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的防范与护理对策探讨

/ 2

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的防范与护理对策探讨

周冬菊廖琼芬

周冬菊廖琼芬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妇幼保健院4456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的防范与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正常分娩产妇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200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给予基础护理、会阴护理以及心理、饮食、排泄等方面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产后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以及产妇的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0.5%和9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0%和72.5%),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在给予产妇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会阴伤口感染发生率,且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对产后分娩后的恢复也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会阴伤口感染;防范;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D7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313-01本文就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正常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的防范于护理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正常分娩产妇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阴道分娩,且分娩中采用会阴侧切或发生会阴裂伤的情况。产妇均未发生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情况。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200例。

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1岁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3.4)岁。胎龄在36周到41周之间,平均(38.2±1.1)周;体重在49kg-64kg之间,平均(57.5±4.5)kg。

观察组产妇的年龄在21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8±3.6)岁。胎龄在36周到42周之间,平均(38.3±1.4)周;体重在50kg-66kg之间,平均(58.1±4.3)kg。

两组产妇在年龄、胎龄、体重、分娩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产后给予50℃左右的温开水对会阴部做擦洗,每天两次,并嘱咐产妇在大小便后及时对产褥垫进行更换。

观察组则给予基础护理、会阴护理、排泄护理以及心理、饮食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

基础护理:产前对产妇进行详细查体,根据其健康状态制定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产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定期监测,根据其主诉进行检查,定期对伤口及周围的皮肤消毒换药,检查伤口。指导其采用合适的体位(健侧卧位),一要减少伤口压迫,二要避免因恶露对伤口造成污染。保持病房、病床等的干净舒适,告知其勤换内裤,少量运动,促进伤口愈合。

会阴护理和排泄护理。保持会阴部的干燥清洁,定期为产妇更换消毒会阴垫。保证排尿和排便的顺畅,做好便后的清洁,以0.5%碘伏或者温水定期冲洗会阴,。如果产妇合并便秘等可给予缓泻剂,小便不畅则可给予导尿处理,对发生会阴切口感染的产妇要更具伤口感染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护理,仅红肿硬的伤口,消毒后给予50%硫酸镁热敷和红外线照射,每天两次,每次30min;对合并压痛甚至有窦道脓性分泌物的产妇,进行积极的伤口引流和药物治疗,合并伤口全层裂开的产妇,给予Ⅱ期缝合。

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针对发生会阴切口感染的产妇,要积极交流,引导其树立正确对待感染的态度,告知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护理配合度。同时加强产妇的营养,鼓励多进食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提高免疫力,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计算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发生率(将产后会阴切口处存在红肿热痛、伴有发热症状,体温>38℃或者针孔存在脓性分泌物溢出情况可认为发生会阴切口感染[1])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调查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分十分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0.5%和9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0%和72.5%),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产妇会阴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会阴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50)1(0.5)197(98.5)

对照组(50)6(3.0)145(72.5)

3讨论

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常会实施会阴切开的手术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但因会阴的解剖学位置相对特殊,且产妇在分娩后的抵抗力降低[2-4],常会受恶露黏附或者因肛门和尿道的细菌等的干扰造成切口感染的情况,影响产妇的恢复。

本文比较了产后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降低会阴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可见经综合护理后,产妇的会阴切口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对会阴部和排泄后的护理,能有效避免细菌感染,而通过查体并制定预防性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给予个性化处理,防患于未然,心理护理和营养护理则都从产妇自身的角度改善心理因素和不良身体条件对其的影响[5]。同时,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也得到大大提高,有利于产妇分娩后的恢复。

参考文献:[1]李远真.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的防范与护理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6(23):136-137.[2]何玉宁,张鸿慧,刘乔平.产后会阴伤口2种处理方法疗效观察[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3):178-179.[3]卢琼芳,谭惠连.产后会阴水肿局部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6):721-722.[4]庞建红.产后会阴伤口应用红外线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274-276.[5]诸英,陆瑞光,史骁梁.温开水清洁与常规消毒产后会阴伤口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