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免疫规划管理创新措施的探讨

/ 2

张家港市免疫规划管理创新措施的探讨

杜国明邹艳沈艳陆明霞

杜国明邹艳沈艳陆明霞(江苏省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张家港215600)

近年来,张家港市以控制免疫规划针对疾病为目标,全面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实现以镇为单位全覆盖;大力推广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筑牢免疫屏障;积极调整疫苗免疫规划策略,提高疫苗接种率;建立预防接种智能化服务模式,实现数字化管理;强化落实消除麻疹防控措施,力争实现目标。2011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荣获苏州市卫生局表彰的“单项先进奖”。突出抓好了以下措施:

1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升服务档次

2007年以来,张家港市全面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2011年底全市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以镇为单位实现了全覆盖,全面提升了预防接种服务档次。一是统一标准,加快推进。张家港市卫生局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计免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苏州市流动儿童计免点达标创建活动和新一轮规范化门诊建设的通知》和《张家港市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统一了门诊建设规范,明确了表彰奖励措施。二是以点带面,提高认识。南丰镇率先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2008年8月,市卫生局在该镇召开了全市免疫规划接种点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市级层面优化了建设方案,在镇级层面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全面加快数字化门诊建设步伐。三是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各镇按照“大一点、好一点、方便一点”的原则,重点在提高数字化程度、合理内部布局、优化服务流程上狠下功夫。镇区门诊和日接种人数超过200人次的接种门诊房屋面积要达250m2以上,街道办事处门诊房屋面积须达200m2以上。镇区和有条件的街道办事处门诊增设排队叫号系统和大屏幕电子显示屏。四是强化指导,关注进展。预防接种点图纸须由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审核,确定最佳方案;施工中市疾控中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确保新建预防接种门诊高标准建设。

2大力推广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筑牢免疫屏障

张家港市自2007年初普及成人乙肝疫苗接种以来,至2011年底累计接种73.3万人次。按2006年全市乙肝调查两对半全部阴性37%的比例计算,接种率达到了86%以上。一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群众参与主动性。市疾控中心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站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全市各镇(区)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向群众宣传乙肝防治知识和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提高群众自觉参与乙肝疫苗接种的意识。同时对全市从事乙肝疫苗接种的218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发放免疫接种上岗证。二是创新工作机制,保障免费接种经费。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的16~60岁人群。将乙肝疫苗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市民凭IC卡免费注射乙肝疫苗,费用由市合作医疗结算中心承担80%,各镇(区)财政承担20%;同样,乙肝疫苗也纳入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对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市民可通过医保IC卡实行实时结报。三是强化督导考核,确保接种安全和数量。由于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涉及大量人群,必须相应增加临时预防接种室。市疾控中心及时印发了《张家港市临时预防接种室基本要求》,对需设立临时预防接种室的申报程序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在各镇(区)原有冷链设备的基础上,免费配送陈列柜和冰箱,专门配备冷链车运送乙肝疫苗到临时预防接种室,所有疫苗统一由市疾控中心调拨。市疾控中心、各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开设的临时预防接种室做好蹲点和巡回指导,确保规范、安全和有序开展接种。将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列入对各镇(区)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疗单位的重要考核内容,使成人乙肝疫苗接种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筑牢了全市乙肝免疫屏障。

3积极调整疫苗免疫规划策略,提高疫苗接种率

针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部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偏低的问题,张家港市积极调整疫苗免疫规划策略,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有了显著提高。一是调整学生接种疫苗程序,提高在园在校学生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针对流脑A+C疫苗第二针、白破疫苗、脊灰疫苗加强接种率偏低的情况,督促各镇(区)及时将学校接种记录补录入电脑,同时对生物制品接种计划及时进行了调整,要求所有疫苗接种均在预防接种门诊实施,不得到学校接种,接种记录及时录入电脑。为提高疫苗及时接种率,调整流脑A+C疫苗第二针、白破疫苗、脊灰疫苗加强为门诊满年龄常规接种,为减少疫苗损耗,白破疫苗每月安排1~2天接种。二是调整婴幼儿接种疫苗程序,提高婴幼儿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针对满月龄时有两种及以上疫苗分开接种造成及时接种率偏低的情况(如A群流脑苗、乙脑苗、甲肝苗、百白破加强),采取6月龄A群流脑苗与第三针乙肝苗、8月龄麻苗与乙脑苗同时接种,18月龄儿童甲肝疫苗与麻腮风疫苗同时接种,间隔半月后接种百白破疫苗。三是强化预约未种儿童管理,提高预约未种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对未按预约接种日期接种的儿童,要求及时电话取得联系,家长遗忘的及时通知补种,流出本地的流动儿童及时做迁出处理。为防止出现随意将儿童迁出以提高接种率的情况发生,在市级层面每月对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督导,对门诊近期迁出的对象实施电话抽查核实,并将状态符合率列入考核范畴。

4建立预防接种智能化服务模式,实现数字化管理

张家港市对全市预防接种冷链系统(包括冷藏疫苗库、冷藏运输车、冰箱和冰柜)安装温度传感器,建立冷链仓储环境监管;对全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安装监控系统,加强接种现场监管;对全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安装短信平台,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对市疾控中心冷藏疫苗库实现疫苗进出库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便利;2012年全市安装排队叫号系统的预防接种门诊将达50%以上,并对全市所有预防接种信息(包括疫苗运输、管理信息)与市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实时共享。

5强化落实消除麻疹防控措施,力争实现目标

2012年初,张家港市卫生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消除麻疹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落实防控措施。对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将接种任务下达各镇(区),并将麻疹疫苗重点人群免费接种纳入对各镇(区)的考核范围;加强院内感染防控,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发热及出诊病人就诊应首先考虑麻疹可能,使用单独诊室开展诊治,避免医院内感染麻疹和播散疫情,同时对医院加强指导与督促,确保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强化落实麻疹防控措施,力争实现“2012年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且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的目标。

张家港市将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创新工作举措,健全长效机制,完善保障制度,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