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采取综合节电措施降低购电成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油气田采取综合节电措施降低购电成本

于向辉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138000)

摘要:油田企业成本控制是反映油田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电费成本控制是油田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采取大用户直购电、减容、用电改类,投运油变、线路优化、规范计量管理等多项节电、节费措施,累计实现降低购电成本18629万元。

关键词:成本;电费;措施

引言

吉林油田公司为应对低油价,积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成本控制为抓手,精细管理,持续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降本增效活动。为有效降低成本,尤其是电费成本,近三年以来,我们确定并实施多项挖潜增效项目,累计创效18629万元。主要是通过优化电力运行方式、大用户直购电政策、减容、用电改类,投运油变、线路优化、规范计量管理等措施,巩固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成效,确保油田整体效益。

1存在问题及认识与分析

1.1线路结构不合理、网损电量较高

吉林油田大部分区块开发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供配电线路及变压器经过30多年的运行,大部分已经老化,设备落后,能耗高,随着公司滚动开发逐年推进,油井的几次加密,供电线路不断延伸,各线路用电负荷逐年增加,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供电半径大、末端电压低,供电质量下降,造成网损电量较高。

1.2高压线路功率因数比较低

线路功率因数较低,主要是负荷匹配不合理、大马拉小车等原因造成自然力率低,同时没有安装无功就地补偿装置,还有一些电容器投运率低。

1.3变压器负载率较低

部分变压器在设计时考虑修井作业用电负荷,负载率比较低;部分用电设备拆除或停运后变压器未能及时调整更换;造成电能浪费。

1.4电能计量系统不完善

1.5部分变电站主变负荷率低,基本电费偏高

1.6电费构成和电改政策深研不够,躲峰填谷电价执行和政策宣传不到位

2勇于坚持创新,深度研究供配电系统优化

2.1通过加强负荷监测,开展主变减容工作

近年来我们陆续开展套保变、大北变、英二联变、情南变、大情字变、石化变、新木变、综合变、黑46变、岭气变等10个变电所减容施工工作,累计降低容量58952kVA,累计节省基本电费2018万元。同时根据负荷变化,做好换热站变压器、洮儿河变压器报停工作,降低基本电费。

2.2推进新建变电所投产,降低购入电价

完成海坨子变和让11变投产工作,将采油区由农电电源转为油田电源,通过降低变压器契约容量、降低电度电价、提高功率因数,累计节省电费1106万元。

2.3优化线路运行方式,合理调配负荷,降低线损

及时与电网公司沟通,优化66kV和10kV系统电源运行方式。修订前48变、木南变合同线损。对新投变电所,精细线损分析,把66kV线损降到0.15%以下,以海坨变电所为例,年节电172万kWh,节约电费108万元。调整物业I、II线双电源负荷,调整油田甲线与石油乙线双电源负荷,优化负荷降低线损。近三年降低线损472万kWh,节约电费288万元。

2.4开展躲峰填谷用电管理工作

依据国家电价政策,利用大工业“峰谷”用电的价格差(0.5066元/度),对可以实施间开的设备,本着“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原则,树立“峰段不生产,平段少生产,谷段全运行”的降价运行理念,专门制定了“躲峰填谷”运行表。依据油井生产特点,分别实施捞油、大间抽、日间抽等不同生产方式,利用时间继电器实现智能间抽,最终实现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电费。同时对联合站反冲泵、水源井、提水泵也实施电价低谷运行,近三年累计节约电费276万元。

2.5利用合同能源管理,完成光伏发电工作

2018年完成了红岗光伏15MW备案和投运工作,组织光伏电站整体验收工作,协调光伏电站验收和投运事宜,解决光伏电站验收和试投运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保证了光伏电站正常投产,目前光伏电站正常稳定运行,日发电量6万kWh,全年运行发电2000万kWh,利润800万元。

2.6调整配电变压器电压,达到最佳节电效果

调整变电所配电线路电压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使变电所6—10kV侧电压不能偏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不能偏高,减少高压配电线路线损和低压设备用电消耗。共计测量配电变压器5412台,调整配电变压器1027台。累计节约电费69万元。

2.7做好电容补偿动态管理工作,降低购入电费0.75%

加强变电所功率因数管理,实行功率因数日报动态管理,各所电源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累计节省电费1920万元。

完成高压线路和油井低压无功就地补偿工作。通过对油田供电区域内单井无功补偿,提高了功率因数,改善了电能质量,降低了电流值,降低了线损。

2.8强化计量管理

对10—66kV国网供电公司计量和公司计量进行系统普查,对准确度等级低的计量装置进行更换。

更换松油乙线关口计量表,准确度等级由1.0级提高到0.2s级,减少计量误差;协调石油开发,重新分配协议线损。新立变新川线、联络线出口表准确度等级由2.0提高到0.5s,减少计量误差。

完善分队计量系统,建立分队电量(包括外供电)承包及相应奖惩机制,调动员工节电积极性实现全员节电,做到电力管理“五清楚”:即配出线计量清楚、平台计量清楚、分系统计量清楚,转供计量清楚。

推进生活区计量改造,轮换计量电度表,减少计量误差。对合资合作计量进行系统普查,纠正计量误差。城区线损率由3.17%降为2.69%,线损近两年减少近1000万kWh,节约电费630万元。

2.9规范油气生产单位自购农电管理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强计量校验和抄表管理,加强功率因数管理,安装电容就地补偿装置,把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降低力率电费。核减和归并配电变压器台数和容量,按最大需量同农电局结算电费,降低基本电费。

2.10实施乾情地区和长深地区供电线路调改工作,减少迂回供电进行优化分割

利用黑46变电所投产,制定了乾情地区供电调改方案,调改后新增加出口10个,使情字地区总的10kV配出线出口总数达到24条,缩短了供电半径,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对长深地区黑98线、黑46线和长深四线进行负荷调整,实现线路负荷平均。两个地区线路调改年节约电量396万kWh,节约电费222万元。

2.11做好前炼变电所用电性质改类工作

协调国网供电公司开展前炼用电性质普查工作,将前炼变电所原大工业用电类别改成非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类别,降低基本电费,降低购入综合电价,节约电费454万元。

2.12主动争取政策,改变购电单一来源,获取电改红利

我们采取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并同时不排除从电网购电,增加购电选择权,经过电网的输电通道,支付合理的输电费用。2015年,我们向省能源局和物价局提出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申请,经过不断的跟踪国家电改政策,积极协调,吉林油田公司最终取得了市场主体资格,并实现在省电力交易中心的注册,为开展电力交易铺平道路。完成到11个农电局办理用户更名、用电性质改类等工作,参加了网上交易操作培训。成功与华能吉林发电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签订直购电三方协议,最终实现直购电,近三年直购电量近29亿kWh,降低购电成本11246万元。

3结束语

为降低油气生产电费成本,必须依据国家供电营业规则,深入分析电费构成,深研电改政策,紧密跟踪,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碎片化的节电和降价措施统筹安排,将整体电费降到最低,为油田自身发展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