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奥会冰雪项目校园后备人才队伍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3

2022年冬奥会冰雪项目校园后备人才队伍培养研究

何丽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体育人才队伍是体育赛事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备战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关键性问题。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等多方共同的责任,但学校体育作为竞技体育的源头和根基以及增强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场所,学校体育在冬奥会后备人才队伍培育上至关重要。又由于我国东北三省有天然的地域环境等优势,是我国冰雪运动的主要基地,且校园冰雪项目已经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因此,本文以我国冬奥会为契机,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校园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我国东北地区校园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东北地区校园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案,以期为我国冬奥会的到来做准备。

关键词:冬奥会;冰雪项目;校园后备人才;培养

1.前言

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功申办了2022年冬奥会,首都北京,这座东方文明古都,将成为全球首个夏季、冬季奥运会皆举办的城市,这是中华民族的无上荣耀。习近平十分关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百忙中的他,在申奥成功后的短短7个多月内竟5次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发声,足见他的重视程度。北京能够申办成功,不仅是全世界对中国体育能力的认可,更加体现了国家形象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特别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冰雪运动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冰雪运动有利于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文化需求、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次冬奥会的竞技成绩也将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由于冰雪运动受气候影响在我国是项小众的项目,要想与冰雪强国相媲美,就要在为期6年的筹备中审时度势,把重点培养目光放在冰雪项目开建较好的东北地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等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以“冬奥会”、“校园冰雪项目”“人才培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60余篇,对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并结合我国冬奥会的背景,对我国东北地区校园开展冰雪运动项目的意义和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全面的剖析,找出校园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着力为校园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优化性建议。

2.东北地区校园冰雪项目开展的意义

2.1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据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体育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李鸿江介绍,我国青少年体质已连续25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降,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眼孩子数量急剧增长。在每年大学开学的军训中,不少学生晕倒,使军训变成了“警训”。鉴于此,全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已迫在眉睫,而在各级各类学校普及冰雪知识、开展冰雪运动,无疑是最现实的一剂良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冰雪运动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它有其惊险、娱乐、健身、休闲等特点,能够展示体育的魅力。学生是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通过开展冰雪运动,让他们领略冰上的乐趣和滑雪的情趣,特别是在惊险中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磨练他们的意志,这是其他体育项目无法代替的。学生如果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过几次冰雪运动的经历,会促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具有勇敢的进取精神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顽强意志。

2.2培养冰雪项目人才,助力2022年冬奥会

有利于培养竞技冰雪运动的后备人才。经过调查发现,在近几届冬奥会上,美、欧、日、韩等是冰雪竞技项目的奖牌得主,80%以上来自大专院校的在校学生。我国是传统冰雪强国,无论是参赛人数、整体实力、竞技水平、都与之差距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冰雪竞技项目后背力量不足、优秀人才奇缺,致使我国滑雪运动成绩难以提高。因此,在各级各类学校普及冰雪运动,创造更多、更好、更近的训练条件,使青少年走出校门,系统培训、选拔尖兵,无疑对培养竞技冰雪的后背人才大有益处。同时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的冬奥会储蓄后备人才。我们深知,这次冬奥会的竞技成绩也将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由于冰雪运动受气候影响在我国是项小众的项目,要想与冰雪强国相媲美,就要在为期6年的筹备中审时度势,把重点培养目光放在冰雪项目开建较好的东北地区,为2022年冬奥会助力。

2.3冰雪项目能丰富校园体育生活,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学生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仅能够影响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生活习惯、体育健身意识等等,还对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具有重大影响意义。冰雪运动本身是东北地区的特色体育运动,东北地区学校开设冰雪运动项目,一方面能很好的丰富高校体育文化生活,使得大学生都能参与到冰雪运动项目中去,感受东北冰雪文化,认同东北冰雪文化。另一方面,冰雪运动项目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校园文化,提高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此外,各级各类学校可以开设冰雪运动课程、第二兴趣课堂、运动比赛等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进而更好的去促进学生的发展。

2.4推动大众冰雪项目的普及

校园冰雪运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推动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集聚地,加之,冰雪运动是大众健身的重要内容,已逐步被群众所认可和接受。尤其在东北地区开展冰雪运动,为打造“冰雪运动”重点示范区,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随着高科技仿真四季冰场的出现,为冰雪运动项目的普及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因此,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也如其它运动项目一样,要从娃娃抓起。

3.东北地区校园冰雪项目开展面临的问题

3.1冰雪项目地位不高,后备人才数量不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相对其他应试科目来说,是处于次要位置的,不受学校重视的。再加上冰雪项目自身的特点,危险系数高且运动技能掌握较难,出成绩不明显等特征,致使冰雪项目在东北地区的各大中小学地位不高,因此冰雪项目培养出的后备人才也是少之又少。东北地区作为冰雪项目开展的主要基地,其项目地位不高的情现状下,可想而知在其他地区该项目在学校所处的地位也是不容乐观的。学校作为后备人才的主要集聚地,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

