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表面缺陷分析与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中厚板表面缺陷分析与预防

苏家南

柳钢股份有限公司中板厂广西柳州市545002

摘要:分析柳钢中厚板生产过程中表面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介绍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表面缺陷的产生,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

关键词:中厚板;表面缺陷;麻点;表面划伤;压痕

1.前言

随着客户对钢板表面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柳钢中厚板2800mm产线这几年以来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表面质量问题,因表面质量问题导致客户满意度逐渐下降,产生的质量异议也有所增加,柳钢中厚板的品牌影响力也必然受到不利的影响。钢板因表面质量缺陷而回剪、改判等越来越多,造成生产指标的下降、生产成本的增加,给降成本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柳钢中板厂不断致力于表面质量问题的攻关,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本文总结了造成中厚板表面缺陷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中厚板表面缺陷及成因

2.1麻点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氧化铁皮未能除干净而压入钢板表面,导致钢板表面出现局部的或者连续的片状粗糙面,并分布为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凹坑即为麻点,麻点可分为黑面麻点和亮面麻点,上表面麻点和下表面麻点[1]。根据麻点形成的先后顺序可分:一次氧化铁皮压入、二次氧化铁皮压入、三次氧化铁皮压入造成麻点。麻点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2)停轧时间过长,加热炉出口钢坯表面氧化铁皮过厚,除磷箱难以除尽;(3)高压水压力不足或喷嘴堵塞;(4)粗轧或者精轧除磷次数不够或者除磷操作不当;(5)轧制厚规格钢板时,终轧温度过高,钢板会快速形成一层氧化铁皮,矫直后显现出如“脱皮”状,多次矫直较容易压入造成麻点。如下图2-31钢坯氧化铁皮过厚,图2-1b、图2-1c分别为麻点。

2.2表面划伤

钢板表面受到刚性物质划过后留下的痕迹,在钢板上表现为低于轧制面的直线或者横向沟痕线条[2]。表面划伤主要在辊道输送、翻板、剪边、垛板和吊运等过程中被设备划伤造成。此类划伤为冷态划伤,划伤处发亮或有金属光泽,且边部有毛刺、起皮、褶皱等。柳钢中板厂表面划伤的原因主要有:(1)辊道刮伤(2)夹送辊划伤(3)吊板划伤(4)翻板划伤等。对于柳钢中板厂而言,近期的夹送辊划伤尤为多见,且主要集中发生于下表,较难发现,容易造成批量性问题,对钢板表面质量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较典型表面划伤如下图2-2a、2-2b所示:

3.表面质量缺陷的预防

为了提高钢板表面质量,减少因钢板表面缺陷造成的损失,柳钢中板厂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预防措施:

3.1麻点的预防

针对麻点产生的原因,为减少麻点的产生,主要从加热、轧钢和高压水除磷这三方面采取预防的措施:

(1)加热工严格按照加热规程进行钢坯加热,杜绝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严格执行空燃比,炉膛压力保持在0~50Pa(微正压),两侧炉门保持关闭严密,减少氧化铁皮生成量。注意观察出炉坯料的加热质量,根据轧钢的生产节奏及时调整,确保加热时间、烧均烧透、不过热、不过烧。

(2)轧钢工必须做到勤观察,勤调整,发现氧化铁皮除不净时,加大高压水除鳞,加强粗轧除鳞力度,适当增加粗轧除鳞道次,增加粗轧开轧第一道次以及转钢后的除鳞操作,杜绝一次氧化铁皮压入。对于轧制易产生麻点的钢种时,尽量按照温度下限控制,如改善效果不明显,可适当降低开轧与终轧温度20℃。若是薄规格钢板时,还需优化其除鳞道次,将原来是的第1和第3道次除鳞,改为第1、4、5道次除鳞,增加低温轧制阶段的除鳞,同时配合主机雪橇的改变,减少尾部上翘,改善尾部的除鳞效果,减少后续氧化铁皮的压入。

(3)在轧机后安装压缩空气吹扫系统,及时吹走钢板表面附着的水,降低氧化的机率。

(4)保证高压水的压力,因本厂高压水压力相对偏低(最高只有20MPa,实际使用过程压力保持在19MPa以上时间相对较少),通过改善高压水的打压方式,提高高压水压力在19MPa以上的控制能力,并在3、4号台分别安装高压水即时压力显示数据,控制高压水压力变化,保证持续喷射,有效地提高了除鳞效果。

(5)根据打击模块实验结果调整好喷嘴的角度及高度,避免高压水喷射死角。经常检查除鳞系统、粗除鳞和精除鳞运行工况,保证其具备足够的除鳞能力。

3.2表面划伤的预防

(1)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注意检查辊道有无卡死,辊道表面有无毛刺等异物划伤,注意检查夹送辊运转是否正常,用手触摸夹送辊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对钢板表面造成刮伤,若辊道存在卡死、夹送辊运转异常等,则马上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若辊道、夹送辊表面存在毛刺等异物,则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消除毛刺等异物确保辊面质量良好,避免对钢板表面造成划伤。

(2)针对夹送辊刮伤以及其他下表缺陷问题,在定尺剪后安装下表检验装置,加强对下表的检验力度,检验工“勤翻板、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调度立即处理,预防批量性下表刮伤问题发生。

(3)对垛板入库等钢板进行表面质量抽查,按每5吊检查一吊,做好钢板入库前的检查。

(4)钢板吊运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选择合适的吊具,吊运时保持钢板两端的均衡,起吊或放下应缓慢,避免操作不当造成钢板表面划伤,对于特殊要求的钢板,应按规定在每吊之间放置方木条,严禁使用砖头等损伤钢板表面的物品铺垫钢板。

3.3压痕的预防

针对压痕的预防,主要做好轧辊、矫直辊的表面质量维护,确保轧辊、矫直辊的表面质量良好,从而预防压痕的产生。

(1)为提高轧辊的修磨质量,柳钢中板厂引进涡流探伤仪,用于检测轧辊的软点、裂纹等质量问题,确保轧辊的修磨质量良好。

(2)提高矫直辊的辊面硬度,由原来的50HRC提高至55HRC,减少辊面压入氧化铁皮或磨损。

(3)定期对矫直机进行拉辊检查及修磨,清除矫直辊表面磨损等缺陷问题。若是生产特殊钢种,提前1小时拉辊检查、修磨,确保矫直辊表面质量良好。

(4)操作工严禁关闭冷却水轧钢,控制矫直的节奏,确保轧辊和矫直辊冷却充分。

(5)3#冷床检验工做好钢板表面的检查,做到“勤检查、细检查”,对于特殊钢板要重点关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以便检查处理,防止批量性问题发生。

4.结论

钢板表面质量问题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流程,需要对全工序的设备、操作以及管理上进行优化,从每个环节去减少钢板缺陷问题的产生,钢板表面质量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曹燕,高建,提高中厚板表面质量的工艺优化措施,宽厚板,2014,20(5):38-41

[2]吴凯,李文蔚,中厚钢板表面缺陷的识别和处理,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7,4(45)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