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临床带教难点问题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传染科临床带教难点问题分析与对策

赖志红

赖志红(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医院传染科342500)

【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对传染科工作的二十八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传染科临床带教的因素包括护生的自身因素原因81.25%、科室原因17.86%、老师因素33.3%。结论影响传染科临床带教的因素较多,应对护生加强岗前培训,强化理论知识,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积极性,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护生人文思想方面的教育与熏陶和院感方面的知识培训。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最好阶段,也是对实习护生进行综合训练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1]。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是各临床带教老师与实习生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本人将传染科实习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全面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在传染科工作的临床带教老师二十八名,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在充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带教老师的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以及影响临床带教的因素如实习生因素、老师因素、科室因素、职业因素等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8份,收回28份,有效率100%。

2、结果

2.1带教老师的年龄在36—23岁之间,最高36岁,最低23岁,平均年龄27.65岁。职称为主管护师以上4人,护师8人,护士15人。学历为大专以上13人,中专15人,无本科生。工作年限在3—15年之间,平均6.35年。

2.2在护生的自身因素原因中,传染科临床带教老师对主动性不够的选择率为71.42%,理论不够扎实78.57%,院感知识缺乏或不足85.71%人文知识运用不足89.29%。科室原因中,传染科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到传染科实习害怕选择率28.57%。老师愿意带教实习生的原因有传染科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愿意学,有成就感的选择率71.43%,是自己的教学责任的选择率17.86%,上班较忙时,对一些工作可以让学生帮着做选择率10.71%。老师不愿带实习生原因中,染科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不愿学或不认真学选择率75%,害怕因实习生出差错事故选择率14.28%,工作太忙,没奖励选择率10.71%

3、讨论

3.1存在难点问题分析

3.1.1对在传染科实习存在恐惧心理。这点与护生在学校学习时很少有机会到传染科见习,对传染科的实习在思想上存在顾虑。在刚入传染科实习的护生中,37.19%的学生表示害怕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传染上相关的疾病。

3.1.2护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由于大部分护生都是90年代后出生,许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和长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较为宽容和迁就,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缺乏吃苦的精神。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虽然每个科都有相应的考试项目,但大多数都是带教老师或相关科室护士长考核,要求并不严格,学生在缺少压力的情况下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

3.1.3理论基础不够牢固。近年来,各大中专进行了扩招,为了保证扩招的规模,不可避免的降低了门槛,使学生素质有所下降。有些学生在学校时没夯实理论基础,常见的疾病护理对他们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入科前也没有对传染科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复习,显得相关知识不够充足。

3.1.4院感知识的缺乏。在临床上越来越重视院感的今天,临床的院感培训已从可有可无到人人重视。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有很多机会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由于自身知识技能的欠缺,不熟悉环境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是锐器损伤的高危人群[2]。但大部分实习生都缺乏对院感的重视,对学校课本里的院感知识掌握的不够,74.38%的学生对常见的问题如标准预防、职业暴露、手卫生等相关知识的回答不全或不熟悉,处理程序不够明确。

3.1.5临床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不高。如今在临床中带教的老师都是临床工作中的骨干力量,承担着较多的工作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和交流,甚至有些带教老师缺乏带教意识,由于工作繁忙,只是把学生当成帮忙做事的人,只是让学生帮着做事,很少进行教学或监督学生的做事是否符合规定程序。加上在基层医院缺乏奖励措施,带教与不带教没什么差别,无法有效的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医疗环境的恶化,为减少医疗风险,有些有能力的老师情愿不带学生。

3.1.6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工作中运用不够。以人为本即人文关怀,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的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发展和关注的思想[3]。护理学是与人的心理、生理社会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脱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则脱离了护理的根本意义所在。但在护生的很多操作中由于紧张和刚到临床不久,往往只记得机械式的操作而忽略了不同人的不同感受与表现,缺乏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在传染科中,许多都是长期反复住院病人,心理负担较重,有些脾气显得更加暴躁,尤其需要护理人员细致周到的护理,护生在这里更加需要做好与病人的沟通,才能完成对病人的护理工作。

3.2措施

3.2.1做好护生的入科教育:对护生来说,进入传染科实习是由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了另一个陌生的环境,熟悉环境是护生的第一需要[4]。对环境及特点进行详细的介绍有利于护生的心理调整,为入科奠定心理基础。同时,与护生在第一次的沟通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以后在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染科学习,护生端正好学习态度是学习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在入科教育中加强了引导,通过同学的学习经历和优秀老师的工作实例的讲述,培养护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3.2.2选择优秀的护士作为护生的带教老师。护理是理论和实践都较强的一门综合学科。带教老师不但要有较强的操作水平,也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在临床教学中把人文知识与理论、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讲解。在带教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不但要积极的解答护生提出的问题,还应能提出新颖的、创造性的问题激发护生的探索精神,调动护生实习的积极性以及促进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3.2.3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积极性。我们加强了护士思想方面的工作,引导护士正确的看待带教老师的工作地位与作用。带教老师意味着工作水平、能力与责任心的认可,同时在疑难病历讨论、护理查房、业务学习中发挥带教老师的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成就感。其次,评先、评优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以激发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带教老师的督导,根据每位实习生总体成绩和表现,每一轮的实习结束进行点评,对表现优秀的老师进行表扬,对未尽到责任的老师给予批评指正,严重的取消带教资格,有效的促进了带教老师的带教积极性。

3.2.4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入科时,我们对实习手册上的要求进行分解和细化,有目的的学习对护生的实习起了指路灯的作用。在工作时,我们发现压力源的大小与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成反比,在入科时和出科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严把质量关。同时,我们鼓励学生一起对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协助,达到解决问题、统一认识、提高学生自身水平的目的。这种基于兴趣的自主实践活动有效的促进了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6]。

3.2.5加强护生人文思想方面的教育与熏陶,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与技巧。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纠纷的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7]。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现场讲解、优秀护士讲述和与病人交流等方式方法加深护生人文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护理程序中具体给以运用,让她们在学习中不断的加以理解、渗透。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而这些内在品格也会在专业实践中得以体现,使学生在今后岗位上更好的理解和服务于病人[8]。

3.2.6加强院感方面的知识培训。我们在护生入科后由负责院感的老师专门为护生上关于院感方面的课程,增加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与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出并督促改进。本科的护士也以身作则,为护生提供学习的样本,让护生在工作中能把相关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腾爱林.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73.

[2]王爱霞,王晓花.实习护生针刺后处理情况及防护知识的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23—125.

[3]孙秀珍.护理管理应以人为本[J].中国护理管理,2001,21(1):58.

[4]唐文慧,刘晓红,张春玲等.80后护生首次临床实习出现的问题及管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59—60.

[5]褚彦香,李秀云.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37—39.

[6]稽艳.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对内科护理学教学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10(46):988—990.

[7]吴萍.护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4,18(5)932—933.

[8]杨英,贾秀英,周红等.内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的效果评价.护士进修杂志[J].2011,26(19):1763—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