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分析

孙善军

孙善军(黄陵矿业集团二号煤矿)

摘要:根据陕北煤层的埋藏特点,结合黄陵二号煤矿地质构造特征、煤层赋存条件、资源状况,对技术经济指标、安全可靠程度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依靠科技进步,分析黄陵二号煤矿“中厚煤层”的开采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

关键词:中厚煤层采全高分层开采

1矿井概况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是一座设计年产量1000万吨的特大型矿井,一期申报年产量700万吨,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双龙镇境内,该矿井属侏罗纪中统延安组煤田,井田内单一的可采2#煤层厚度2.5-6m,平均厚度3.6m,煤层倾角1°-5°,为近水平煤层,煤质坚硬,地质及水文地质结构简单。本矿井开凿5条井筒,采用斜井单一水平开拓,共分八个盘区,主采一盘区位于井田中央,开拓布局优化,主要巷道均布在煤层中,大巷与井筒相连,不设井底车场,不掘盘区巷道,盘区巷道由中央大巷代替,回采工作面沿大巷两侧条带式布置。

2中厚煤层开采方法

从当前我国多数煤炭企业的开采技术上来看,在中厚煤层开采方法上可分为三种:①采取放顶煤开采方法,但对于厚度只有3.6m的煤层来说,放顶煤开采不是最佳的方法,在本省使用的并不普通;②近年刚发展起来的“大采高”开采技术,指3.0~4.5m的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技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③传统式的开采方法,人工假顶、注浆、铺网、洒水分层开采。针对黄陵二号煤矿2#层煤的赋存情况和地质条件,从实际情况来看,采取“人工假顶、铺网、洒水”、小分层(采高2.0m)开采厚煤层的方法还是易行的,但从经济、效益、技术、安全比较来看,显然是“弊”大于“利”,经济技术都不甚合理,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显然与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是相违背的。选择“大采高”实行一次采全高的方法开采中厚煤层,通过黄陵二号煤矿试采面一年多的实践表明,“大采高”开采技术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

在近水平中厚煤层中推行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关键在支架选型上,液压支架很明显地向两柱掩护式支架发展,采用两柱式支架,一次采全高时,从顶板管理分析,顶板来压时,有效水平分力推向煤壁方向,它使工作面空间的拉应力区转换成压应力区,有效保持了顶板的稳定,控制顶板的断裂和垮落。两柱式支架不仅可缩小控顶距,而且可减小支架对顶板反复支撑和破坏次数,有效地限制采场运动。

3“采全高”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3.1技术特点在中厚煤层开采中,“采全高”开采较分层开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有:①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煤炭资源;②煤层掘进量小,掘进费用低,有效缓和采掘关系;③减少回采工作面搬家次数,节省了设备搬迁安装的工作量和费用;④回采工作面单产较普通开采量可提高1~3倍;⑤提高煤炭块煤率,增加煤炭售价;⑥较分层开采减少铺网和注黄泥浆工序,节约材料及巷道维修费用;⑦有利于矿井集中生产,实现减面、减人、提效的目标;⑧减少运输、通风环节,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比普通采煤方法工效提高2~4倍,吨煤成本降低8~15元。

3.2经济效益分析黄陵二号煤矿煤层厚度2.5~6.0m,平均厚3.6m,按分层开采,以分层2.0m为准,要分2个分层,以此对“采全高”和“分层开采”的各种费用计算比较如下:

3.2.1工作面产量。

采全高:A1=v1M1L1ρc1

分层采:A2=v2M2L2ρc2

式中:v1、v2———工作面推进速度,可视为近似相等;

L1、L2———工作面长度,m,相同(以同一个面比较);

ρ———煤的视密度,t/m3;

c1、c2———工作面回采率,据测定,c1略高于c2,该文计算中按近似相同处理;

M1、M2———采高,m,因为,M1≥2M2,因此可得A1≥2A2。

3.2.2掘进工作量。按同一个工作面布局,“采全高”与“分层开采”掘进工程量分别为l1、l2。

则l1=0.5l2,掘进工程量减少一半。

3.2.3吨煤材料费。

F1为“采全高”吨煤材料费,

F2为“分层采”吨煤材料费,

设所投入材料费分别为S1,S2。

则:F1=S1/A1,

F2=S1/A2,

因产量A1≥2A2,所以F1≤2F2。

分层开采中铺网、注黄泥浆、油脂和乳化液坑木等材料消耗都有所增加,增加费用用△F表示,

则:F1<<F2+△F

3.2.4吨煤电耗。2008年度黄陵二号煤矿上半年综合电耗7.32元/t。原煤电耗6.41元/t。“采全高”相当于一个分层开采电耗,“采全高”设备功率虽大一些,但总体的耗电还是小得多。

因此分层开采电耗:

D2=D1A1/A2。

D1为采全高吨煤电耗,元/t;

D2为分层开采吨煤电耗,元/t。

计算结果表明,“采全高”的电耗仅为“分层开采”电耗的1/2甚至还少。

3.2.5吨煤工资。

g1为“采全高”吨煤工资,

g2为“分层采”吨煤工资。

采全高”较“分层开采”不增人,产量却提高2倍以上,因此,g2=g1A1/A2,即“采全高”比“分层开采”吨煤工资减少一半以上,实现减人提效。

4“采全高”和“分层开采’优、缺点综合比较

“采全高”具有初期投资大、设备笨重、安装工作量大、煤尘大、回采率偏低、瓦斯相对涌出量大等缺点,但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分层开采是一种传统的中厚煤层开采方法。但成本高,工艺复杂,假如伪顶(底)铺设不好,后面的开采将难于管理,效率低,技术落后,安全性差等,这些弱点是难于克服的。

“采全高”开采和“分层开采”相比较,实现了合理集中生产、增产、减人、提效、降低成本的目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是中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乐亭.村庄压煤开采的技术途径[J].中国煤炭.1996(8).

[2]李剑,王忠义,张卫国.模糊数学在液压支架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