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双重造影

/ 2

膝关节双重造影

董占双

董占双(黑龙江省庆安县结核病防治所152400)

【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175-01

【关键词】膝关节双重造影

半月板系位于膝关节内的纤维软骨板,起着缓冲、支持、楔合的作用。半月板损伤最易受损的姿势是膝关节由屈曲向伸直位运动,同时伴旋转。膝关节在半屈位时,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都较松弛,关节不稳定,可发生内收外展和旋转活动,容易造成半月板损伤。膝半屈曲外展位,内侧半月板向膝关节中央和后侧移位,如同时股骨下端骤然内旋,半月板即被拉入股骨内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由于旋转力和挤压,都会使半月板破裂。当膝关节屈曲位和内收时,股骨猛力外旋,外侧半月板也会破裂,常见事故是由于跑步时改变方向所致。由于膝关节负重及活动度均作为垫片的半月板极易受损,常规X线检查,半月板不显影,在“MRI”“CT”等现代化检查手段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膝关节造影仍何其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将本人几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平片检查均为阴性。临床检查均有外伤史。有关节酸痛,行走不利等症状。其中关节内弹响33例,交锁现象24例。

1.2检查方法:平卧位,常现消毒,铺无菌巾,选好穿刺点(一般在髌骨中点平面的髌侧缘),皮内注射少量1%普鲁卡因后直接穿刺入关节腔内,如有积液则尽量抽尽(关节腔内可注入1%普鲁卡因1ml),然后注入60%康锐(Conray)或异泛影葡胺4~5ml,再注入氧气30~50ml(以膝关节膨胀起为度)。注射完毕拔外。消毒纱布覆盖穿刺孔。伸屈膝关节活动7~8次。摄片照各种观察目的,采用一定体位和X线投照角摄片。如作股胫关节造影,则观察侧在上,膝伸直约170度,先于皮肤画出胫骨平台上缘关节间隙。踝部加压牵引,固定好膝部,X线从水平方切过关节间隙摄片。每侧一般取中立位,内旋45度位及外旋45度位摄片。必要时加摄其他需观察部位的相应体位特殊系列X线片。

2结果

半月板显影良好36例,造影剂弥散差而显影不佳4例。其中阳性结果29例,阴性7例;阳性者中外侧半月板撕裂19例,内侧半月板撕裂10例,伴盘状半月板4例。

3讨论

每个膝关节都有内、外两个半月板。内侧半月板两端间距较大,呈“C”型,边缘与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深层相连;外侧半月板呈“O”形,中后1/3处有胭肌腱将半月板和关节囊隔开,形成一个间隙,外侧半月板与外侧副韧带是分开的。半月板具有使关节稳定,保护膝关节软骨的作用。而且能够使身体向下传达震荡,为膝关节内的缓冲装置。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以青壮年运动员、搬运工及矿工等为多见。左右膝发病大致相等;外侧半月板与内侧半月板发病之比约为2:1,与国外报道相反。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部略屈时,如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可分别引起内侧半月板或外侧半月板的破裂,出现膝关节的疼痛、弹响、绞锁等症状。

3.1进针角度:膝关节穿刺可自内或外侧膝眼进针,但以外侧较为顺利,进针角度以与股胫骨矢状面夹角小于45°为宜,因该些病例常伴有关节腔积液,关节囊肿胀导致髌下脂肪垫后移,若穿刺夹角大于45°,有可能致造影剂进入脂肪垫内,不能在关节腔内均匀弥散,呈片状致密影重迭,致造影失败。

3.2适应证和禁忌证临床检查未能明确的关节内病损,如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等。对已经确定膝关节内病损,其性质或确切部位不够明确者,宜施行造影作进一步研究。凡关节感染性疾患,关节内新鲜骨折和出血者不能做造影。膝关节造影的适应证选择和术中操作应十分注意无菌技术,由造影引起膝关节感染乃至病变时有所闻。髌上囊位置高内容积较大,与关节腔连通性好,故造影时自上向下的顺序加压结扎至关重要,若未结扎,使造影剂进入则将导致膝关节腔内造影剂过少而显影不佳。

3.3摄片角度:行多角度摄片时,射线角度务必对准膝关节腔,并平行于关节面,轻度的偏移或歪斜均将导致上下关节面重迭,半月板正常的三角形阴影变形,最终使诊断发生困难。我们体会膝关节的极度伸展,髌骨下缘的定位点,射线对股胫骨的垂直是显示成功的保证。

3.4腘肌腱阴影:腘肌腱自外侧副韧带下和外侧半月板中后1/3交界处的沟中通过,此腱由一个滑膜鞘和半月板分离。造影时,在外侧半月板后角处往往可显示为自外上向内下的沟状影,易误为半月板纵行撕裂,但该影特定的部位、光滑锐利的边缘应予注意并鉴别。

3.5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机率:据英国Wynnparry和Smillil教授统计,欧美人种中半月板撕裂以内侧多见,可达68.8%~71.4%,向本组病例显示外侧半月板撕裂19例,占65.5%,说明国人外侧半月板更易受损。国内文献报道,国人半月板解剖特征是外侧半月板宽径较内侧大,矢状径较欧美人大,且盘状半月板发生率高,故易受损,同时内侧半月板“C”形开口较大,附着于前后角口的韧带也较长,故损伤机会较少。以上解释与本结果相符,应予认同。

参考文献

[1]王世俊.膑骨软骨软化症的病因与治疗[J];安徽体育科技;1980年01期.

[2]沈天真;陈星荣.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X线诊断[J];上海医学;1980年07期.

[3]张大器;康学宽;陈向勇.习惯性髌骨脱位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198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