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住院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少数民族地区住院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1.沙玛雪梅12.顾晓凤1

1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615000

2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615000

【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以期对该类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548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与我院2017年体检中心参检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6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营养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的体质指数、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均明显降低。结论: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医护人员应针对肺结核患者的营养不良程度,尽早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关键词】肺结核营养不良

肺结核是一种营养不良相关性疾病,结核病与营养之间存在双向关系[1]。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都与营养不良有很大关联[2]。结核病可造成患者营养和体能的大量丢失,患者的身体往往“入不敷出”,蛋白质、热量、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可能处于负氮平衡,导致中度甚至重度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会进一步加重结核病情,导致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了解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以为肺结核患者的营养支持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尽管国内已有学者进行了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但是鲜有对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鉴于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彝族地区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以期为后续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48例:彝族351例(64.1%),汉族124例(22.6%),其他民族73例(13.3%);男340例(62%),女208例(38%);年龄16-78岁,平均(46±3.5)岁;初治肺结核患者男性168例(58.3%),女性120例(41.7%);复治肺结核患者男性164例(63.1%),女性96例(36.9%)。所有肺结核病例(包括初、复治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结核病分类法标准的肺结核患者[3]。均剔除心、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合并症;无糖尿病、肿瘤等营养相关性疾病。对照组为2017年在本院体检中心参检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644例:彝族313例(48.6%),汉族281例(43.6%),其他民族50例(7.8%);男性378例(58.7%),女性266例(41.3%);年龄21-78岁,平均(48±3.5)岁。

1.2研究方法

对收治肺结核患者住院3天内完成体重、身高测量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同时完成血清白蛋白(TP)、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等指标检测,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的检测指标。BMI的分度标准是根据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3年4月公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的标准确定[4]。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的评定是按《现代临床营养学》的标准[5]。评估指标见表1。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肺结核病人548例,男女性别比为1.63:1,年龄16-78岁,平均(46±3.5)岁。对照组644例,男女性别比为1.42:1,年龄21-78岁,平均(48±3.5)岁。两组人群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结核病人的营养状况

以监测指标评价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TC)、体重指数(BMI),总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8.8%、33.8%、68.8%、52.7%,平均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3.5%。见表2。

3讨论

营养不良是因为缺乏热量和蛋白质而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营养不良可导致新陈代谢异常于组织器官功能低下,并刺激传染免疫减弱或消失,促进了结核的发生和发展,表现为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不同程度功能紊乱。

本研究结果显示,结核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比较明显。说明结核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使患者体内蛋白质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灶修复功能下降,甚至扩散,所以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低蛋白血症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对治疗的影响,尽早进行营养支持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治疗,降低死亡率。548例结核病人按监测指标评定营养状况,平均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3.5%,若用单一指标评定最低检出率33.8%,可使一部分病员得不到及时营养支持而影响治疗。故必须多个指标联合才能综合评价。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凉山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占47.55%;少数民族人口占52.45%;其中:彝族人口占49.13%。结核病在凉山属高发疾病,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因此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机体抵抗力会相应增强,患病的概率也会减少。从资料上显示,结核患者大多数为少数民族患者,这与患者的经济基础大有关系,患者在经济收入低下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正常的饮食,因而导致抵抗力的下降,从而导致结核病的发生。又因为疾病的关系,导致蛋白质的过多消耗,低蛋白血症又使抗结核药物载体缺乏,药物有效浓度下降,影响药物疗效,容易造成耐药、机会性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迁延了病灶愈合和疾病复发,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多个指标联合评价,全面了解结核病的营养状态,重视结核病人营养支持,采用营养辅助治疗提高体内白蛋白水平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可望提高临床治愈率。

4结果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医护人员应针对肺结核患者的营养不良程度,尽早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建欣.内科护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2]张耘.低蛋白血症与肺结核临床转归的关系[J].传染病信息,2006,19(1):37.

[3]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国结核病分类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716-7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顾景范,杜寿玢,郭长江,主编.现代临床营养学[M].科学出版社,2009.434-436.

[6]王颖,宋锦平,冯萍.传染科护理手册[M].科学出版社,2011.

[7]吴光煜.传染病护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8]谭守勇,谢灿茂.营养不良与结核病的发病与治疗[J].中国防痨杂志,2004,26(2):110-113.

[9]刘新,张晨,刘继文,等.肺结核患者膳食营养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9):324-325.

[10]徐燕敏.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护理对策[J].浙江临床医学,2001,3(7):5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