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之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我国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之探讨

张昕

中国建设银行牡丹江分行信用卡部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不仅是我国银行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的需要,而且是适应我国企业直接融资发展较快和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的必然选择。个人金融业务不仅能为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还能为银行自身带来稳定的收入。面对我国个人金融业务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但极具潜力的局面,银行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个人客户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对策,把个人金融业务当作主要业务来加以发展。

关键词: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探讨

前言: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根据协议,中国一旦正式加入WTO,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外汇业务,取消地域和服务对象限制;外资银行在两年内将获准经营对公司的人民币业务,在5年内将获准经营对居民个人的人民币零售业务。这无疑将给我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1]。

1.个人金融业务

1.1个人金融业务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个人金融业务,是指以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总称。从其经营活动来看,个人金融业务不仅具有业务成长性好、业务活动涉及范围广、客户数量稳中有升、业务量日益增长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业务对象分散、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稳定、与市场状况的依存度相对较低的特性。因此,国外银行尤其是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的银行都极为重视个人金融业务的开发和经营。

1.2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历程

纵观发达国家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历程,不难发现其个人金融业务虽然起步较早,但真正快速的发展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经济金融状况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各国的金融市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较快,各国企业的资金筹措逐渐由过多地依赖从银行借入的间接融资型转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从金融市场筹集的直接型,使得资本市场的资金调度成为企业融资的中心,而银行借款则只是作为一种对直接金融的补充。在这样一个金融变革的过程中,以传统存贷款为中心的银行业功能正逐步呈低下的趋势,银行业的功能不再仅仅是从前单纯的存贷款中介,而是提供范围广泛的各类服务的金融服务业,或者说是一种帮助进行资产风险控制的风险控制业、资产经营业,这是一种巨大的变化[2]。这种变化迫使银行努力探索新领域、开发新产品。开拓个人金融方面的业务,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讲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领域,也是发挥自己网点网络优势的主要领域。另一方面,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中心的科技产业迅猛发展并改变着世界,也促进和加强了金融领域的改革。高速通信网络和运算速度极快的个人电脑等使消费者个人水准的信息通讯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瞬间完成双向信息情报交流,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以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了。这场技术革命,使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的金融服务具备了操作技术的可行性。因此,各银行纷纷开设网络银行业务、电话银行业务、安装ATM机等,在银行和广大个人客户之间架起了桥梁并通过它们向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在这两方面主要原因的促动下,发达国家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措施

2.1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

近年来,各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较快,很重要的原因是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个人金融业务的对象——个人客户多而且分散,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高速、快捷、安全、可靠的个人通讯系统的支持,个人金融业务的开展是相当困难且成本较大的,这必然会降低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正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为银行拓宽个人金融业务服务渠道提供了全新的手段,银行的电话服务中心和网上银行正在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功用。电话银行所提供的电话服务通过声音而非面对面的形式来处理业务,不仅使个人客户享受了快捷、方便的服务,而且没有任何抵触感;网上银行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所带来的便利,而且大大拓展了业务空间,使银行更容易吸收新客户和挽留旧客户;可视电话使个人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ATM机的普遍安装也大大方便了个人客户[3]。可以说,现代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所采用的渠道完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

2.2服务质量的高低是经营个人金融业务成败的关键

银行服务的核心是维护和加深与顾客的联系,这就要求银行必须不断创造与顾客保持和发展牢固关系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在机制。个人金融业务由于其面对着的是众多有关不同需求、不同背景的个人客户,其保持和发展与顾客牢固关系的难度亦较大。为了保持和发展与顾客的牢固关系,促进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国外发展个人金融业务较为成功的银行,不仅仅十分重视个人客户的需要并不断调整自身,而且还注重研究客户需要背后更广泛和复杂的各种变量因素,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质量的、多样化的、特定的服务满足顾客多层次的需要,使自己在多重关系的互动中获得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以日本朝日银行为例,日本朝日银行充分把握住每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阶段,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需求这一特点,针对顾客不同的年龄阶层、不同生活需求,开发出了相应的金融产品,在就职、结婚、购房、生儿育女、子女教育、工作转职、搬家、资产形成、资产运用、退职后的支援等多方面推出了相应的商品和服务,使个人客户一生中都能得到朝日银行的金融支持,并且在顾客和银行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稳定的、长期的联系,大大提升了朝日银行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使朝日银行在日本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中居于领先地位。

2.3个人信息管理是做好个人金融业务的保证

个人金融业务是面向个人客户的业务,如果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个人客户的真实情况,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是很大的。因为在个人金融业务中,银行不仅要承担一般的经营风险,而且还要承担变化多端、信息散乱的个人信用风险。因此,国外银行在开展个人金融业务时,都十分重视个人信息管理工作。个人金融信息作为个人金融活动资料的综合反映,不仅涉及到了个人在金融活动中的个人资料、全部账户及交易、信用风险等信息,而且还涉及储蓄、信用卡、消费信贷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个人金融信息的组织结构一般是有一个客户号码唯一对应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以此来确定和识别一个客户。客户号码将客户的有关资料信息、账户、交易及风险信息联系起来,不仅要全面反映客户的金融活动情况,并根据已有的个人金融信息对客户的信息和风险进行合理的动态评估为合理评估个人资信提供依据,而且要为分析零售业务市场,完成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3.结语

伴随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企业融资体制的改变和电子技术在银行业务活动中的不断渗透以及改革开放后广大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大大提高,我国银行也陆续推出了一些个人金融业务。有存款业务,除了传统品种外,还开设了自动转存、存本取息、通知存款、支票账户存款以及提供存款证明书等;也有贷款业务来看,如信用卡透支贷款、典当贷款、存单抵押贷款等;还有个人中间业务。上述业务的开展,表明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起步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满仓.论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拓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2):336-337.

[2]杨天健.香港银行业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借鉴[J].中国城市金融,2002(2):26-27.

[3]何宜庆等.混业经营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新构想[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