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脉络宁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46例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脉络宁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46例的疗效观察

张贤

张贤

河北省容城县人民医院河北容城071700

摘要:目的:探讨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脉络宁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应用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脉络宁和维生素B族治疗92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患者。结果: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脉络宁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显著;维生素B族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脉络宁对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治疗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低分子右旋糖酐;脉络宁;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

糖尿病慢性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约70%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病变,产生剧烈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甚至引起下肢坏疽。有研究表明,血糖水平与该并发症密切相关,理想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其发生。但对已发生的神经病变尚缺乏有效的治疗。临床常用的维生素B1,B6,B12等常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不甚满意。低分子右旋糖酐有扩充血容量,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脉络宁系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及血液凝固性,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等作用。我们利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脉络宁的上述作用,应用于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患者4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自2008年04月~2010年10月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2-72岁,平均55.1岁。(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病程2-7个月)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40-73岁,平均54.2岁。患者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前血糖控制相对稳定。两组病例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脉络宁40ml,静点1次/d,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维生素B12500μg肌注,3次/周,同时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20mg,3次/d,共15天。

治疗期间降糖药物,降压药物不变,每例患者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包括肢体疼痛、皮肤感觉减退、麻木、发热、发冷。

1.3疗效判断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无效:自觉症无好转,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变化不明显,对照组(7.6±0.3)mmol/L和(8.0±0.3)mmol/L;治疗组(7.5±0.3)mmol/L和(7.9±0.2)mmol/L,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3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7%。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显著性P<0.01.*

2.2副作用观察

治疗前后两组之间AST,ALT,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白细胞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

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中血管性缺血缺氧学说解释神经损害的原因是[1,2]:高血糖可使PAS阳性物质沉积,病理可见神经滋养血管和小动脉壁增厚,管腔变窄,血小板聚集造成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病变。多累及神经束、神经纤维而表现为单神经病变或多发性神经病变,神经传导减慢,称之为血管原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检测证明,微循环障碍、神经内膜内低氧或缺氧可导致磷酸肌酶降低、乳酸含量增加或缺氧可压亦下降,致使血流减慢,加重广泛低氧或缺氧,是造成多发性、对称性神经纤维轴索髓鞘变性的因素之一。多以肢体疼痛、麻木等为突出的临床表现。

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脉络宁以人玄参、牛膝、金银花、石斛、党参等组成,具有养阴清热、赔补肝肾、活血化瘀的功效[3]。本组治疗的患者中,自发肢痛,麻木改善率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感觉减退和发冷症状亦较对照组改善。根据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发病机理,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脉络宁的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机理,通过本项实验结论证明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而且明显优于常规维生素B族治疗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16316.

[2]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冯雪华,朱素玲,李德瑞[J]实用医技杂志,2005,2,333

[3]任娟清.实用药物手册,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4.

作者简介:张贤,男,河北定兴北南蔡乡中蔡村,出生于1976年5月18日,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内分泌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