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中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浅谈大中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

邢号杰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进行环境保护,使建筑工程施工周围保持清洁、有序及美观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之一,伴随着建筑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联合开发大中型项目的比重越来越重,现场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长,都将对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国家大力倡导环境保护、绿色和谐施工的大前提下,对于如何做好项目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身在绿色施工管理中的一些管理实践举措,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体系、四节一环保、措施

1、职责明确,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绿色施工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项目经理作为实现项目绿色施工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应作为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负责人,项目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由项目经理全面组织实施,在项目开工之前,建立项目绿色管理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过程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其他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责任分工明确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其中项目总工: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制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项目生产经理: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安全总监: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的推广,做好环境保护;项目商务负责人:编制施工预算和指标测算,按月工作量报表统计,进行施工预算与实耗量对比分析;材料主管: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数量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场和耗用台帐,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与合约部门预算对比,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质量员:执行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负责质量故障成本统计。

2、现场绿色施工主要管理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

现场扬尘控制:在现场主入口处设有全自动洗车槽,配置专人对出入的车辆进行管理,并检查车体是否有专用的苫盖,确保车辆出入不发生散落、飞扬、流漏,不会污染场外公共道路;施工阶段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区域采取完全覆盖的方式进行封闭。对于场区引起扬尘的建筑垃圾搬运应时,采用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降尘。在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使用吸尘器避免以往用空压机吹尘带来的烟尘影响。机械剔凿作业时采用局部掩盖并配合水淋等措施有效控制烟尘。当施工进入高层阶段后,建筑垃圾的清理全部采用斗车进行运输,避免随意向下倾倒产生的危险隐患及环境污染。

现场噪音控制;沿施工现场按相关要求设置封闭性围墙及实体大门,做到对场内噪声的隔绝及削减,对于大门的管理要求平日必须实行封闭施工,关闭现场所有大门,对于出入车辆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对于进入现场的施工机具,尽量使用低噪声、地震动的新设备,对于场内使用的旧设备,加装一些减震、隔声的措施。同时严格控制夜间加班时间。

光污染控制:夜间进行施工作业时,对现场的大型照明灯具加设聚光灯罩,使光线集中在施工区域,不向场外散射;焊接作业时,对电焊作业区域进行遮挡防护,避免弧光外泄。

水污染控制:针对现场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均需要排向市政污水管网的情况,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有化粪井、沉淀隔油池等污水简易处理设施,通过沉淀处理,使废水基本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部分水源还可以作为中水进行循环利用;对于现场使用的各种化学添加剂,实行严格管理,做好在使用后的漏夜处理工作,防止水体污染。

土壤保护:办公生活区范围道路采用了混凝土硬化路面对下层土体进行良好的保护,对于小部分未作覆盖的土壤,统一采用铺设草皮以及种植花卉的形式进行美化保护;办公区使用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建立专门的回收垃圾箱,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由于现场施工的影响,难免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危害,因此现场设立专人对场区周边进行及时的清理维护,减少施工作业影响带来的损失。

建筑垃圾控制:加强对场内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对于碎石类、渣土类垃圾可用于基础施工阶段的临时车辆道路的铺垫。力争再利用率达到50%;对现场产生的木料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用于制作施工需要的零星小工具,如工具箱、方凳、垫板等;施工现场规划有专门的垃圾区,区内的垃圾实行袋化分装,定期进行清运出场。

2)、节约材料措施:

对于工程的使用材料采用分批购入,分阶段进场,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余留的库存情况,安排各类材料的采购;建立健全材料保管制度,选择最适宜的仓储位置,责任落实到个人,减少材料的意外损失;在使用及运输过注意装卸的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因搬运带来的损耗;提高模板、脚手管等可周转材料的使用、维护管理水平,延长材料的使用周期,以降低新材料的购入数量。

3)、节约水源措施:

可通过控制施工工艺的方法,达到节约施工用水的目的;整个施工现场的喷洒路面用水、绿化灌溉用水,水源利用基坑排水及生活排水的可利用中水,避免大量使用市政自来水;混凝土的养护建立了专门的用水计划,可有效地节省了用水量;现场杜绝无措施的漫灌式浇水养护,设置了冲洗车辆及大型设备的循环用水系统,配置沉淀池、滤清池;生活区安装了节水型水龙头,并采用分区计量核对的措施,可有效地节省生活用水;在与分包单位鉴订劳务合同时,合同内增加节水定额的指标条款,要求进行定期的计量考核。

对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在基坑降水阶段,工程用水优先考虑使用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现场设置蓄水池对地下水及雨水等进行收集,用作绿化、降尘水源。

4)、节约电能措施:

施工现场节能:在施工中优先考虑能耗较低的机械设备,设备额定攻率尽量贴近现场的使用功率,合理的组织施工工序,减少相邻作业面公用的机具,充分利用机具资源,避免出现无人作业,机械空转的现象;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的细化管理制度,设立了用电档案、用油档案,及时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使设备始终处于低耗高效状态。

办公生活区节能:经过合理设计布局,办公室、会议室的朝向尽量采用向阳布置,延长使用日光照明的时间;临建房屋的搭设材料选用中间夹设保温矿棉的彩钢板材,可大大加强室内的保温隔热效果,降低了空调取暖的使用能耗;对于分包单位的住宿区域实行用电分区计量核算的形式,并配以限时供电措施,在施工作业生活区无人时间,停止对生活区的供电。

5)、节地措施及施工用地保护:

经过对基础施工场地的研究,规划出最为合理的挖土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有土层的扰动,保护周边的自然环境;对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周围除道路外,剩余土体实行绿化保护。

结合场内原有建筑、自来水源,电源的位置,在保证各区域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对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实施了三区分离设置。

结合了现场周围的永久性道路,施工现场的道路尽量设计为环形通路、少占用土地。

对回填土区域进行绿化(相比混凝土硬化,经济上比较划算,草坪还可以周转使用,不仅起到绿化作用,还达到了整体美观效果)

3、总结

绿色施工管理,必须严守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项目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职责分工明确,目标指标明确,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绿色施工管理措施,责任到人,将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传输扎根于参与全体工程项目的建筑人脑海里,层层落实,全员监督,以建造出更多的绿色建筑,造福于社会及人类。

参考文献

[1]明庭果,王向梅.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02).

[2]卢春范.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组织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03).

[3]于鹤门.YuHemen.建筑绿色施工管理创新理念浅析[J].城市建筑.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