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性异位性疼痛心肌梗塞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不典型性异位性疼痛心肌梗塞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阿依加玛丽·夏尼亚孜阿则古丽·阿卜杜拉

阿依加玛丽·夏尼亚孜阿则古丽·阿卜杜拉(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人民医院8482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283-01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颇高。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年轻人更高,而心肌梗死异位疼痛的病因、病情更加复杂,容易掩盖真相使人忽视,从而延误病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异位性病情观察观察及护理

2009-2011年我科收住近80例心肌梗塞患者,不典型异位性疼痛占20%。

一、一般资料

1性别与年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35-65之间

2职业国家干部占60%农民占40%

3异位疼痛部位:上腹痛及恶心呕吐者11例,咽痛、牙痛者3例,颈、肩及前臂手指痛者4例,头痛6例,头痛伴肢体偏瘫者1例,下肢疼痛者2例。

二、异位性疼痛症状

1胃肠道症状

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使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而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多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故心脏下壁梗塞时可产生上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患者可在休息时或可在夜间睡眠时突发腹部疼痛剧烈伴呕吐.且症状加剧,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2牙痛及咽喉部症状

当心肌缺血缺氧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心脏交感神经未梢引起心绞痛,疼痛不局限,可放射到咽部、下颌及牙齿,引起咽痛、下颌痛及牙痛,檄易被忽视。患者于清晨起床时,突觉牙痛.口腔科检察未发现阳性体征,但患者自觉症状阵发性加剧.且伴心前区不适。

3头痛及神经精神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表情淡漠、嗜睡、烦躁、短暂意识丧失,甚至肢体偏瘫、语言障碍等,主要是因为心肌梗死时心排出量显著减少或血压下降,引起急性脑部供血不足所致。患者自觉心前区不适,头痛厉害,后而突然面色苍白,口角歪斜,左肢体麻木、无力,大汗淋漓,脉搏细速,心律不齐。

4颈、肩、肢体疼痛

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心肌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多肽类等不能及时被血流带走,刺激心脏交感神经传人纤维,经神经元转换,传到大脑产生痛觉,痛觉可向相应脊髓段的脊神经分布的皮肤区域任何部位放射,心肌梗死患者除胸骨后疼痛外,亦可放射到颈、肩、两臂内侧及手指,甚至到下肢,引起相应部位疼痛。患者突感心慌、心前区剧烈疼痛,四肢冰冷,呼吸困难。

三、临床观察与护理

护士必须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变异的机理和临床表现,动态观察其变化。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降低心梗死亡率,起到积极作用。

1.经常巡视病房,要认真观察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对曾有心肌梗死病史和对不明原因的突发性上腹痛、咽痛、牙痛、颈、肩、肢体疼痛和头痛等,却伴有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症状,要认真观察疼痛性质,根据病史及体征进行分析,及早做心电图检查及血清酶测定.以及时协助确诊。应先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和护理,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2.及时解除疼痛:剧烈疼痛可使患者烦躁不安,从而加重心肌负担,易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破裂,故因尽快解除疼痛,常用药杜冷丁50-100mg肌注或杜非合剂。使患者对心肌梗死异位性疼痛的部位及表现有所了解.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治和护理。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实施心电监护,及早对症处理,如异位性疼痛剧烈,多提示为广泛性心肌梗死,应立即镇痛及高流量给氧,四肢厥冷及大汗淋漓易诱发心源性休克.应严密观察血压及尿量,对并发心律失常者,必须立即备齐急救药品及器材,随时抢救。

4.按医嘱及时准确的给予抗凝扩血管营养心肌的药物,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患者疼痛情况。

5.合理饮食

5.1清淡且富有营养,以改善机体,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应避免过量和刺激性食物,严禁烟洒,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进食大量脂肪,以免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

5.2限制热量摄人,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并逐步增加热能。

5.3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建议低盐饮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钠丧失过多,则不必过分限制钠盐,膳食中钠、钾、镁的摄入,应据病情随时调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d,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6~7次/d,100—150ml/次,若患者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病后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治疗,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少量多餐,保持胃肠道通畅,嘱咐病人排便时禁止用力,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再次梗塞或猝死。

6.恢复期:告知患者可先床上活动,在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注意以个体耐受力为主。

7.对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对无诱因引起的疼痛不能掉轻心,要及时就诊。做好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解除心里顾虑。发病7-10天内绝对卧床休息。

四、心理护理

1.保持情绪稳定,心肌梗死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应多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树立乐观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

医护人员应和蔼可亲,举止大方,使患者心情舒畅地接受治疗和护理;严禁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讲一些刺激性的语言。说话要有分寸,并应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不可将过喜、过悲的事情告知患者;

2.进入监护病房的患者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应将监护室内各种仪器在使用中出现的响声给患者详细介绍,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稳定情绪,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对盲目自信,不重视病情,过分乐观的心肌梗死患者,应反复讲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可能出现的有关合并症,以及在住院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劝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合理安排生活:对焦虑心理的患者.可采取放松疗法,如学习气功,使患者自如地应用放松疗法去应付恶性环境的刺激和内部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