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麻醉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急性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麻醉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急性痛的影响

刘冉祝胜美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麻醉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急性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择期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前静注氯化钠注射液,而观察组患者术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且两组患者均于术后48h内每隔12h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能够有效的减轻瑞芬太尼麻醉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的急性痛,增强术后的镇痛效果。

【关键词】帕瑞昔布钠;瑞芬太尼;下肢骨折;急性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055-01

瑞芬太尼广泛应用全身麻醉,其主要特点为强效镇痛作用、药效快、持续时间短、不存在蓄积等[1]。但是,应用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的患者在停药后容易发生急性痛。帕瑞昔布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能够有效的抑制前列腺素产生,进而降低有害刺激导致的外周及中枢敏化,是一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2]。本文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择期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麻醉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急性痛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择期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8~66岁,体重49~80kg,ASA为I-II级。所有患者于术前不得服用非甾体类镇痛药或阿片类镇痛药,既往无其他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间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

(1)开放患者的外周静脉通路,并监测其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2)麻醉诱导:0.05mg/kg的咪达唑仑、4~6μg/kg的芬太尼、2mg/kg的异丙嗪及0.2mg/kg的苯磺酸顺阿曲库铵,并对患者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3)术中持续静脉滴注0.1~0.3μg·kg-1·min-1的芬太尼、4~6mg·kg-1·min-1的丙泊酚,维持麻醉可追加苯磺酸顺阿曲库铵;(4)所有患者术后静脉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其中,对照组患者于术前静注10ml0.9%的氯化钠溶液(NS);观察组于术前静注40mg的帕瑞昔布钠(NS稀释至10ml);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每隔12h静注帕瑞昔布钠,直至48h截止。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1h、12h、24h、48h的VAS评分,其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则表示剧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

表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3.讨论

术后更好的镇痛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发生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瑞芬太尼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但在其停药后容易发生急性痛[3]。帕瑞昔布钠是一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能够产生镇痛及抗炎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术前预注射帕瑞昔布钠的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VAS评分,表明于手术前预注射帕瑞昔布钠能够起到超前的镇痛作用,减轻术后的急性痛。

总而言之,帕瑞昔布钠能够有效的减轻瑞芬太尼麻醉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的急性痛,增强术后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玲.帕瑞昔布钠对于瑞芬太尼麻醉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急性痛的作用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4(8):00250-00250.

[2]温锡交,梁艳丽,熊理锋,等.麻醉诱导前用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快通道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5):122-123.

[3]张伟,杜金娥.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2):1279-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