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探讨

赵凤华

吉林省通化市公墓管理处吉林通化134000

摘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在发展中完善,这也给信息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为了迎合市场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更加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但从目前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专业人员关注和解决。对此,就针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展开探讨,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点组成机构,是党和政府大力宣传的重点核心组成部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极其重要。经济的繁荣发展促使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制度上有了一定变革,这一重大举措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新的问题。如果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较大的问题,势必会给事业单位自身的利益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文章针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纰漏和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环节薄弱和认识上不够

档案管理给很多人造成的认识都是存在误区的,大多数都认为这是一项档案的保管工作,只要是档案不丢失、不损坏就完成了工作,岂不知这样想法只是片面的理解了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也是由于这样的错误想法使档案管理工作在单位中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自然对其的经费和人员的投入也必然不会充足,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其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这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领导及工作人员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很容易忽略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的发挥,也必然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

2、档案管理模式落后,水平较低

在很多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人员存在自身专业素质差、管理模式落后及变动频繁等情况,往往都是这些因素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并且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对于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也存在着严重的业务水平不高的情况,很多的基层事业单位根本没有对档案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因此没有成立独立的部门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档案人员也自然而然没有针对性的工作,从事的办公室工作也从档案的管理转移到了办公勤务类,逐渐成了办公室的勤杂工,这样情况也之直接导致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表面化,更加失去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档案管理陷入了混乱中。甚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还会出现错误归档、保管期的混乱情况,这些都阻碍了档案管理的发展。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事业档案管理工作,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自身所具有的专业技能不够熟悉,甚至于部分环节还存在着一定的盲区,由于这方面因素所产生的职业素质不达标所导致的资料遗失、受损,甚至于机密泄露的现象都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我国近几年来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开始对自身的人事制度进行一定的创新、改革,这直接导致部分没有经过严格考核人员开始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岗位上工作,再加上非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本身对于操作流程的不熟悉,并且自身档案管理意识较差,在某些是环节下甚至无法展开相应的工作,直接对于整个事业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4、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从本质方面来说,实际上无法充分的为事业单位本身带来直接的利益,并且档案工作单位自身的开展也较为繁复,这导致部分事业单位本身不愿意在该项工作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这样的思想意识之下,也就使得事业单位无法对于规章制度进行良好的完善,或者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力度不够充足,在上层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制度不重视的情况下,其相应的员工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散漫的现象,整个事业单位本身在这期间所呈现出的情况也就是停滞不前的状态。

二、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收集资料

要充分发挥档案收集工作的作用,首先就要规范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事业单位单位要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收集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记录,并指导各个部门按照规定的档案管理办法记录本部门的日常工作,并定时进行检查,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各种有效资料。通过这种规范的档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推动档案收集工作的进行。

2、完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单位要想在新的形势下承担起新时代给予的挑战,创造良好的发展局面,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在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寻求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

缺乏完善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科学、不规范,抑制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事业单位部门必须制定完善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例如,可以制定档案管理的检查制度、保密制度、归档制度、借阅制度等,档案检查制度是为了确保事业单位档案的准确、可靠,保密制度是为了保证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归档制度能够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归档依据,借阅制度是明确档案资料的借阅记录。但无论何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都是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因此,各项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原则,能够真正的对事业单位档案资料起到保护、保管的作用,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强档案的分类管理

在开展单位档案管理时,要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并且将档案分类作为关键性的工作来开展。档案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对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做好归档工作。档案分类管理一般会根据几个标准进行:(1)档案的内容;(2)建立档案时间;(3)档案实际情况等,根据这些对档案进行分类,可以实现档案的有效查询、资料的有效提取、信息的有效运用。同时还要注意一定,档案分类中相关人员,必须采用科学的分类方法,遵照严格规定来开展。

4、增加专业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养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潜能的发挥,关键的就是人才。因此要实现档案管理的发展,也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第一,要通过招聘等形式,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档案管理的工作队伍;第二,对目前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也要通过学习和经验累积,开拓思维和视野,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学会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应用其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档案的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本身对于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也开始持续不断的增长,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已经无法在切实有效的满足事业单位日益扩大的需求以及逐渐发展的管理模式。所以,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本身一定要持续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完善,跟上事业单位的发展脚步,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晶,张敏.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3,(23):266.

[2]崔景婷.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3,(03):6667.

[3]闻武.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2).

[4]程巧玲.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