3.2项目资金紧张,场地设施配备不足

场地设施配备齐全是有效开展该项目的基础性条件。对于冰雪项目而言不仅需要的是运动项目所需要的必备器材冰刀、场地等,而且对于配备设施的要求也是非常的高。例如场地维护,浇筑冰面的水、电等。而且受气候的影响学校除了冬天可以减少一定的成本外,其它季节要开展冰雪项目则需要借助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完善场地设施。这会是学校一笔很大的支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学校在场地设施的建设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限制冰雪项目顺利开展的最主要原因。

3.3师资力量薄弱

冰雪项目因本身的项目特点对各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又作为一项小众项目,培养的教师和教练员也是相对有限的,不能满足各大中小学对专业教师的需求。另外从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而言也是不容乐观的,教师的技术能力普遍不高,很少有专业冰雪运动员的教师,绝大多数没有受过冰雪技能系统的训练。在理论方面,有调查显示,有50%的教练员的理论水平偏低,这方面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学生技能的学习,阻碍了冰雪项目的发展。

4.校园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4.1贯彻落实“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计划”,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

2022年冬奥会的助推,冰雪项目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政策的出台为冰雪项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着重重视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这就要求学校方面要更好的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敢于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从上至下推动冰雪项目进校园,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着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与政策,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于冰雪项目,形成大批冰雪项目爱好者,为冬奥会挖掘和培养有能力的后备人才。

4.2加强校园冰雪项目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的建设

冰雪项目师资队伍建设是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要想培育出优秀的冰雪运动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师资,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必须加强冰雪项目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薪聘请专业的教练员,弥补专业教师需求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要多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促进体育教师与教练员间的学习交流,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共同努力为国家储蓄有潜力有能力的冰雪项目后备人才。

4.3重点培养冰雪项目重点学校后备人才,营造冰雪运动氛围

冰雪项目在东北三省校园内开展的相对比较好,已经拥有了比较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要大力培养东北地区的后备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东北地区冰雪项开展较好的学校,营造良好的冰雪运动氛围,为培养更多的后备储蓄人员做贡献。同时还要以优促劣,带动整个冰雪运动的发展与普及。

4.4加大对校园冰雪项目开展的资金投入,加大冰雪项目场地建设

资金问题是限制校园冰雪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发展好冰雪项目政府必须加大对校园冰雪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同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采用政企结合、政企校结合等多种模式,加大冰雪项目场地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场地合理配置资源,节俭成本,确保校园冰雪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4.5增加青少年冰雪项目体育赛事,为冬奥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助力

冰雪体育赛事是普及冰雪项目和挑选优秀冰雪运动员的重要手段。因此,增加青少年冰雪项目体育赛事是有必要的。冰雪项目赛事的开展可以通过借鉴校园足球的经验,广泛开展校园冰雪项目四级联赛,逐级培育冬奥会后备人才。同时各大中小学可以开展更多的冰雪活动,以提升冰雪项目的吸引力,促进冰雪项目的发展。

5.结论

东北地区校园冰雪项目的发展对我国冬奥会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相对于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国家要重点重视东北地区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从上至下推动冰雪项目进校园,充分挖掘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到冰雪体育赛事之中;加强校园冰雪项目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的建设;重点培养冰雪项目重点学校后备人才,营造冰雪运动氛围;加大对校园冰雪项目开展的资金投入,加大冰雪项目场地建设;增加青少年冰雪项目体育赛事,为冬奥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余闯.冰雪运动进校园,咋普及咋提高[N].中国教育报,2018-05-11(008).

[2]傅潇雯.北京冰雪运动进校园持续升温[N].中国体育报,2018-01-15(011).

[3]姬忠飞,孙月.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策略之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2):1106-1108.

[4]陈晓桐.浅谈冬奥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与奥林匹克教育的结合意义[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5):115-116+119.

[5]王江鹤.冰雪运动进校园之青少年冬奥项目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探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2017科技冬奥论坛暨体育科技产品展示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2017:2.

[6]向长青.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我国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2017科技冬奥论坛暨体育科技产品展示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2017:2.

[7]姚大为,于秋芬,王诚民,徐龙.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3):161-163.

[8]马毅,吕晶红.我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体育科学,2016,36(04):3-10.

[9]罗雪.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5(04):1-4.

[10]林艳冰.哈尔滨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作者简介:何丽(1994.8—),女,江西省新余人,武汉市洪山区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