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高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高原

高原

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境更为复杂,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多建设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时常遇到软土地基,需要做好加固处理,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常用方式,有着较强的应用效果。此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基础工程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

1.1安全事故发生几率较高

深基坑的施工过程,往往会对施工地区或周边地质造成直接破坏,使周围建筑安全性、稳定性的不断下降,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并呈现较高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特别是在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支护工作不到位,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均会阻碍支护工作的正常进行。一旦支护工程发生安全事故,除了会延缓工程工期、人员伤亡、成本增加之外,还会引起工程纠纷,最终对企业造成较大社会压力和资金压力。

1.2施工条件比较复杂化

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比较复杂化,尤其表现为深基坑支护技术中,当进行基坑开挖工程时,经常会对建筑整体结构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可能对周边建筑埋下安全隐患,使其建筑寿命受到损坏。另外,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管道铺设同样比较复杂,部分陈旧建筑物往往会造成整体质量的下降,使其无法达到相关建设标准。

1.3支护技术手段较多

总体来讲,我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且具有较多支护技术手段,根据基坑支护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点:重力式挡土结构;混合式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而根据支护形式予以分类,可以将其随机分为两种,即加固型、支挡型。以上支护方式的应用在复杂地质结构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可以按照施工需求与施工方式,对支护方式予以合理选择,使其建筑工程具有较高安全性,在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同时,还能达到扩大建筑空间目的。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土层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土层锚杆支护施工技术。通常而言,该技术的施工要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行施工之前,测量人员需要依据设计内容及其要求,对锚杆的位置进行明确,与此同时使锚杆机就位,经过详细的检查支护确定没有问题了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操作;二是,进行钻孔施工,在此过程中需要对钻孔深度进行全面掌控,另外,在对锚杆进行使用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特别是对于那些隐蔽工程,还要做好记录工作;三是,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一旦遇到障碍物或者是出现异常现象,需要立即停止进行钻孔作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原因,将问题解决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四是,依据有关的要求,严格控制锚杆水平方向上的孔间距,一般情况下,需要将误差控制在50毫米之内,同时垂直方向上所出现的误差需要小于100毫米,除此之外,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应控制在锚杆长度的3%以内;五是,认真选择注浆材料,合理进行配比,在进行浆液配制过程中需要保证其中不存在杂物,同时保证交半年均匀。

2.2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一般而言,地下连续墙主要是由几个墙段通过紧密联系而形成的结构,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对墙段接头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使用防渗性能好、强度较高的锁口管技术。合理使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具备诸多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避免基地出现变形或者沉降现象。

2.3土钉墙技术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时候,使用土钉墙施工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通过在土体、混凝土表面产生密实土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护结构,实现基坑结构的有效加固。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土钉墙技术使用较为广泛,具备诸多的优势:操作流程较为简单,造价低、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在对该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排水工作,保证建筑工程具备较强的排水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水泥浆的注入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能够顺口到达支护主体中去,从而提升土钉墙支护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举例说明

3.1工程介绍

在某个建筑工程当中,总建筑面积达到13000平方米。在这一工程中施工现场地形较为平坦,环境简单,地下水文并不复杂,其中土壤成分主要是杂填土壤、冲击土以及少量黏土。地下岩石分布较为复杂,软硬程度差距较大。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支护部分主要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支护部分和围护部分。

3.2挖孔桩环节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方案显示需要在施工中设置358根矩形的挖孔桩,具体的设计数据包括:截面宽度米。桩身厚度约1.2米,长20米,需要插入4~5米的深度。在施工过程中桩需要分成两批进行安装。前一批挖孔桩在施工时需要作为凹槽的挖孔桩,因此需要对凹槽部位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而后一批在施工中是作为凸槽的挖孔桩,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挖孔桩进行及时的清理。在设置好之后,现场的技术人员需要使用垂线对挖孔桩进行定位,同时对桩点的位置做最后的检查核实,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的技术人员会采用导线网技术掌握整个施工的进程。在建筑工程中挖孔桩与导墙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施工时导墙的坐标与标高数据是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控制的关键节点。所以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对导墙的位置进行检测。

3.3挖掘过程

在本次工程中采用的是跳跃型的挖掘模式,这种桩孔的挖掘模式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在桩孔挖掘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质条件选择不同的桩孔挖掘方式。例如在一些土壤情况特殊,土质较硬或者土质中含有大量风化岩石的施工现场,就需要使用风镐进行施工。如果属于山碴型的土壤环境中,就需要使用手摇型绞车作为挖掘设备。同时在不同的土质环境中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例如在土质较软的环境下,需要控制挖掘速度,不能挖掘过快,导致桩孔坍塌。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在桩孔中设置护壁以及钢制护筒。同时,桩底需要进行保证有足够的承载力,通常会在桩底使用混凝土进行封底,减少外界因素对桩孔的破坏。

3.4支撑设计

在工程的支撑结构的设计上主要是在外部支撑以及内部支撑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1)外部支撑。在工程的施工中需要使用锚索作为桩的支撑设计,在本案例中北段的地形较为特殊,因此在这一段中不可以使用钢管作为建筑的支撑,需要采用圆形的挖孔桩以及锚索作为支撑,同时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对锚索的拉力进行测试,在检测之后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进行使用。

(2)内部支撑。本案例中,深基坑使用钢管作为支撑结构,其中需要在钢管与桩之间的水平位置放置钢制围图,其中具体的支撑设计方法需要根据实际的深基坑位置而定。而一般的情况下,支撑钢管会横向的设置在深基坑的中部、头部以及桩体位置。在使用钢管作为支撑设置时可以进行双层结构的设计,同时为了能够保证钢管支撑的安全稳定,需要准确的控制桩挖孔时的速度、深度以及力度。

4结语

建筑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基坑深度将不断增加,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会不断地提升,需要加强此技术的研究,创新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郝艳领,王刚,王庆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4,(01):89+92.

[2]丁勇.基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4,(11):191+186.

[3]钟世鸣.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03):79.

[4]班超.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13):56-57.

[5]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