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探析

吴观华

身份证号码:44082119700610xxxx

摘要:项目工程建设牵涉到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各方面,项目质量的优劣,在必然程度上体现了项目工程管理质量的水平,它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综合效益。所以,对施工质量目标管理完成有效的控制,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让项目施工质量的目标得以完成,是建设施工管理中质量目标管理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随之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建设行业发展特别快速。可是因为质量管理工作不完善,造成了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提高,影响了建设的应用功能。所以,怎样通过增强施工质量管理来提升建设项目质量变成了施工人员需要处理的问题。要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就要求相关部门与人员精心工作,对决定与影响项目质量的全部原因严加控制,就是通过提升工作质量来确保与提升项目工程的质量。

1、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特征

(一)影响原因很多。建设产品的结果常常是唯一的,并且呈整体性,在建设施工的时候,有许多原因都能够对其实施干扰甚至严重影响,像设计施工、材料质地、材料配比、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操作技术、气象、水文、管理方法、建设周期与资金实力等。产品的唯一性让建设施工方一定要重视对质量有影响的每一个原因,确保合理的施工。(二)质量浮动大。建设施工不像生产流水线,其产品是唯一的,也不是批量生产的。虽然建设施工也有必然的施工规则愈套路,可是因为建设施工所处的地理环境,投资环境随着每一个工程的不一样而不一样。

2、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2.1项目工程领导班子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各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维持并完成项目工程的质量,以持续提升项目质量。

2.2要让企业领导与上级主管部门相信项目施工正在完成并可以保持所期望的质量;注重内部质量审核与质量保障活动。

2.3展开一系列有体系、有组织的活动,供应证明真实性文件,让建设单位、建设监理单位确信这项目工程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有必要,要把这种证实内容与证实的程度清楚的地写入合同之中。为了保证质量目标的完成,质量系统要素能够归结为17个,这17个要素能够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讲述了企业的领导职责,指出厂长、经理的职责是拟定进行本企业的质量方针与目标,对建设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负责,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拟定和进行负责质量方针就是质量管理的职能。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第二层次讲述了开展质量系统的原理与原则,指出建设质量管理系统一定要以质量产生规律一质量环为根据,要建设和质量系统相适应的机构,并清楚确定相关人员与部门的质量责任与权限。第三层次讲述了质量成本,从经济方面来衡量系统的有效性,这是企业的关键目的。第四层次讲述了质量产生的各阶段怎样实施质量控制与内部质量保障。第五层次讲述了质量产生过程中的间接影响原因。

3、优化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3.1加强完善建设工程目标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进行目标管理,实施目标分解。针对每个分项项目的技术要求与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业务素质,对质量管理与监控重点进行确定。依照单位项目和分部分项项目落实到责任部门与人员,通过确定与分析质量管理目标,所要人员与资源的配置,还有施工质量管理有关制度的建立与运行,产生具备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能力的工作体系。从工程的各部门到班组,层层落实,清楚确定责任,拟定措施,由上到下层展开,让全体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用从严求实的工作质量、用精心操作的工序质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各层次工程目标指标,最后完成建设项目工程达到的目标。

3.2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第一,坚持进行新工人进场的“三级教育”,对全部新进场的工人,都要依照规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集中实施安全管理与普通专业技术技能等几个方面的教育,请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他们实施培训,让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技术标准、质量需求等有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了解与掌握,从源头上控制项目质量。第二,坚持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绝不应用无证人员在特殊岗位上。各下属施工企业与项目经理部,对特殊作业岗位的人员应用要严格控制,一直确保这些岗位上的操作者都持有合法、有效的上岗证,而且依据详细施工作业的需要,对持证的特殊作业人员实施现场操作考试,合格者才可以上岗。第三,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参与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学习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到干得好的工程上参观学习,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持续适应项目施工的需要。

3.3运用项目工程信息化提升质量管理

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别的工程参与各方都要编制各自的质量控制信息,对提升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有利,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项目工程建设。施工单位能够充分的实施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吸取之前相似工程的先进技术与施工经验用于工程决策过程中各类质量方案的优选,从而为后续工程进行过程中的质量目标实施有效控制,确保工程投入应用后的有效运行。

3.4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与技术素质

施工管理人员是产生项目质量的关键原因。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干部、技术人员要有相对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人员与技术指导、质量检验的能力;确保质量的关键条件是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像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程怎样履行合同的要求,对用于项目的材料、部件是不是通过检测和确认,使用的施工方法是不是符合通过确认的工法,项目是不是依照设计施工,对正在施工的项目依照规范要求实施检验。在项目竣工后,对项目怎样实施评定,并列出评定组在评定项目中发现的关键问题。

3.5优化施工方法,为项目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打下基础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使用的技术方案、工艺程序、组织方法、检验方法、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质量控制可不可以成功完成。往往因为施工方案思考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使投资增加。所以,拟定与审核施工方案时,一定要结合项目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实施全面分析、综合思考,力求方案技术可行、合理的经济、先进的工艺、得力的措施、便于操作,对提高质量有利、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施工机械设备是项目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设施,所以,施工阶段一定要综合思考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方式、建筑技术经济等来科学选择机械的种类与件能参数,科学应用机械设备,准确地操作。操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实施每一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增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增强施工的方法管理是确保项目质量的关键方法。这里所指的方法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法、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的控制,关键要结合项目现实可不可以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对确保质量有利,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结语

随着建设工程和其管理实践的发展,工程管理的内涵获得极大的充实与发展,建设工程管理已是一种新的管理形式。我们只有持续的提升承建项目工程的质量,才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企业在建设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希望本文可以为提升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朱渊博.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沟通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3(05):80-82.

[2]周虹.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几大要素[J].工程质量,2012(4)

[3]毛亮.谈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