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检测陈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浅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检测陈军

陈军

身份证号码:37040519831228XXXX山东枣庄2774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在建筑产业化发展上加大了力度,绿色建筑也取得了迅猛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建筑重要载体,也是促使绿色建筑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装配式建筑通过工业化的形式来构建相应的建筑,而在该建筑当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混凝土结构,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控制,确保其本身具有较高质量,从而保障建筑物本身的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检测

1工程验收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1水泥基灌浆料及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验收检测

按照相关标准规定,上海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基灌浆料、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预制构件等材料应进行复验,施工过程中应留置灌浆料试块进行强度检测。水泥基灌浆料、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检测参数、检测批次、样品数量等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即使同一产品,不同标准中有关检测的要求不一样。如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JGJ355-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中规定套筒进场(厂)后,同一批号、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灌浆套筒,不超过1000个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灌浆套筒制作对中连接接头试验;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套筒灌浆前,每种规格钢筋制作不少于3个套筒灌浆接头进行接头抗拉强度检验;而DGJ08-2117-2012《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DGJ08-2117-2012”)则规定施工前,现场制作同条件试件,500个接头作为一验收批,不足500个接头也作为一验收批,每验收批取3个接头。施工过程中灌浆料试块成型、灌浆料进场复验在不同标准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统一,用以指导工程现场的复验工作。

表1水泥基灌浆料、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验收检测要求

1.2灌浆质量检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纵向钢筋大多采用钢筋套筒灌浆、浆锚搭接连接,边缘构件现浇的技术处理,其中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方式的使用最为常见。钢筋套筒灌浆、浆锚搭接这两种连接方式中,灌浆料本身的技术指标以及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纵向钢筋的连接点质量以及结构的安全。然而根据现有的装配式结构验收标准及相关应用技术标准,对于连接点的质量控制手段仅仅是对灌浆料进场、试块以及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进行检测,现场工程实体的灌浆饱满度及密实度完全通过施工工艺控制。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广泛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关键节点检测技术越显重要,现场灌浆时因为灌浆压力、加水量、搅拌均匀程度、温度、人员操作水平、套筒堵塞、底部水平接缝密封不严等原因导致灌浆不密实或漏浆也时有发生,因而有必要对装配式构件节点连接内部缺陷进行检测,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关键工序检测的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1.3防水检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及门窗洞口是易发生渗漏的部位。预制构件在现场拼装时,会留下拼装接缝,这些接缝会成为水流渗透的通道,成为防水的关键部位。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建筑业曾经开发了一系列新工艺,如大板、升板体系、南斯拉夫预应力板柱体系、预制装配式框架体系等。受当时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制约,预制构件接缝和节点处理不当,引发了渗、漏、裂等建筑物理问题。

目前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薄弱部位主要采用结构防水、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通过这些做法对预制外墙板缝及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之间的裂缝进行控制,对门窗周边、预留洞口等节点部位进行防水处理。所使用的防水密封材料应与混凝土具有相容性,并具有低温柔性、防霉性及耐水性能,其最大变形量、剪切变形性能等均应满足设计要求。然而现有标准和规范未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防水密封材料的进场复验提出要求,防水密封材料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防水密封材料的混凝土相容性尚无检测方法,急需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防水的现场验收工作仍处于人工观察和检查阶段,检查结果可靠程度不高。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控制

2.1保障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质量

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于掺合料、砂石等方面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复检,对预制构件在成型方面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相应的复检,当所有产品经过检验合格以后才能够得以良好使用。虽然预制构件在进入到施工现场时可以不提供,但是构件生产商应当做好存档和保留,当工作人员需要时便可以对其进行查阅。钢筋自身所具有的性能应当满足我国所规定的标准,如此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力学性能应当满足当前我国所实行的设计规范,预制构件本身强度等级应当>C30,而预应力预制构件则需要>C40,而现浇混凝土自身的强度等级应当>C25。在每个工作班当中,同一配合比不能>100m3,而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的养护试块都应当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在出厂检验时如果无法达到设计时的要求,那么预制构件则无法出厂。

2.2各环的质量控制

针对装配式结构所开展的验收工作,主要包含了预制构件的进场、安装等方面工作。可以按照结构缝、楼层等方面内容来划分出相应的检验批次。针对于工厂所生产出来的预制构件,进场验收时需要作为产品来进行检验。当装配式结构在施工现场时,其所涉及的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方面需要纳入到各个分项工程当中来进行验收和检验。当某些大型构件或具有一定应用经验的构件,在对其进行检测时可以以挠度、抗裂以及裂缝宽度为基础来进行检验。大型构件通常是指跨度>18m的构件。可靠应用经验通常是指单位在生产时所使用的标准构件能够被其他工程进行多次利用,例如预制楼梯等。但预制构件本身的结构性能应当满足我国国家所规定的内容。

结束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综合技术,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建筑工业化促进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处于发展初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质量检验,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前景广阔,与传统方式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明确质量监管要求,依据相关规范,做好检验验收和监管工作,充分发挥装配式混凝土在建筑工业化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龙佳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减震墙板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6.

[2]刘春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分析与控制[D].聊城大学,2016.

[3]苗小燕.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新型梁柱型钢连接节点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

[4]蒋勤俭,黄清杰,常双九,徐运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J].工程质量,2016,34(0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