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消毒剂杀菌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消毒剂杀菌效果研究

刘蓉靳莹莹

刘蓉靳莹莹

(0141本溪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生测室辽宁本溪)

【摘要】通过对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剂抑菌作用的比较实验,确定了过氧乙酸为实验室抑菌效果较好的消毒剂。实验结果显示,用含0.03%过氧乙酸消毒剂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1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min,杀菌率为100%。

【关键词】消毒剂;过氧乙酸;抑菌效果;台面消毒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效果及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在进行检验药品的微生物实验室中,消毒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环境中微生物数量的控制,可防止样品污染,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目前消毒剂的种类很多,有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和酚类消毒剂等[1-2],但各类消毒剂杀菌能力各不相同,本文对实验室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实验室选用有效的消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1.1材料

1.1.1消毒剂过氧乙酸、甲酚皂、新洁尔灭

1.1.2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1.1.3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营养琼脂固体培养基(北京三药)灭菌20min

1.1.4试剂5g/L的硫代硫酸钠、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

1.1.5牛津杯不锈钢(柱内径(6±0.1)mm,外径(8±0.1)mm,高(10±0.1)mm)

1.2方法

1.2.1菌悬液的培养将活化好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接种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24h,使菌体浓度为107cfu/ml。

1.2.2抑菌试验

本试验采用杯碟法。首先在培养皿内倒入营养琼脂固体培养基作为底层,凝固后再在平板中倒入5ml加有0.1ml菌悬液的营养琼脂固体培养基,待凝后在其上等距离分散地轻轻放上无菌牛津杯,在杯内分别注入消毒剂,37℃下培养24h后用卡尺测定抑菌圈直径,每组做3个平行实验,取其平均值。

1.2.3中和剂选择试验[3]

配制5g/L的硫代硫酸钠中和剂,分组进行中和剂选择试验。

1.2.4悬液定量杀灭试验[4]

取0.5ml菌悬液分别加入4.5ml不同浓度的消毒剂(阴性对照为磷酸盐缓冲液),混匀,作用至规定时间,然后取0.5ml混合液,加入4.5ml中和剂中和10min,取样液进行活菌计数,计算杀灭率,每组做3个平行实验。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消毒剂的抑菌作用

3种常用消毒剂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消毒剂的抑菌效果

注:试验温度为37℃,用含2.5%过氧乙酸对不同菌悬液作用10min,结果为3次试验的平均值由表可知,第1组、第2组和第6组不长菌,第3~5组组间菌落数接近,相差不超过10%,说明硫代硫酸钠可有效中和过氧乙酸且所用浓度合适。

2.3悬液定量杀灭试验结果[5]

采用定量悬液法对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见表3。

表3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

注:试验温度为37℃,杀菌率为3次试验的平均值

由表可知,当过氧乙酸的浓度大于或等于2%时,作用时间大于或等于5分钟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均为100%;作用时间大于10分钟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率为100%。

结论

本文对实验室常用消毒剂的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最好。此外,由于消毒剂使用以及微生物遗传物质本身的特性及其变异性,导致细菌对特定的消毒剂和其他化学疗剂产生了越来越强的抵抗性。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时,应科学、合理、有效使用,以减少消毒剂抗性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戴彦榛.消毒药物的合理选择与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2,2(4):500-504.

[2]张宏顺.常用消毒剂的中毒及处理[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3,16(3):3-4.

[3]谢明杰,陆敏,邹翠霞,等.大豆异黄酮的抑菌作用[J].大豆科学,2004,2:101-105.

[4]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一分册—实验技术规范[M].3版.1991:11.

[5]袁洽劻.实用消毒灭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56.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