两岸的连接区域应重点注意,针对局部非岩性地基要进行齿槽开挖处理,将防渗材料充分嵌入齿槽进行加强加固;针对岩性地基可通过将防渗材料高压注入使其与岩石充分黏接,再辅以适当的扁铁钻孔射钉加固等措施,以防止围堰与河床基础黏接部位受拉开裂。

3、截流施工

截流施工应尽量选择在河道枯水期进行,如因工期紧张需在汛期进行截流施工,应进行充分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人力、物力与技术上的充分准备,并做好水情预报工作。采用立堵法精细截流施工时,在龙口抛投时应尽量用石串、块体串联或栓锚大块石进行,实际截流备料总量应比理论计算值适当增加,通常可设置0.20左右的增量系数。

(二)主体施工

1、水下部分

水电站工程水下部分结构大都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构成。浇注施工时,应根据实际结构形式进行分层、分区浇注。分层、分区浇注时应考虑混凝土自身的浇筑能力及水化放热。对于小型水电站通常采用的立式机组,底板及尾水管部位可按机组数进行分区即可,其底板厚度通常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20m),采用混凝土泵送进行浇注,速度快,无需分层浇注。小型水电站立式机组的尾水管设计,按施工角度考虑一般可分为钢内衬与非钢内衬两种。高水头小流量的水电站大多采用钢内衬形式,施工方便;但对于该工程的低水头大流量水电站,因其尾水管直径相对较大,采用钢内衬形式造价相对较高,所以在进行尾水管部位混凝土浇注施工时,模板制作安装非常重要。

首先按图解法和数解法完成尾水管剖面分解,弯肘段按各个剖面制作木拱架,然后木拱架相互之间用木模连接光滑。模板表面铺设铁皮等措施用来减少混凝土面糙率。扩散段可考虑钢模。尾水管单个浇筑,一定要加固牢固,否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发生移位和上浮,浇筑时应24h监控观察是否发生移位和上浮。

厂房下部结构洞室较多,施工时采用整体浇筑法较好,但顶板与支撑一定要满足要求,浇筑前必须检查,否则易发生浇筑速度快时顶板下沉甚至坍塌。

座环支墩浇筑后,安装座环,座环安装后,要对座环基座进行水泥灌浆,灌浆结束后可浇筑蜗壳混凝土,蜗壳模板宜采用木模,蜗壳边墙与顶板不宜一次性浇筑。蜗壳浇筑完后进行水轮机层施工,施工时注意预留穿线孔洞及楼梯布置,接着进行机墩、发电机层分层施工。机墩要留二期混凝土,插筋一定要按设计插出。

2、水上部分

上部结构的施工则以机组设备安装为主,土建施工配合。为争取发电机组尽快安装运行,主副厂房的框架采用先排架、圈梁后砌砖充填的工序进行施工。主厂房采用的预制吊车梁构件,应预埋好相应的吊车轨道夹固螺栓或者预留孔洞,安装时直接采用高强螺栓安装固定即可;薄腹梁多采用胎膜平面法进行现场预制,为节约场地可重叠3层堆放,但吊装扶正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上层的预制梁滑落造成破坏。厂房梁、板吊装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采用汽车吊装。在立式机组厂房内由于空间过小进不了吊车,应设计好吊车在外面如何进行就位吊装的施工措施。屋面工程的施工也很重要,选择7cm厚的FSG保温材料。防水设计采用了4mm厚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卷材铺设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卷材的质量和铺设施工质量,一旦施工不当出现漏水现象将很难修补。

(三)压力管道的放样和安装

管床的开挖、砌筑以及支墩的现浇,都必须进行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准确地选出管线的弯点座标,再采用全站仪角度控制的方法进行施工放样。然后按标准的管床设计进行施工。它包括2个侧墙和2条踏步和支墩位置,标准横断面即侧墙-踏步-支墩-踏步-侧墙。行车采用φ10钢管制作,结构形式象桁架式。在行车上安装2个起吊力为1t的神仙葫芦和牵引挂钩。

当斜坡上第一节压力管安装好,就可浇筑厂后1#镇墩,当镇墩强度基本达到时在镇墩上安装一台牵引力为5t的卷扬机,压力前池进水室内安装固定的法轮。最后安装行车和牵引钢丝绳。主体工程完工后,机组调试阶段,压力管道充水;若水机层上游墙个别地方出现渗水现象,应采用钻孔压力固结灌浆,用高压灌浆机将施工冷缝及其他孔隙用环氧树脂、聚胺脂等柔性材料灌注填充密实,固结灌浆,以达到不渗水为止,形成密不透水的砼防渗体。

结语

综上,小型水电站的投资兴建蒸蒸日上,业主对小型水电站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降低成本,按期完工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田忠义.浅议小型水电站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西北水力发电.2006(04)

[2]韦康健.小型水电站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J].农村电气化.2007(01)

[3]柳必龙.浅析小型水电站设备技术改造方案的选定[J].装备制造.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