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停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及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观察停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及预后的影响

张林

张林

桂林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易损斑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对照组患者出院1周后停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应用基础治疗药物及阿司匹林药物,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应用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斑块面积为(14.32±2.12)mm2与(18.97±4.12)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病6个月后的斑块指数为(1.43±0.24)分,对照组患者发病6个月后的斑块指数为(2.56±0.29)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为(2.43±0.40)mmol/L,对照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为(2.97±0.43)mmol/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稳定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预后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老年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易损斑块;预后效果

在临床治疗中,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病高[1],主要病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研究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易损斑块及预后的影响,选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范围为56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66.15±3.22)岁,其中女性患者为13例,男性患者为17例。实验组患者中,年龄范围为57岁到79岁,平均年龄为(66.09±3.10)岁,其中女性患者为12例,男性患者为18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1周后停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应用基础治疗药物及阿司匹林药物,一天100mg,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应用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一天20mg。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斑块面积及斑块指数、甘油三酯水平[2]。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斑块面积为(14.32±2.12)mm2与(18.97±4.12)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病6个月后的斑块指数为(1.43±0.24)分,对照组患者发病6个月后的斑块指数为(2.56±0.29)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为(2.43±0.40)mmol/L,对照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为(2.97±0.43)mmol/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脂类代谢异常[3],主要发病人群为40岁以上的患者,老年为高危人群,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关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即为斑块稳定性,不稳定斑块即易损斑块易脱落形成栓子,脱落后粥样物质进入血液可能导致脑血栓,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阿托伐他汀为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安全性高,见效快,生物活性高,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理想[4],能够稳定易损斑块,避免血栓形成,调节患者机体血脂水平。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斑块面积为(14.32±2.12)mm2与(18.97±4.12)mm2,实验组患者发病6个月后的斑块指数为(1.43±0.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为(2.43±0.40)mmol/L,对照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为(2.97±0.43)mmol/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具有临床重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稳定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预后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强,凌芳,聂德云,等.PAS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相关蛋白及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1):44-49.

[2]胡仁琳,华梅,李鸣,等.阿托伐他汀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13,28(6):647-649.

[3]肖家平,李强,华梅,等.高强度他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IL-33水平及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9):2129-2131.

[4]尹长森,荣荣,胡立群,等.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4(10):1884-1887.