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比较

陈浩

陈浩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730050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差异,探讨两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1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检查,以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结果:①110例患者中,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58例患者颈动脉狭窄,狭窄血管66支;血管超声诊断结果显示49例患者颈动脉狭窄,狭窄血管65支。比较两者颈动脉狭窄例数及狭窄血管数,无显著差异(P均>0.05)。②以脑血管造影检查为标准,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43%,准确性为96.67%,误诊率为3.57%。结论:血管超声应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断临床,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较高,同脑血管造影检查方法一样,可应用于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的初步诊断。

【关键词】血管超声;脑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中图分类号】R81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2-151-01

脑血管疾病为临床诊断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由颈部动脉发生病变引发颅内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安全。临床多见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生同颈动脉狭窄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曾有相关统计数据表明[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约有2/3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由此可见,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疗临床,正确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和位置对于该病症的发生及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临床研究的深入,血管超声及脑血管造影开始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狭窄临床诊断。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比较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差异,以评价两种诊断方式于颈动脉狭窄诊断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回顾性分析1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已排除造影剂过敏者及罹患肝、肾、心等重要器官性疾病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39至84岁,平均年龄(60.2±2.9)岁。

1.2检查方法110例患者均先后行血管超声检查和脑血管造影。①血管超声检查:应用Phlips5000型超声诊断仪,以7MHz至10MHz探讨频率进行扫描。测量范围包含侧颈总动脉、颈内颈外动脉管径、血管相对正常处内径以及血管最狭窄处管腔直径。②脑血管造影检查:应用Phlips2000型造影装置,Seldinger经右股动脉行常规穿刺,先后行主动脉弓部非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及双侧颈动脉造影,测量范围同血管超声检查范围一致。

1.3评价标准以脑血管造影诊断标准为诊断金标准。血管超声诊断的敏感度=血管超声真阳性数/(血管超声诊断真阳性数+血管超声诊断假阴性数)×100%;血管超声诊断的特异度=血管超声诊断真阴性数/(血管超声诊断假阳性数+血管超声诊断真阴性数)×100%;血管超声诊断的准确性=(血管超声诊断真阳性数+血管超声诊断真阴性数)/(血管超声诊断真阳性数+血管超声诊断假阴性数+血管超声诊断假阳性数+血管超声诊断真阴性数)×100%;血管超声诊断的误诊率=血管超声诊断假阴性数/(血管超声诊断真阳性数+血管超声诊断假阴性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2.1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比较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患者58例,狭窄血管66支,其中57支为颈内动脉狭窄血管,9支为总动脉狭窄血管;血管超声诊断结果表明,颈动脉狭窄患者49例,狭窄血管65支,其中44支为颈内动脉狭窄血管,11支为总动脉狭窄血管。比较两者颈动脉狭窄及狭窄血管数,并无显著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评估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详情见表1。

表1两种检查方式诊断中动脉狭窄(支)

由上表可知,以脑血管造影检查为标准,血管超声诊断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100.00%(8/8),特异度为96.43%(108/112),准确性为96.67%(116/120),误诊率为3.57%(4/112)。

3讨论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随之而相应提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较为多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表现为颈动脉血管狭窄,为脑梗死的高危因素[2]。故而,临床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症患者检查其是否伴有颈动脉狭窄症状,对于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改善预后。

目前,医学临床多采用血管超声及CT血管造影等检查方式进行颈动脉血管狭窄诊断。至于脑血管造影则因其可动态、全面观察脑血流的影像学优势而被公认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是因其操作复杂,成本价格高昂,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故而使用范围受限。如不适用于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临床诊断[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血管超声诊断与脑血管造影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以脑血管造影检查为标准,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43%,准确性为96.67%,误诊率为3.57%。由此可见,于脑血管疾病诊断临床应用血管超声,成绩理想,可应用于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的初步删选和诊断临床。

血管超声诊断较之于脑血管造影,不仅操作便捷,且价格低廉,安全度较高,可于临床广泛推广,但是该种诊断方式在检查重度颈动脉狭窄时敏感性不够,局限性明显。综上,同颈动脉诊断金标准脑血管造影检查方法相同,血管超声可应用于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的初步诊断,但是两者相互补充效果可能会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1]秦鼎,李丰升,陈俊红等.颈动脉超声与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502-1504.[2]王艳玲,王雪梅,谈晓牧等.颈部血管超声及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100-1102.[3]戴继宏,才宇.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7):1035-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