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早期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疗效分析奚张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高压氧早期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疗效分析奚张洁

奚张洁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科214400

【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辅助治疗(Hyperbaricoxygentreatment,HBOT)重型颅脑外伤(traumaticbraininuyry,TBI)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STBI患者58例,未采用高压氧治疗患者29例纳入对照组,另29例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良好率51.7%高于对照组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30日、术后90日GCS评分高于术前,高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0日、90日GC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T术后辅助治疗STBI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临床治疗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危险因素增多,创伤发病率急剧上升。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创伤急症之一,致死率极高,病死率约为10%~20%,重型颅脑创伤(STBI)死亡率高达30%~81%[1]。STBI发病机制较复杂,除少部分病例外,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术后为控制并发症与继发损伤,还需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但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部分药物、亚低温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研究证实其具有改善损伤后脑有氧代谢,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病死率。但临床上应用HBOT术后辅助治疗STBI实例仍较少,学术界关于其疗效、作用机制、安全性尚存在争议。既往某院试将HBOT应用于STBI术后辅助治疗之中,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4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无误漏诊;②术后5~9日内存活;③均行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③年龄18~60岁;④GCS3-8分;⑤可耐受;⑤无高压氧治疗禁忌症;⑥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初次发病,无神经系统病史;②合并其他类型严重复合伤,如骨盆粉碎性骨折;③有高压氧治疗禁忌症,如休克。共纳入患者58例,其中男50例、女8例,年龄18~55岁、平均(35.4±6.1)岁,BMI18.9~24.7kg/m2,GCS03~8分、平均(5.6±1.2)分,入院时继发脑疝形成34例。致伤原因:车祸51例、坠落/跌落7例。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其中未采用高压氧治疗患者29例纳入对照组,另29例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术后均给予ICU监护,中流量吸氧,脱水、止血、预防感染、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术后第4日气管切开,术后1周若病情稳定复查头颅CT,明确无活动性出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HBOT单人或多人高压氧舱,2.5ATA,0.2mPa大气压,加压25min,最后25min逐渐减压至正常大气压,90min/次,1次/d,10d/疗程,每次间隔2-3日1次。治疗期间,密切监护,若见呼吸困难、皮肤颜色变化等症状表现,及时中断治疗出仓。

1.3观察指标

入院时、术后1周、术后30日、术后90日的GCS评分。

1.4疗效判定

按照GOS评分将患者预后分为死亡、植物生存、重残、中残、良好五个等级。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XCEL录入,转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预后对比

观察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GCS评分变化

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30日、术后90日GCS评分高于术前,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日、90日GC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TB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去骨瓣减压患者而言,通气功能障碍与低氧血症所致局部炎症反应损害、颅内缺氧缺血损伤、开颅所致神经损伤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负面因素。HBOT治疗TBI可能机制为:①减轻肺水肿、气道炎症反应,改善呼吸系统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最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②抑制细胞坏死,恢复细胞正常功能代谢;③阻断脑外周、肺部血管阻塞造成的缺氧缺血,减轻细胞损伤;④扩张毛细血管,改善颅内血流灌注,减轻神经细胞损伤;⑤促血凝块溶解,促血管再通[2-3]。

从此次研究来看,HBOT确实有助于患者TBI患者预后,促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当前,关于HBOT治疗TBI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频次、时机选择对疗效的影响上。从此次研究来看,HBOT疗效具有延续性,术后第1周、术后30日、术后90日患者GCS评分均不断上升,尽管增速不断放缓,但上升幅度仍高于对照组,提示HBOT治疗可能有助于增强神经功能损伤自我修复能力。

综上所述:HBOT术后辅助治疗TBI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

[1]徐慧英,李爱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5(26):489

[2]刘明,孙永明,苏朋,等.高压氧综合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6):36-37.

[3]余芳,谢漫,李爱萍,等.高压氧介入时间对中重度颅脑外伤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