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雀斑患者强脉冲光治疗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1

心理干预对雀斑患者强脉冲光治疗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姚芹张佩丽王志兰

(扬州市宝应县皮肤病防治院江苏扬州225800)

雀斑是面部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多见于女性,表现为面部为主的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日晒可加重。目前强脉冲光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疗效确切。但美容医疗不同于普通的医疗,其最终效果取决于患者的认可和满意度。我们对本院76名接受强脉冲光治疗的女性雀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前心理干预研究,以了解心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以本院门诊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76名女性雀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40例,年龄16~25岁,对照组36例,年龄15岁~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皮损严重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强脉冲光(以色列半岛Active强脉冲光治疗仪)治疗。术前及术后面部治疗区拍照,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浅层色素治疗模块,能量5~8J/cm2,以色素部位颜色变深为治疗终点。治疗后予胶原敷料冰敷30min,平时注意防晒,待结痂自然脱落。4次为一疗程,每次治疗间隔3周。

1.3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组术前评估患者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治疗的动机和期望。通过交谈了解雀斑对患者的影响,是否带来焦虑、沉重的痛苦,甚至每天遭受煎熬,出现社会逃避。针对不同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心理干预,对于紧张焦虑患者详细介绍强脉冲光治疗过程和术后反应,使雀斑患者心中有数,调整不良情绪;对于疗效期望过高患者,恰当交代并发症,既不过分扩大,也不刻意弱化,矫正过高的疗效期望;对于把生活和工作不顺归因于雀斑的患者,应引导患者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加自信和积极认知情绪训练,促进其自我接纳。对于个别患者,医生体检发现皮损微不足道,但求美者对缺陷的不满极其强烈,则予以劝退,不予治疗。

1.4疗效判定

治疗结束后第4周由医生判断疗效。痊愈:外观明显改善,皮损数目减少和色素减退达80%以上;有效:外观有所改善,皮损数目减少和色素减退均达到30%~80%。无效:外观无改善,雀斑数目和色素基本无变化。调查患者对疗效的评价,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理干预组40例痊愈率75%(30/40),有效率25%(10/40);对照组36例痊愈率77.78%(28/36),有效率22.22%(8/36),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满意率95.0%(38/4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77.8%(28/36),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雀斑具有遗传倾向,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特征,多在3~5岁左右即出现皮损,随着年龄增长,皮损逐渐增多,多见于鼻部及双颊部,皮损为针头至米粒大,淡褐色到黑褐色点状斑,数目不定,从稀疏的几个到密集成群的数百个[1],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患者治疗愿望迫切。强脉冲光可有效祛除雀斑,其原理是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靶色基黑素吸收激光能量产生光热效应从而破坏色素达到临床祛除皮损的效果。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强脉冲光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既往的研究一致。

临床疗效判断根据治疗前后照片获得,具有统一的标准,而患者的满意度来源于对效果的评价,常常与其性格特征、心理、个体审美观及朋友、亲戚、外界社会的评价等因素相关,缺乏统一性。有研究发现美容手术过程中临床上整形美容医师评价所行美容手术是成功的,但受术者却并不满意,70%以上的纠纷与受术者的心理状态有关。[2]寻求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患者并非传统临床意义上的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恢复健康,而是改善面部的缺陷,达到改善容貌、提高自信心,属于“锦上添花”。每位求美者的治疗目的、期望和要求均不一样.其性格特点亦各不相同。本研究干预组中通过术前沟通,初步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治疗目的及期望,并给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1版.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34.

[2]彭晓云,周志刚,陈德添,等.防范美容外科纠纷的思考[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10(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