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3

BOT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林楚鹏

林楚鹏

瀚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00

摘要:社会发展需要建设,建设需要的资金注入,而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注入,为节省成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土耳其总理厄扎尔提出BOT社会建设模式,BOT指Build(建设),O指Operate(运营),T指Transfer(移交)。BOT是指项目发起者将项目建设交给社会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并运营一段时间然后收回项目的建设模式,但BOT模式中,社会公司只为谋取运营一段时间的收入,会降低建设项目的质量,降低运营过程中的维护成本,造成项目的恶意运营和破坏,因此,高速发展的中国在运用这种模式进行建设时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及BOT模式简易流程,随后从七个方面讲述了BOT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BOT;质量管理;项目总控

引言:

BOT模式下的建设项目,特许企业运营的时间较长,我国引入这种模式的时间较短,因此,相关的经验和管理方法较少,目前只在少部分的小规模项目进行试点运营,总结经验教训,熟练掌握使用模式,使最后移交国家的项目具有较高质量才能大规模在我国展开使用。为防止投资建设公司故意缩短项目使用寿命,减少项目维护检修成本,提高BOT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完善BOT模式建设的核心重点。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及BOT模式简易流程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我国运用BOT项目建设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发展建设吸引资金,但是传统的BOT项目模式中,出资建造项目的公司会因为成本问题降低项目建设的质量,减少或放弃对项目工程运营中的检修和维护,因此,BOT模式中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移交到项目发起者的项目质量,因为项目建设公司只是项目的运营者而非项目的所有者,因此,建设公司为使利益最大化,只需保证自己运营期间项目的正常运营即可,相比于传统的项目建设,其在成本和维护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在我国使用BOT模式发展社会需要建立有关的规章制度,或改善BOT模式,消除这种模式中的缺点,提高项目建设公司移交到国家的项目质量。[1]

(二)BOT模式简易流程图

图1.1BOT模式简易流程图

二、BOT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监管体系

近几年我国才引入BOT项目模式,面对此模式中的一些问题,我国缺少相关的管理解决经验,因此,为防止投资建设方恶意降低项目质量,我国应该及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关规范,根据规章制度和相关规范对投资建设公司最后的交付项目进行验收,用以制约公司向国家提交低质量的项目,避免国家接手因公司节约成本而建造的豆腐渣工程。同时,监理是我国工程建设中必须存在的建设单位,而这类项目中建设、运营、移交可以看作一个项目的整体过程,为此项目的整个过程添加监理单位可以有效提升项目的质量。因此,完善BOT模式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监管体系对于提升项目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2]。

(二)改变BOT模式,改变运营方式

建设单位降低项目质量,减少项目检修维护费用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只是项目前期运营者并不是项目的真正拥有者,后期移交项目后,此项目不会为建设公司提供经济利益,因此,改变建设公司的运营时间段,让该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从根本上转变该公司的建设观念,增加该公司运营时间,由于一般项目回收成本周期较长,因此无法将公司的运营实践整体后移,但可以前期项目由国家和建设公司两年为周期交替运营,因此,公司为了提高自身利益,便会主动提高前期项目的建设质量,加强运营时期对于项目的检修和维护力度[3]。

(三)延长投资建设方无故障收益周期

同改变运营模式相呼应,从投资建设公司的收益入手,提高该公司收益周期,让投资公司保障前期建设和运营时期的项目质量,即若在其交付项目后,项目在十年内没有产生明显质量问题,则分给其一定的运营收入,若后期将项目交付国家后,因质量较好而得到的后期分成要比前期节省的资金更多,公司便会主动提高项目质量,延长项目的使用寿命。所以,从公司的利益出发,是让其主动提高前期项目建设质量,避免运营时期恶意运营的重要途径。下图2.1为无故障收益周期图。

图2.1无故障收益周期

(四)加强移交时的质量检测

移交是BOT模式的最后一步,也是公司获得利益的终止步骤,因此,大部分公司不会考虑项目的质量能够保证此后的正常运营,便需要国家加强移交时的项目质量检测,制定质量检测标准,签订质量问题免责条约,让出现质量问题的企业自主负责所带来的损失且对于移交项目时不合格的项目对投资建设公司进行处罚,加大处罚力度,使处罚金高于其以项目质量为代价节省的资金,让其自主衡量其中利弊,便会让其认识到前期注重全面质量的重要性。

