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老年气管切开病人中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3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老年气管切开病人中的护理进展

田帅祁晓磊

田帅祁晓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摘要】目的: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危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满足危重病人的基本需要。方法: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3个方面,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关爱与尊重需要,对危重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不仅提高了危重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达到了因人施护的效果。结论:从护理角度实施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有效体现了护理活动的独立性、专业性,使危重病人得到良好的整体护理。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老年;气管切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116-02

【Abstract】Objective:theapplicationofmaslow'shierarchyofneedstheoryincriticallyillpatients,overallnursingtomeetthebasicneedsofcriticallyillpatients.Methods:fromthethreeaspectsofmaslow'shierarchyofneedstheory,namelythephysiologicalneeds,securityneeds,careandrespecttheneed,thecorrespondingnursingmeasuresforcriticallyillpatients.Results:applicationofmaslow'shierarchyofneedstheorynotonly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criticallyillpatients,butalsoenrichedtheconnotationofholisticnursingcare,achievedtheeffectofthenursingforpeople.Conclusion:theimplementationofmaslow'shierarchyofneedstheoryfromtheviewofnursing,effectivelyreflecttheindependence,professionalnursingactivity,makethewholeofthecriticallyillpatientsgetgoodcare.

【Keywords】Maslow'shierarchyofneedstheory;Oldage;Tracheaincision;Nursing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按重要性的发生先后次序排列成5个层次,形成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老年气管切开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变化快治疗护理难度太,且病情复杂.常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在病情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护理需要,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护理要求【2】。我科自2011年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理论依据.结合老年患者的病情、生理、心理等特点,将老年气管切开病人需求进行分析,使护士能够更好地了解并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入住我科RICU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56例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2年11月入住我科RICU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3例为实验组,年龄65岁~98岁。平均年龄81.5岁,昏迷者46例。清醒者73例。其中Ⅰ型呼吸衰竭者46例,Ⅱ型呼吸衰竭者73例。呼吸衰竭后经鼻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天数最短13天,最长67天,平均24.6天,根据病人肺功能、呼吸力学、自主排痰等指标考虑不能拔除气管插管需长期机械辅助通气,行气管切开术,手术前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凝血机制基本正常,血气分析在在机械通气情况下结果良好。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方法

2.1对照组患者入住RICU后,按照ICU常规进行护理。

2.2实验组患者入住RICU后,实行分层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病情危重程度马上解决处理紧急需求,然后以需要层次论为指导,按护理程序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订出相应的分层护理计划,首先满足患者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然后满足安全与保护、关爱与尊重等不同层次的需要,按计划实施连续的、协调的、个体的、完整的全程护理。

2.2.1护理诊断:以首优、中优、次优的排序原则,针对不同病情和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第一层次的护理诊断有:(1)气体交换受损;(2)清理呼吸道无效;(3)自理缺陷;(4)舒适的改变。第二层次的护理诊断:(1)保护能力改变;(2)有受伤的危险;(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第三层次的护理诊断有:(1)语言沟通障碍;(2)个人应对无效;(3)焦虑;(4)知识缺乏。

2.2.2监测与分层护理

2.2.2.1生命体征的监护:24h持续心电、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的动态监测,尤其重视呼吸型态、节律、速率、深浅变化和神志、精神状态改变。

2.2.2.2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病人有吸痰必要时操作。每30-60min气道内滴入湿化液2-3ml,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变换卧位、翻身叩背,促进分泌物的引流,选择外径小于气管套管内径的吸痰管,缓慢插入套管,由浅人深,插入时不做吸引,待吸痰管达一定深度时,方可旋转上提,缓慢吸引。吸痰前后给予充分吸氧。可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即吸痰前给予纯氧吸入2min,吸痰结束后仍给予纯氧吸入2min。

2.2.2.3气管切口的护理:由于受周围皮肤细菌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很容易形成气管切口污染。每日2次用灭菌生理盐水彻底清洁切口后,用2层无菌纱块覆盖切口。如气管切口处及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或有异常分泌物,可局部应用抗生素和紫外线照射。如有少量渗血,可将麻黄碱经生理盐水稀释后局部滴注,并严密观察渗血情况,每日以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并更换切口方纱,一般12h/次,如有污染则应随时消毒更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三个月更换1次气管套管。

