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张晓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张晓威

张晓威

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安装公司山东潍坊262700

摘要:在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现象,必然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品质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进而导致人员伤亡。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时,必须针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积极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严格控制不均匀沉降的发展,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本文对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技术;措施

从当前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现状来看,建筑地基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这种沉降会导致建筑的基础结构安全系数下降,给建筑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带来极大影响,对于其的加强和控制势在必行,做好对其的沉降观测工作可以对沉降的数据有准确的把握,以提高各项保护的针对性,同时还要结合结构方面和施工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建筑地基施工质量的良好,减少沉降出现。

1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出现的原因分析

1.1缺少全面的勘探资料

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勘探工作,只有在掌握全面的勘探资料后才能开展建筑的施工活动。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其高层建筑的地点一般在城乡结合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勘探资料积累较少,加上开发商对勘探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导致勘探工作被忽视。这样就会导致勘探报告中一些勘探点位间距的大小缺乏必要的地址依据,让地质剖面图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全面反映软弱土层厚度和深埋的变化情况,甚至会存在错误数据,导致建筑的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1.2建筑设计不合理

建筑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全面考虑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一些设计人员经常会选用不合理的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并且对不良地基的处理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处理后的地基与未处理地基之间强度的差异,导致建筑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现象。同时,高层建筑的房屋体积相对较大,而一些相邻的小建筑与其距离较小,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及其结构的设计出现不协调现象。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高层建筑地基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1.3地基处理技术落后

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相对较大,所以其地基中的含水量会相对较高。而土壤的压缩性与抗剪强度与其天然水的含量存在直接关联,所以地基的承载能力直接与其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而一些地区的土质松软,土层中的空隙较大并且数量较多,这样就会对土层的重塑性和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如果不对这样的土层进行全面地处理就开展施工活动,将会导致其不能满足建筑承载需要,从而导致建筑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同时,土层中的有机物膨胀会导致土质渗透性降低,这样就会导致土层出现渗透堵塞的现象,引起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

2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措施

2.1全面落实地质勘探工作

地质勘探是高层建筑施工前的重要工作,高层建筑的施工活动必须要建立在全面的地质勘探工作至上。其中不仅要对基本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和处理,还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对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勘查,确保高层建筑地基能够满足建筑整体荷载的需求。对于城乡结合地区的地质勘查,开发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确保每一项数据的精确度都能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减少地质勘查过程中的失误,从而避免高层建筑施工完成后出现地基沉降的现象。

2.2强化设计

在进行建筑地基设计时,应该重视多样化设计,提高建筑基础的整体刚度,尽可能的避免选择过多阴角、复杂形状的设计形式,而是应该选择简单、整齐的建筑平面形式,这样能够防止出现高差和荷载差异,尤其是在软土地区,建筑荷载和高差显著,非常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出现裂缝甚至是倒塌施工,因此,应该尽可能选择简单的平面形式,提高基础的整体刚度。重视承重结构设计,承重结构承担着建筑的自重和外加荷载,为了防止建筑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应该合理设计承重结构,合理布置纵横墙,例如横墙密布、纵墙贯通,能够显著的提高建筑刚度,使地基沉降均匀,为了提高建筑基础的整体刚度,应该尽可能贯通纵横承重墙。对于长高相对较大的建筑工程,应该严格控制长高比,因为长高比不协调会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根据实践经验,应该将建筑长高比控制在2.5左右,这样能够显著提高建筑刚度,避免出现裂缝,同时防止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建筑自重过重会增加地面荷载,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因此,应该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例如多孔砖墙,该种墙体形式不仅能够降低墙体自重,还能够提高墙体刚度,避免地基土出现压缩变形的问题。

2.3结构控制措施

结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合理设置圈梁,当建筑产生蝶形沉降时,墙体会出现正向弯曲的现象,下层圈梁能够抵抗该种变形,即合理设置圈梁,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因此,当建筑物结构复杂或者基础软弱时,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合理设置圈梁;②调整或者降低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调整基础底面应力是控制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高层建筑或者密集建筑群的建造施工,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调整地基尺寸,应该根据地基的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的尺寸,然后根据沉降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合理调整地基尺寸,尽可能的使基础沉降量接近;第二种方式,采用补偿性基础设计方法,该种方式是挖除的土中抵消全部或者部分建筑重量,以此实现减小地基沉降量的效果;③降低建筑物自重,建筑自重对地基产生巨大的压力,其中民用建筑占65%左右,工业建筑占50%左右,为了降低地基不均匀沉降量,应该尽可能的采用轻型结构、轻质材料等方式降低建筑物自重,以此降低对基础产生的压力,避免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2.4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中的各种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予以规避和防范,这也是从根源上杜绝的有效途径。首先,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落实各项质量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地基环节的施工中,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就必须要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各个工序之间不会较大的冲突。如果建筑物的高度或荷载压力产生较大差异时就需要遵循先重后轻、先高后低等的施工原则进行操作,与此同时,在该环节施工中,施工人员还必须对高低部分的拼接时间进行科学掌控,同时在拼接的过程中还要对拼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具体来讲,还可以依据沉降观测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参考和确定。

其次,由于建筑地基的性质会受到观测所处位置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的地基土质要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如果建筑的地基土质是灵敏度较强的软性粘土的话,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在进行施工时尤其是对基槽进行开挖时,就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方案,事前对持力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把基底的标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基底标高高度与持力层相互配合,同时还需要保留一部分的原土层,这些原土层在施工后还具有很明显的额外作用,对于它的完全彻底挖除需要在基础工程施工工序都完成之后进行。

总之,在生活中,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危害,会出现更多更好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史纪检,王国梅.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探讨[J].企业导报.2014(13)

[2]李晓千.现代建筑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J].门窗.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