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变异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变异的影响

李丽

(淮安市盱眙县中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淮安211799)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医护模式的41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3天平均血糖水平(MGL)、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SD、MAGE、CV、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SD、MAGE、CV、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以更好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变异。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护理;颅脑损伤;血糖变异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307-02

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患者高血糖发生率近80%,是患者死亡、致残的重要因素。血糖变异(glucosevariability,GV)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间不断上下起伏的非稳定状态。血糖变异比持续性高血糖对机体损害更大,是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1]。有文献报道,仅依据医生个人经验控制血糖,每天血糖达标时间仅维持在27.4%,显然对预后不利于[2]。我院2017年起探索使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控制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平均(46.8±14.9)岁,GCS评分平均(6.1±1.3)分,其中去骨瓣减压术11例、血肿清除术14例、其他16例。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实施传统医护模式的41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平均(44.3±13.7)岁,GCS评分平均(6.2±1.2)分,其中去骨瓣减压术11例、血肿清除术13例、其他17例。纳入标准:CT、MRI等确诊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随机血糖>11.0mmol/L;排除有糖尿病史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于术后返回病房后开始监测末梢血糖值,血糖控制采用胰岛素静脉泵入。对照组实施传统医护模式,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护理人员负责执行医嘱、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医护医护一体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病区主任、护士长、床位主管医生、主管护师组成医护一体化小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与实施方法,如共同查房、共同交接班、共同病例讨论等。

1.2.2专业培训由科室主任、护师长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内容包括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危害、血糖监测方法、GV的概念、对疾病的影响、治疗方法等。

1.2.3医护一体化工作流程(1)医生依据患者病情、血糖值制定治疗方案,全程负责业务指导,对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与护理人员共同分析原因,调整治疗方案。(2)GV护理:每2h监测一次末梢血糖,当血糖值超过11.1mmol/L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目标值为2015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危重患者血糖控制值7.8~10.0mmol/L[2]。(3)营养支持护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前予以静脉营养,胃肠功能恢复后予以鼻饲流质营养,每日1000~1500mL,鼻饲保持匀速、持续滴入,营养液组成以低盐、低脂、低糖构成,依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鼻饲速度、量、食物构成。(4)加强医护合作:医护共同查房、共同讨论病情、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医生在医嘱制定过程中咨询护理人员意见,如依据病情及时停用脱水剂等;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调整治疗方案,如减少含糖液体的输入等。(5)持续质量改进:每月医护一体化小组召开会议,提高医护配合度与护理质量,如依据医护人员的资质、临床经验等进行合理排班。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平均血糖水平(MGL)、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变异系数(CV)、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MAGE=∑λ/χ(λ为每次有效波动最高与最低值之差,χ为有效波动次数)、CV=SD/MGL×100%,低血糖诊断标准为血糖值<3.9mmol/L。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统计分析用SPSS16.0软件进行,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SD、MAGE、CV、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SD、MAGE、CV、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神经因素:机体受到创伤后产生应激反应,机体分解代谢增强。(2)胰岛素抵抗:患者对内源性、外源性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产生胰岛素抵抗。(3)创伤因素:颅内血肿、颅内高压刺激丘脑与垂体,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4)治疗因素:如输注大量含糖注射液等。血糖增高导致体内乳酸堆积,神经细胞葡萄糖利用率下降,造成脑组织二次损伤;降低中性粒细胞活性,增加切口感染机率[3]。临床常采用胰岛素对血糖进行严格控制,难免发生低血糖现象,导致血糖变异。血糖变异加剧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与神经细胞缺氧,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的同时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此在降糖治疗过程中需维持血糖稳定、减少血糖变异。

医护一体化诊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疾病的诊疗过程以提高诊疗效率与质量。本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术后第1天、第2天SD、MAGE、CV、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侯艳玲[4]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医护一体化模式减少血糖变异,在于此模式使护理人员更重视维持血糖稳定对患者的重要性,对血糖控制有明确的目标值,从而能够依据血糖监测值及时、主动调整胰岛素用量,维持血糖稳定性。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减少血糖变异程度。

【参考文献】

[1]娄然,姜利.血糖变异度与重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7):523-526.

[2]何嫦娥,张玉梅,颜汉文,等.Leuven调节的改良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变异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7):3921-3924.

[3]吕娟,陈佳丽,李佩芳,等.创伤后血糖水平对急性伤口感染的影响分析[J].华西医学,2015,30(10):1826-1828.

[4]侯艳玲,杨竹.医护一体化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护理知识与行为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