2.2.2.4营养支持与水电平衡的护理:给予鼻饲饮食,鼻饲前吸净口鼻咽部分秘物,防止分泌物返流呼吸系统。气管切开的病人进食较为困难,以少食多餐为原则,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保证营养与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及时反馈。

2.2.3满足安全与保护需要

2.2.3.1预防损伤与院内感染:积极评估个体和环境的安全,合理使用保护具。如预防病人坠床的床栏。在病人躁动时常会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则需要合理地使用约束带。在使用约束带时,要注意观察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约束带使用的必要性,消除其心理障碍。加强无菌操作及环境空气消毒,减少陪护和探视,防止院内感染。

2.2.3.2人工气道的监护与管理:气管导管要固定牢固,防止脱出、扭曲与堵塞。一般采用寸带绑缚固定气管套管,松紧要适度,以能伸入一指为宜,太松套管固定不牢,太紧易压伤皮肤。翻身或调整体位时,应将人工气道与呼吸管道脱开。

2.2.3.3应用机械通气的监护:要严密监测并认真记录通气机各参数,如潮气量、通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吸气流速、气道峰压、PEEP值、呼吸方式等基本数据,机械通气时间>10d则为长期机械通气。本组患者93.1%的患者需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掌握各型呼吸机的工作模式及使用方法,熟练排除通气机故障。评估通气效果,防止并发症。

2.2.4满足患者关爱与尊重需要

2.2.4.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气管切开的病人,到疾病恢复期,意识逐渐清醒,感到与人交往困难,大多数会出现烦躁、恐惧、焦虑等现象,且老年人由于病情危重且长期卧床,心理上的刺激需要、生活上的活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更为迫切,护士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耐心安慰病人,用肢体语言与病人进行交流,向病人解释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意义,减轻和消除病人的顾虑,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实施咳嗽训练,恢复有效排痰功能;病情稳定后给予间断停机,鼻导管吸氧。撤机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恐惧心理,配合撤机。撤机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守候于患者床边,主动解释每项治疗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及可能的感觉。

2.2.4.2满足病人自尊的需要:病人由于依赖他人,丧失康复的信心或缺乏自主能力而导致病人自我评价减低,自尊受损,也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离退休干部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极为敏感,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处处注意尊重病人,维护病人的自尊心,对病人礼貌称呼,切忌用床号代替姓名。尊重病人的个人习惯,从他们的回忆中肯定过去的成就,给予赞扬,让病人感到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增强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2.2.5评价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护理工作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评估。采取电话及信件两种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19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3统计学方法

所采集的资料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百分比、x检验等统计学分析

3结果

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两组比较,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4讨论

4.1在老年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理论依据,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确立护理问题,实施分层次的整体护理方案,取得较好的护理教果【3】。第一层次首先满足老年气管切开患者的生存需要,提供生命支持,改善通气,维持代谢,第二层次满足患者安全与保护的需要,防止与避免机体损伤。第三层次满足患者爱与归属、自尊等较高层次需要,满足其心理需求。

4.2通过对实验组63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按需要层次实施分层整体护理,并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56例,发现实验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实施分层护理之前的各项指标,院内感染发生率亦有减步趋势。

4.3采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确定护士的工作范围和病人需要解决的同题,并通过护理手段来满足,维护病人的各种需要.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把需要次沦灵活地运用与护理工作中,是护理人员能根据病人在病程发展过程中的生理与心理要不同。及时、准确、迅速地确定护理计划,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认真实施.

4.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护士对气管插管病人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4】,只有从病人的需求出发,深入探析病人的各种需求,按照病人的健康问题的轻、重、缓、急,制定执行的先后顺序,灵活地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静.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C):224-225.

[2]李乐之,赵丽萍.重症监护分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12.

[3]杨小燕.气管切开护理技术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8):339—340.

[4]李辛,代亚莉.护理学概论[M].第2版.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