(五)建立质量信誉体系

质量检测不仅只在交付过程中进行,建立健全的质量信誉体系,定期对交付后的项目进行质量检测,以此对投资建设公司进行信誉评估,只对信誉良好的公司进行合作,对于交付项目质量不合格或者较差的公司,降低其信誉等级,减少日后BOT项目的合作,甚至取消该公司参与所有BOT项目的合作资格。而对于交付质量较高的公司,国家可以与其一定的奖励,经过对项目的质量评估,划分其交付质量等级,延长其对于此项目的特许运营周期,通过质量信誉体系的加入,若公司想要进行长远发展,就必须提高BOT项目的交付质量,从根本上制约公司交付低质量项目的行为[4]。

(六)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

BOT模式理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土耳其总理厄扎尔提出,这种模式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实践,因此,在BOT模式应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要比我国丰富,且面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比我国更加完善。我国在借鉴引用该项目模式时应吸取他们在使用是的经验教训,研究其应对困难的主要方法手段,在应用时避免重复犯错,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取其优点,取其缺点,拒绝生搬硬套,创立合适中国国情的BOT项目模式。

(七)股份融资,公私合营

我国运用BOT项目模式的主要愿意是为加快社会发展吸引资金,但是为了保证项目质量,保证投资建设公司在前期基础建设的质量提升以及后期维护的精力投入,可以采用股份融资模式,在建设、运营、移交模式不变的基础上,国家出资占据前期建设和运营的少量股份,通过股份融资,公私合营的手段直接参与前期的项目建设和检修维护,对其起到直接监督的作用,防止其为节约成本建造低质量工程,同时可以拿到前期运营的少量分成,用于提高运营期间的检修和维护力度。

三、结束语

全面质量管理是BOT模式在中国的实践应用中取得胜利的关键,但是BOT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想要使投资建设公司提高项目的质量需要从BOT的建设和运营阶段入手,提高公司最初的项目建设质量,加强其在运营时对于项目的维护和检修,从而完成BOT项目的全质量管理。当然想要完全掌握BOT模式下的项目建设,需要从实践探索中不断摸索出在BOT模式下更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段玲巧,邝艳娟.基于成本法的交通BOT项目回购补偿模型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9):253-254.

[2]余颂莉,苑显鹏,邱波,杨毅,屈欣欣.项目团队凝聚力对合作管理与文化建设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以高速公路BOT项目社会投资方合作团队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09):30-36.

[3]徐进.BOT:电力集团“走出去”项目开发的重要抓手[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2):75-77.

[4]马学亮.海洋石油装备建造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石化技术,2017,24(12):281.

上接第109页

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要十分重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此外,还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装饰质量。在建筑工程的装饰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质量通病的出现,做好每一个细节。例如地下室、卫生间等人们不经常去的地方,都是十分重要的部位,易发生质量问题,因此这些地方是施工的难点和检查的重点。项目部还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工作的重视。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和技术不断的出现,施工企业要及时的把这些新型材料和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去,同时也要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进程中,要严格执行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的“三检”制度,“三检”制度可以有效的把施工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对其进行认真研究,编制科学合理的生产要素计划,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提高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水平。

3.3完善工程成本的管理

工程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力控制,例如在材料选购上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减低机械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率降低劳动力成本等,对建筑工程中各项成本的有效控制,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在工程上节省很多支出。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做到优质、经济。

3.4制定进度管理与措施

建筑项目进度管理总目标是依据建筑项目总进度计划确定的。然后对建筑项目进度控制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实施进度控制、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建筑项目进度管理的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信息措施等。

(1)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级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照建筑项目的结构、施工阶段或合同结构的层次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各分进度控制的工期目标,建立进度控制的工期目标体系;建立进度控制的工作制度,如定期检查的时间、方法,召开协调会议的时间、参加人员等,并对影响施工实际进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制定调整施工实际进度的组织措施。

(2)技术措施。主要是指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落实施工方案,在发生问题时,能适时调整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快施工进度。

(3)合同措施。是指以合同形式保证工期进度的实现,即保持总进度控制目标与合同总工期相一致;分包合同的工期与总包合同的工期相一致;供货、供电、运输、构件加工等合同规定的提供服务时间与有关的进度控制目标一致。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工程的优劣,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通过合理和先进的工程管理,可以使企业掌握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祝江.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2018

[2]王自成.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分析.2017

[3]张艳梅,王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