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少数民族地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体会

贾依娜?斯拉木1扎比拉?奥塔力甫2

贾依娜?斯拉木1扎比拉?奥塔力甫2

(1新疆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卫生院新疆哈巴河836704)

(2新疆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卫生院新疆哈巴河836701)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7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合理治疗和良好护理。结果:13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1例自行退院。全部患者经良好的护理,无1例出现重症并发症。结论:急性肺栓塞早发现,早诊断,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和熟练掌握当地少数民族(哈萨克族)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及护理专业理论实践水平。有效治疗方案及良好的护理可控制该病的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溶栓;双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272-02

急性肺栓塞是指内源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多以突发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为主的表现[1]。即往无心肺疾患的PE患者中97%的人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晕厥或胸痛其误诊、漏诊和病死率均较高,危机病人生命的多见疾病。本院于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对1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4~71岁,平均52.5岁。1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重症呼吸困难9例,胸闷胸痛5例,咳痰带血3例。下肢静脉栓塞,静脉曲张等合并症10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伴糖尿病1例,长期在家卧床1例。全部患者在哈巴河县医院均经螺旋CT,心电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查后与哈巴河县相关专家和我院专家会诊确诊。

2.治疗及转归

全部患者均给予呼吸机辅助吸氧,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合理的治疗,并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1000ml(静脉滴注),改善微循环;同时配合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进行抗溶栓治疗。本组14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1例要求自行退院转院。17例患者经过良好耐心的护理,且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3.护理

3.1心理护理

肺栓塞特征:发病急、持续性胸闷、胸痛、低氧血症,一般患者对次病缺乏理解而容易产生恐慌,情绪紧张,对治疗感到失望,给患者带来频死感。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易理解的哈萨克族和普通话语言(双语)讲解该病的防治知识和治疗方案,让该病患者情绪得到稳定,减少耗氧量和神经体液反应对肺动脉和肺血管的不良刺激,让患者有信心和自信配合治疗和护理。

3.2密切观察症状、体征。

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典型的三联征所占比例不到1/3[1]。因此,首次接诊护士用患者易懂语言(双语)询问患者现病史外必须要了解患者其它基础性疾病。目前已知的肺栓塞危险因素包括静脉炎,静脉栓塞,血液粘滞度增加高凝状态,恶性肿瘤等。

3.3对患者的检测

该病患者入院后即行床旁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有异常患者15例(88.23%)。骨干护师监护仪监护,每15~30分钟纪录1次,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等病理变化,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平稳后测P,R,BP,1次/h。

3.4溶栓前的准备工作

仔细询问了解病人的病史,通过检查了解凝血常规及肝功能。为了防止反复抽血增加患者痛苦和加重局部出血的并发症,应采用浅静脉留置管连接三通管。每次从三通管处取血,取血后用肝素盐水封管。准备好除颤器,吸引器,气管插管等溶栓及抢救药品和物品[1]。

3.5溶栓,抗凝护理

确诊肺栓塞,有效的治疗是溶栓,抗凝法使溶栓血管再通,维持有效的肺循环血量,快速降低右心前阻力。溶栓开始前必须卧床休息12~14d并注意饮食、室内温度、开窗通风换气等护理。溶栓前测凝血酶,溶栓期间严格要求溶栓药物剂量,滴速,选择粗直血管,避免活动关节防止药液外渗。溶栓在治疗后每3.5~4.5小时测凝血酶1次,要严格观察凝血功能。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的最主要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头痛症状。观察注射部位,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3.6出院注重(哈?汉)语言文字健康指导

实施有相关疾病的(哈?汉)语言文字健康教育措施,当地乡、村大部分患者是哈萨克族不懂汉语言文字,文化水平低,缺乏对自己病情的正确认识,我院护理人员用(哈?汉)语言详细的向各族患者讲解相关知识,设置简单易懂的(哈?汉)语言文字宣传栏、板、宣传图画,让患者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病情,按时服药,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出血、再栓塞等情况,让患者要出现不适和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4.讨论

急性肺栓塞主要临床表现多以突发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为主的表现[1]。即往无心肺疾患的PE患者中97%的人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晕厥或胸痛其误诊、漏诊和病死率均较高,危机病人生命的疾病。患者一旦确诊肺栓塞,有效的治疗是溶栓,抗凝法使溶栓血管再通,维持有效的肺循环血量,快速降低右心前阻力。溶栓开始前必须卧床休息12~14d并注意室内温度、合理饮食、开窗通风换气改善病人的生活等护理。控制主要危险因素进一步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易理解的哈萨克族和普通话语言(双语)讲解该病的防治知识和治疗方案,让该病患者情绪得到稳定,减少神经体液反应对肺动脉和肺血管的不良刺激,减少耗氧量,让患者有信心和自信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患者就医时,护理人员要积极热情的接待就诊患者,特别是每一位少数民族患者。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和熟练掌握当地少数民族(哈萨克族)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护理专业理论的实践水平。有效的治疗方案及良好的护理可控制该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楼美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1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